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或拉动万亿投资,海外通胀攀升成通病

本文来自:宏观叶话 作者:叶凡 王润梦

地方债的发行节奏明显前置,重点投向九大领域的基建,对稳经济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摘要

一周大事记

国内: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发布,保障性住房或将拉动万亿投资。1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21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围绕生育、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文体等方面提出民生保障目标,预计2022年生育、养老及住房保障等或成为重点关注领域;10日,国常会部署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重大项目、集中带量采购等,近期沪浙冀等多地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达数万亿元,基建投资有望实现开门红;11日,住建部表示将重点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四个方面的工作,根据测算2022-2025年新建加改造总规模可达4.4万亿元,年均超过万亿;同日《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发布,“稳外贸”作为重要的政策关注点,后续或将获得物流、资金、就业等方面支持,中小微企业将继续获得政策倾斜;12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将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13日,河南省对政府债进行发行招标,今年地方债的发行节奏明显前置,重点投向九大领域的基建,对稳经济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海外: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时点仍待观望,欧洲就业形势好转。当地时间1月11日,鲍威尔在提名连任美联储主席听证会上再次阐述了劳动力市场复苏、通胀高企以及将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观点,预计美联储将如约结束购债,并于年内开启加息,缩表节奏或有所加快,但收紧货币政策的节奏仍需持续跟踪美国通胀、就业及供应链情况;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截至2月底日本仍大致上维持禁止外国人新入境的政策。供应链瓶颈问题、通胀上行可能性增大,将继续对日本经济复苏带来压力;当地时间11日,新任德国央行行长表示德国目前的高通胀令人担忧且可能继续上升,而欧洲失业率下降,就业形势有所好转,但仍在恶化的疫情和高通胀将继续给欧洲经济增长前景带来不确定性;11日,世行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将显著放缓,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5%,2022年将增长4.1%,均较此前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且区域间分化持续加剧;当地时间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12月美国CPI同比上涨7%,叠加强劲需求、供应链瓶颈、薪资上涨等因素,或进一步巩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同时预计短期美国通胀仍维持高位。

高频数据:上游:原油价格周环比回升,铁矿石、阴极铜周环比上升;中游: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升,主要工业原材料价格周环比涨跌互现;下游:房地产销售周环比上升,汽车零售走势改善;物价:蔬菜、猪肉价格周环比下降。

下周重点关注:中国2021年经济数据(周一);欧元区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周二);英国12月CPI、PPI数据(周三);中国1月1年期及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周四);英国、欧元区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周五)。

风险提示:海外通胀高企,资金保障力度不及预期,疫情形势进一步恶化。


1

一周大事记


1.1

国内: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发布,保障性住房或将拉动万亿投资

“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颁布,坚定不移兜住兜牢民生底线。1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21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到2025年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将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提质扩容、生活服务高品质多样化升级。《规划》围绕“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有保障、文体服务有保障” 提出了具体民生保障目标:育幼方面,每千人口拥有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预期达到4.5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将应保尽保;教育方面,学前教育毛入园率预期>9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预计>92%,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8增至11.3年;劳动力方面,参加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1500万人次;医疗方面,预期人均预期寿命(岁)达到78.3岁,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3.2和3.8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养老方面,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从38%提升至55%,首次提出新建城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将达到100%,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将从90%提升至95%,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约1000万张;住房方面,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家庭申请公租房以及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将实现应保尽保,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将达到21.9万个,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维持100%不变;文体方面,每万人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次数达到3.4万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2平方米提升至2.6平方米,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七大政策组合”中提出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包括就业、用工、社会保障、养老及生育等方面。预计2022年不同社会主体将持续发力解决相关民生问题、完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坚定不移地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其中生育、养老及住房保障等或成为重点关注领域。

