央行突发降息!两大政策利率齐降10个基点!MLF缩量降价续作4000亿!

出人意料!

8月15日,中国央行进行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2.75%,前次为2.85%。本月有6000亿元MLF到期。

具体来看,今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报2.75%、2.0%,上次分别为2.85%、2.10%。因今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4000亿元。本月有6000亿元MLF到期。


中国2022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大事记


今年1月17日,央行时隔21个月调降MLF和逆回购利率,且幅度均超预期10个基点,分别降至2.85%、2.10%。3天后,1年期LPR连续第二个月下行,5年期以上LPR在连续20个月“按兵不动”后首次下降。

中国央行上半年降准0.25个百分点,上缴央行结存利润9000亿元,并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MLF)、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

具体来看:

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7000亿元,利率为2.85%。

1月17日,人民银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其中,隔夜利率从3.05%下调至2.95%、7天利率从3.2%下调至3.1%、1个月利率从3.55%下调至3.45%。

5月15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由9%下调至8%。

5月1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


央行为何突发降息?


2022年7月份的“社融规模”居然从6月份的5.1万亿下降到了7500亿,可以说是“断崖式下滑”。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总体来看,7月份新增信贷、社融规模增量数据不及市场预期。

7月中长期贷款增速下行,整体信贷增长乏力。家庭借贷是当前借贷萎缩的主要拖累因素,票据融资支撑企业信贷。

具体来看,7月企业贷款同比少增1457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均现同比少增;票据融资则同比多增1365亿元。

7月居民新增贷款1217亿元,同比少增284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少增2488亿元,是居民贷款少增的主要拖累。

由于本轮宽信用,房地产起的作用比较小,制造业和基建是宽信用、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二小微企业是宽信用、保就业的重要抓手,因此央行今日下调MLF、OMO的利率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以此激发企业和家庭的借贷意愿。

当前经济工作目标已转向“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以及更加着眼于长期利益,“三重压力”虽然在强有力的宽松政策下有所缓解,但预期偏弱和需求收缩的压力依然非常大因此,居民消费端、企业投资端、地产市场的恢复都需要时间,这意味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仍需要政策提供支持。

对于货币政策,728政治局会议的提法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央行最新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货币政策仍需发力稳增长,将“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调整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具体的做法上,央行Q2货币政策报告指出要: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偏离


值得关注的还有,近期资金利率创近一年新低。资金利率持续下行,7月27日,DR001盘中跌破1%,创下2021年1月中旬以来新低。此后,日内DR001多次破1%,政策性利率与两周平均DR007利率点差超60bp。

但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不断攀升。8月4日突破了7万亿元日成交额。8月5日,质押式回购日成交量为6.88万亿元,其中隔夜回购成交量升至6.32万亿元,占比超过92%。

事实上,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大幅偏离会限制政策利率的指引作用,降息是央行选择的收敛方式,同步调整逆回购和MLF操作的利率水平。

因为货币政策的重点并非数量宽松,而是要引导宽货币向宽信用有效传导,避免大量资金淤积在货币市场上空转。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