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6只股进入退市整理期,2022年将成A股退市元年

警惕个股退市风险

5月17日晚间,*ST罗顿、*ST中房、*ST中天、*ST明科、*ST游久、*ST昌鱼宣告终止公司股票上市,5月2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6月15日为最后交易日期。

今日开盘,上述6家公司应声暴跌,其中退市昌鱼、退市罗顿、退市中天、退市中房跌幅超59%,退市游久、退市明科下跌幅度分别达21.57%,8.24%。

这些公司有的过往坐拥百亿市值,有的过往是行业优质标的,但现在这一切都化为乌有。

据数据统计,截止至5月24日,2022年A股触及退市红线的公司已有40家,宣布退市的公司21家,已经逼近2021年全年退市23家的水平。此外,有8家触及“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净利润为负”指标。

今年触及退市的公司增多,其中绝大多数是财务类退市的公司。我国目前强制退市的指标分为4类: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而在财务类指标中“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这一规定堪称应对“保壳企业”的杀手锏,基本扼杀了企业通过操控财务做高公司营业收入以应对监管的情况。

上述6家公司中,除去退市中天,其余企业皆因财务指标问题被强制退市,退市中天则是因为净资产为负,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被强制退市。

近期,资本市场吐故纳新正在提速。5月24日晚间,*ST新光和*ST科迪宣告终止上市,加上23日宣布退市的*ST丹邦、*ST圣莱、*ST腾邦三家公司,本周已经有5家公司宣告退市。由此可见我国推行退市新规后,市场正在发生的蜕变。

回首过去,从A股诞生到2021年的光阴里,退市的公司仅有163家,1999-2019年,年均退市公司仅为6家。过去A股退市制度不健全,退市指标设置不合理,退市流程漫长且低效,导致本应退市的公司无法有效出清,这些公司逐渐被边缘化而产生大量小市值公司,占用了宝贵的市场资源。

今年3月25日,国家将稳增长作为2022政府工作报告的基调,推进注册制改革再次被提及。同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指出,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建立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

毫无疑问,2022年是A股的退市大年。注册制的全面推行与资本市场的改革政策,推动退市制度的逐步完善,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将使得越来越多基本面差的股票无处遁形。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在众多白马股下跌的背景下,ST板块走出靓丽的风景线,板块全年涨幅超60%。尽管2022年ST板块已经大幅回调近20%,但近期“摘帽行情”盛行,又吸引了不少投资者重新关注ST板块。

这波“摘帽行情”不排除有浑水摸鱼的公司在炒作,投机这类公司或许短期能带来超额收益,但一旦预期落空,必定导致股价大幅回落。当前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在监管部门不断加大退市新规监管力度的大环境下,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应当重视上市公司基本面,警惕退市风险,拒绝“炒短博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