国常会“三箭齐发”助力稳增长惠民生,基建投资有望实现开门红。1月1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常会,部署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进一步降低医药负担。稳增长方面,会议提出了三大举措:一是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和专项规划重点项目实施;二要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尽快将去年四季度发行的1.2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落到具体项目。抓紧发行今年已下达的专项债,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安排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撬动更多社会投资,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三要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承诺制、区域评估等创新举措。三大举措将助力基建投资项目落地,不断释放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效能进而稳定宏观经济。最近一周,地方基建投资已见升温,上海、浙江、河北等多地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达数万亿元;广东等十余省份也公布“十四五”综合交通投资计划,总投资额度超13万亿元,基建投资有望加快,实现开门红。惠民生方面,会议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具体来看,一是以慢性病、常见病为重点,继续推进国家层面药品集采,各地对国家集采外药品开展省级或跨省联盟采购,今年底前,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在每个省合计达到350个以上;二是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三是保证中选药品和耗材长期稳定供应,加强监管,确保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四是落实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推进薪酬制度改革。近年来,国常会已经多次对降药价、保障药品供应作出部署;国家医保局也在不断总结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以及地方招采经验,进一步深化药品招采制度改革。国家在医药方面的惠民举措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民生福祉,促进医药行业生产、研发和供给的良性循环。

“住有所居”扩围保障性住房范围,新建+改造年均投资或达1万亿。1月11日,住建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依据《“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住有所居领域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其中,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住房公积金。重点推进工作包括四方面:一,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务等政策支持力度,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二,加快形成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机制;三,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四,多种手段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65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其中2021年已筹集93.6万套(间),我们按照国家统计局2020年全国房屋竣工造价3781元/平米,套均面积按照70平计算,2022-2025年总计投资至少可达1.47万亿元,年均投资3681亿元。本次发布会上,还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约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扣减掉2021年已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按照此前中央拨款规模,2022-2025年补助金规模可达3546亿元,按照专项债口径,规模或可达2.56万亿,保守估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年均规模可达0.73万亿元。总体来看,2022-2025年新建加改造总规模可达4.4万亿元,年均超过1万亿元,将对房地产相关领域形成有效支撑。本次规划对于住有所居领域公共服务的界定,扩大了传统保障房的范围,或成为中国未来房地产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金来源来看,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资金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专项债、银行贷款等,后续可关注REITs模式可能的试点带来的增量资金对保障房新模式的拉动。

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加力支持中小外贸企业。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从挖掘进出口潜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稳市场主体保订单以及加强组织实施四大方面提出进一步扩大开放,做好跨周期调节,助企纾困特别是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努力保订单、稳预期,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的相关意见。进出口方面,要进一步发挥海外仓的带动作用,积极利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等,鼓励加大对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建设和使用海外仓的金融支持,统筹保障大宗商品进口各环节,并进一步挖掘消费品进口潜力;外贸供应链方面,鼓励与航运企业签订长协,组织中小微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进行直客对接并向其提供物流方面的普惠性金融支持,新培育一批外贸创新发展试点,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至2022年底以稳定加工贸易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贸易双循环企业,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并且要加快推进贸易调整援助;市场主体方面,重点提及扩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承保的覆盖面和规模,缓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中小微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小微外贸企业根据客户资信情况以授信或保证金等方式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等,并要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稳定纺织品、服装、家具、鞋靴、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石材、陶瓷、优势特色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领域的就业。12月,中、小企业生产指数较前值分别下降2.5和3.2个百分点至52.3%和45.6%,小型企业新订单指数下滑3.4个百分点至44.2%,为20多月以来最低水平,景气水平依然偏弱。当前外贸企业面临风险多、海运运价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难等挑战,在潜在增长率下行时期,跨周期调节中“稳外贸”也是重要的政策关注点,后续或将出台物流、资金、就业等多方面措施,支持外贸企业在下行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中的中小微企业将继续获得政策倾斜。

数字经济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发布,助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20年的7.8%上升至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同时,《规划》明确了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到2025年,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8亿户;千兆宽带用户数达到6000万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到45%;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7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46万亿元;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规模达到8亿。围绕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8方面任务,分别为: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围绕推动《规划》实施,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加大对数字经济薄弱环节的投入,建立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统筹推动数字经济试点示范,探索形成一批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性成果,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规划》的发布,将稳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传感器、量子信息等战略性前瞻领域以及通信卫星等或迎来加快发展。

专项债发行节奏前置,有力支撑稳经济。1月13日,河南省对政府债进行发行招标,系2022年国内地方债首次发行。河南省此次发行招标共涉及9期、382.01亿元专项债,主要用于城乡发展、社会事业、棚户区改造领域,对应规模分别为179.87亿元、65.41亿元、136.73亿元。2021年地方债发行起始时间为3月份,今年地方债的发行节奏明显前置,除河南外,四川、湖北等在内的十余地已公布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涉及专项债规模超过5000亿元。此前财政部副部长许宏也表示,财政部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要求各地2022年一季度早发行、早使用。对于2022年专项债券支持的重点方向,财政部预算司负责人此前表示,一是聚焦短板领域,重点支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带动效应强的重大项目。二是聚焦重点方向,包含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9大方向。三是要聚焦重点项目,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对重大规划和战略的支撑作用。此外,还要加大对水利、城市管网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下,基建托底经济的预期明确,预计今年基建将是专项债重点投入领域之一,对稳经济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结合目前明显快于去年的发行节奏,专项债或将支撑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资企稳回升。

1.2

海外: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时点仍待观望,欧洲就业形势好转

美国:鲍威尔听证会表述相对温和,加息和缩表时点仍待观望。当地时间1月11日,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就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举行听证会,听证会上鲍威尔就就业、物价、加息、缩表、疫情、数字美元等方面进行了发言,再次阐述劳动力市场复苏、通胀高企以及将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观点。就业方面,鲍威尔重申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复苏”,正非常迅猛地接近或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劳动力的供给相对有所不足,但目前还未看到工资上涨助长了持续的通胀。12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增加19.9万人,受疫情影响下不及预期和前值,但失业率为3.9%,续刷2020年2月来新低,就业呈向好态势;通胀方面,鲍威尔表示疫情后经济重新开放的供需失衡和供应链瓶颈是抬高通胀的主要原因,希望今年能够恢复正常的供应。11月美国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5.7%,创198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因此,鲍威尔表示与美联储的最大化就业目标相比目前更需要关注通胀和物价问题,同时承诺会避免高通胀变得根深蒂固;加息方面,鲍威尔表示将在3月结束净资产购买,今年年内将开始加息但仍未明确具体时间,而市场普遍预计今年3月将开启加息,鲍威尔同时表示如有必要,美联储将在更长时期内更多次地加息;缩表方面,鲍威尔也暂时搁置了具体缩表时间,他表示美联储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缩表,倾向于召开2至4次FOMC会议来处理缩表细节,而且将在未来几次会议上提供更明晰的前瞻指引。但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提到加息和缩表开启后美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适度宽松,而非造成经济衰退的过度趋紧状态。此外,鲍威尔还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可能会扰乱供应链,但这次持续时间将比以往更短,并且表示美联储的数字货币报告已准备就绪,将在未来几周内公布。在市场看来,鲍威尔在听证会上的发言不够鹰派,有一定稳预期的考虑,随后美股三大股指低开高走,美债收益率震荡下跌,原油、黄金价格上涨。在持续复苏的经济以及通胀压力下,预计美联储将如约结束购债,并于年内开启加息,缩表节奏或有所加快,但持续蔓延的疫情可能对供应链产生一定影响,后续加息和缩表的次数和时点仍需持续跟踪美国通胀、就业以及供应链情况。

日本:继续维持现有入境政策,通胀上行预期创新高。当地时间1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为防止新冠变种毒株奥密克戎的扩散,截至2月底,日本仍大致上维持目前的入境政策,即原则上禁止外国人新入境。此前,2021年11月30日起,日本已经暂停所有外国人新入境,而鉴于目前日本国内新冠确诊病例激增,日本政府表示必须维持目前高强度的防疫政策。而持续的国家封锁,带来了供应链瓶颈,使日本居民的生活成本不断上升。1月10日,日本央行公布的季度调查显示,78.8%的日本家庭预计未来一年通胀将加速,这一比例达到自2019年9月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并且80.8%的受访者还表示,预计未来5年价格将上涨,这一比例也达到了2019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该调查是日本央行在下周政策会议上可能仔细研究的数据之一,以判断原材料和燃料成本上升是否影响了家庭的通胀预期。此外,日本房价方面,房地产调查公司东京KANTEI公开的资料显示,日本居民的平均年收入过去20年基本没有上浮,而住宅均价最近10年上涨了2000万日元以上。从房价收入比来看,2020年日本整体达8.41倍,而东京已达到13.4倍,且据日本不动产经济研究所的数据,东京23区的住宅价格已高达到年收入的19倍。目前日本继续维持封国政策,通胀上行可能性增大,将继续给日本经济以及消费的复苏带来压力。

欧洲:就业形势好转,但通胀和疫情仍给经济增长施压。当地时间1月11日,约阿希姆·纳格尔正式就任德国央行行长,其在就任仪式上表示,德国的通胀目前已经上升至5.3%,高于欧元区4.9%的平均水平并表示尽管通胀飙升不完全是由于暂时因素造成的,但如此高的通胀足以令人担忧,且有可能继续呈上升态势,中期的价格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而欧洲其他主要经济体的通胀也均维持在高位,西班牙为6.7%,法国为3.4%,意大利为4.2%。欧盟统计局7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和供应链瓶颈等因素影响,2021年12月欧元区通胀率持续攀升,按年率计算达5.0%,高于市场预期,创下欧元区1997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欧洲央行已大幅上调中期通胀预期,预计2022年欧元区通胀率将高达3.2%。此外,德国BGA贸易协会警告,由于奥密克戎的迅速传播,供应链将出现大规模中断,但长期崩溃的可能性较小。供应链瓶颈曾在2021年11月导致德国工业产出意外下滑0.2%,而市场预期为增长1%。此外,就业方面,欧盟统计局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欧元区2021年11月失业率从10月份的7.3%下降至7.2%;同期,欧盟27国失业率由2021年10月的6.7%降至6.5%,失业率已经显著下降。而疫情方面,世界卫生组织12日警告称,预估未来6到8周内,欧洲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或将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目前,欧洲就业形势有所好转,但仍在恶化的疫情和逐渐攀升的通胀将继续给欧洲经济增长前景带来风险。

世界银行下调经济增速预期,三大热点风险须警惕。1月11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由于新冠疫情不断蔓延,各经济体政策支持力度减小以及供应链瓶颈挥之不去,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将显著放缓。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5%,2022年将增长4.1%,均较此前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产出和投资预计明年将恢复到疫情前水平,2021、2022年经济增速分别下调0.4和0.2个百分点至5%、3.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产出预计仍将大幅低于疫情前水平,预计2021年增长6.3%,2022年增长4.6%,两者差距或逐步拉大。从区域上看,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速将在2022年放缓至5.1%,其中由于监管收紧及宏观支持政策的退出,中国经济将于2021、2022年分别增长8%和5.1%;由于国内需求反弹以及欧元区活动的积极溢出效应,欧洲和东亚的产出预计在2021年增长5.8%,2022年国内需求趋于稳定,增速将放缓至3%,其中欧元区经济分别增长5.2%和4.2%,但疫情反复、宏观支持政策退出及地缘政治紧张使得近期前景弱于先前的预测;世界银行还下调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美国2021年、2022年经济增速分别为5.6%和3.7%,下调了1.2、0.5个百分点。报告还指出了三大热点问题,一是疫情后的高额债务问题,2020年全球债务水平飙升,一些国家启动了债务重组而许多其他国家正处于债务困境的高风险中;二是疫情加剧了全球收入的不平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复苏乏力,国家内部的不平等问题仍然严重,国际社会的援助显得至关重要;三是能源和金属价格通常与全球经济活动保持一致,未来全球宏观经济发展和大宗商品供应因素可能会继续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反复波动。此前OECD在12月曾表示各国的复苏存在显著差异,并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1、2022和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5.6%、4.5%和3.2%。相比之下世界银行的预期更偏悲观,但在全球复苏分化持续加剧的问题上与OECD达成一致。目前,各经济体间和经济体内部收入不平等正在扩大,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压力加大,可采取多元化方式进行资产配置,但仍需警惕奥密克戎毒株快速蔓延、政府债务、大宗商品波动、地缘政治等方面的风险。

美国:美国CPI创新高,通胀压力给经济恢复和美联储施政带来挑战。当地时间1月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7%,创1982年6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超过前值0.2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达到或高于5%。数据显示,住房成本和二手车价格上涨是推动去年12月美国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当月,食品、汽车和服装等都出现了快速增长,其中二手车价格环比上涨3.5%,同比上涨37.3%,是去年6月份以来的最大涨幅;但能源价格在12月有所下降,交通运输价格也有所缓解。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5.5%,为1991年2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美国总统拜登当天发表声明称,最新数据表明美国物价涨幅仍然太高,挤压了家庭预算,政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通胀是一项全球性挑战,他将继续致力于控制通胀、保持经济强劲增长。在此前一天的连任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如果高通胀过于持久,在美国经济活动中根深蒂固,这将导致利率大幅上升,可能会造成经济衰退。美国通货膨胀压力继续攀升,且将持续受到强劲的消费需求、供应链瓶颈、薪资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巩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预计短期美国通胀仍维持高位。


2

国内高频数据


2.1

上游:原油价格周环比上升,铁矿石、阴极铜周环比上升

截至1月13日,本周英国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上升4.57%至85.08美元/桶,WTI原油现货均价为81.05美元/桶,回升4.11%;截至1月13日,1月英国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上涨51.71%,WTI原油现货均价同比上涨52.15%,受去年同期基数抬升及多国释放战储的预期影响,增速分别较12月回升3.63、放缓0.29个百分点。铁矿石、阴极铜价格周环比上升,截至1月13日,铁矿石期货结算价周环比上升3.53%至722.38元/吨,阴极铜期货结算价为70435.00元/吨,周环比上升0.88%;截至1月13日,本周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均值为3340.23点,环比上升1.55%,截至1月12日,本周CRB现货综合指数均值583.96,周环比上升0.41%。

2.2

中游: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升,主要工业原材料价格周环比涨跌互现

截至1月7日,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较前一周回升0.30%至122.06;截至1月13日,1月PTA产业链负荷率均值为77.27%,较12月均值上升3.75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12月24日,本周全国高炉开工率为45.99%,较上周下降0.42个百分点;截至1月13日,螺纹钢价格较上周小幅上升0.42%至4757.25元/吨,1月螺纹钢均价为4747.38元/吨,月环比下降1.44%,同比上涨8.50%;截至1月13日,本周水泥价格指数均值为176.81点,周环比下降1.92%,从均值来看,1月水泥价格指数月环比下降7.08%,同比上升16.90%;本周动力煤月均期货结算均价为713.05元/吨,周环比上升11.66%,1月动力煤期货价格月环比下降21.94%,同比下降16.52%。

2.3

下游:房地产销售周环比上升,汽车零售走势改善

截至1月12日,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周环比回升84.62%,按均值计,1月环比下降23.98%,月同比下降30.53%,一、二、三线城市1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8.35%、-14.20%和-53.18%;上周,100个大中城市成交土地占地面积环比增速-81.33%,一、二、三线城市环比增速分别为-78.75%、-91.15%和-59.84%,其中,二线城市土地溢价率最高,为0.03%,其次是一、三线城市为0.00%。截至1月9日,根据乘联会数据,1月第一周的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日均5.78万辆,同比上升6%,边际有所改善,较去年12月的第一周上升27%。由于2021年10-12月的生产改善明显,1月的零售回升应该较明显,与2021年的年初相比是持续走强。

2.4

物价:蔬菜、猪肉价格周环比下降

截至1月13日,本周农产品价格指数均值127.92,周环比上升0.64%。周度来看,蔬菜、猪肉价格均下降。截至1月13日,本周28种重点监测蔬菜批发均价为5.02元/公斤,较上周下降0.84%,猪肉平均批发价较上周下降3.28%至22.25元/公斤。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