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数据:11月北交所正式揭牌开市,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融资额居首位

月度回顾:境内外上市中企共121[1]家,总融资额为438.86亿人民币89家上市中企获VC/PE机构支持,渗透率为73.6%新点软件获本月最高上市融资额江苏省20家上市中企融资金额占据首位,约合136.95亿人民币北交所正式揭牌开市,1

月度回顾:

境内外上市中企共121[1]家,总融资额为438.86亿人民币

89家上市中企获VC/PE机构支持,渗透率为73.6%

新点软件获本月最高上市融资额

江苏省20家上市中企融资金额占据首位,约合136.95亿人民币

北交所正式揭牌开市,11支新股首发融资额合计17.46亿人民币‍

根据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1年11月共有121家中国企业[2]在A股及港股成功上市。境内上市中企共114家,数量较上月大幅上升,主要得益于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开市,本月有11家中企在北交所完成首发上市,总融资额约17.46亿人民币,另有71家从原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该板块合计82家上市企业占总量67.8%。11月上市中企总融资额约438.86亿人民币,环比下降3.9%。本月机械制造行业上市数量共26家居首位,其中有20家在北交所上市。新点软件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融资额达40亿人民币,成为本月单笔融资额最高的上市中企。

图1 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及融资总金额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2021.12               www.pedata.cn

11月前十的上市企业总融资金额占比约51.6%

11月融资排名前十的上市企业融资额合计为226.58亿人民币,占总融资额约51.6%。其中,融资金额排名前三的企业为:新点软件(40.00亿人民币)、盛美上海(36.85亿人民币)、海力风电(32.97亿人民币)。

中企境内上市数量占比九成,境外上市数量环比上升

11月,境内上市中企共114家,融资额约为375.39亿人民币,若剔除在北交所上市的82家企业,本月上市中企数量为32家,与10月持平;境外上市的7家中企全部来自于港交所主板,相比上月的2家有较大增长,融资额约合63.46亿人民币。此外,深交所创业板表现亦较为突出,有16家企业上市,总融资额为134.75亿人民币。

图3 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境内市场中企上市分布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2021.12                      www.pedata.cn

江苏省IPO数量及融资额均居首位

11月中企上市数量排名前三的地区为江苏省、北京市及广东省,数量分别为20家、16家和14家,于北交所上市的数量分别为13家、12家、10家,三个地区的首发融资额合计194.59亿人民币。其中,江苏省表现最为亮眼,融资金额亦占据首位,约为136.95亿人民币。

11月上市涉及17个行业,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融资额最高‍

11月中企上市涉及17个行业。数量方面,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的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26家、17家和14家;其中,机械制造行业在北交所的上市数量为20家,生物医疗行业和IT行业各有10家。融资额方面,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上市融资104.17亿人民币,占中企融资总额23.7%;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紧随其后,融资额合计约80.06亿人民币,占中企融资总额18.3%;机械制造行业融资额为66.70亿人民币,占中企融资总额15.2%。

11月IPO企业VC/PE渗透率为73.6%

11月上市的121家中企有89家获得VC/PE机构支持,渗透率为73.6%,其中境内上市占84家。从上市市场来看,北交所、深交所创业板、上交所科创板在上市时获VC/PE支持的企业分别有59家、14家和7家,VC/PE渗透率分别为72.0%、87.5%及70.0%。

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主要制度规则正式发布‍

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资本市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夯实改革制度基础,证监会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再融资、持续监管三件规章以及相关的十一件规范性文件;同时,为做好制度衔接,进一步丰富全国股转系统融资工具,配套修改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两件规章,制定了挂牌公司定向发行可转债两件内容与格式准则。

证监会于2021年9月3日、9月17日分别就上述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总体来看,社会各界对相关规则的制定思路、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有高度共识,同时从操作执行、条文表述等方面提出了部分修改建议,证监会逐条进行了认真梳理研究,对于有利于加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提升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提高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合理建议,已全部吸收采纳。

上述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连同北京证券交易所配套制定的自律规则,共同构建起一套能够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和成长阶段相符合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制度规则体系,充分体现错位、包容、灵活、普惠的市场特点。从规则体系看,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自律规则相互衔接,分别就主要制度安排、信息披露内容和自律管理要求作出规范。从规则内容看,涵盖了发行融资、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从规则特点看,坚持市场化原则,突出交易所的主体责任,在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基础上,充分授权北京证券交易所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自律规则。

下一步,证监会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统筹抓好各项制度落地实施,充分发挥好北京证券交易所“龙头”撬动作用,不断强化与新三板创新层和基础层的制度联动,激发市场整体活力,努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述规章、规范性文件自2021年11月15日起施行。

本月IPO案例:新点软件、盛美上海、海力风电‍

智慧化软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新点软件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2021年11月17日,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688232.SH)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48.49元/股,发行量8250万股,对应市盈率为40.75倍。公告显示,新点软件本次募集资金约40.00亿人民币。

新点软件成立于1998年,是政企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围绕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等业务领域,为各级政府部门、大型集团企业及相关行业单位提供从规划咨询、软件研发、智能设备设计生产到运营维护的全方位、全覆盖产品和服务。

新点软件招股书显示,此次新点软件募集资金主要围绕着公司专注的三大细分技术研究领域展开,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底层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储备,并对已有的产品进一步升级。同时为了更好的完成战略目标,公司将建设总部研究中心和区域运营中心,并补充一定的流动资金。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金额达到21.24亿人民币。

盛美上海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再添新军

2021年11月18日,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688082.SH)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85元/股,计划发行约4336万股股份,总融资金额为36.85亿元人民币,月末市值为556.30亿人民币。

盛美上海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公司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清洗设备、半导体电镀设备和先进封装湿法设备等。通过自主研发的单片兆声波清洗技术、单片槽式组合清洗技术、电镀技术、无应力抛光技术和立式炉管技术等,向全球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及其他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设备及工艺解决方案。盛美上海作为国内半导体集成电路专用设备供应商,通过技术差异化、产品平台化、客户国际化发展战略,逐步发展成为能够与国际巨头相竞争的半导体设备领域企业之一。

盛美上海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50亿元、7.57亿元、10.0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35.3%。2018年至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5.40 亿元、7.43亿元、9.75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3.8%、44.7%、42.7%。本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盛美半导体设备研发与制造中心、盛美半导体高端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风电行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海力风电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2021年11月24日,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155.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格为60.66元/股,计划发行5434.8万股股份,总融资金额为32.97亿人民币,月末市值为327.67亿人民币。

海力风电创办于2009年8月,是一家专业制造风机塔架及海上风机基础的生产型企业。产品主要涉及陆海风机塔架、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海上风机导管架承载平台、测风塔等风电钢结构等。海力风电拥有“一种大功率风机单桩套笼的组装工艺”、“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牛腿的焊接工艺”等授权专利76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件。

海力风电招股书显示,公司本次募集资金运用围绕主营业务进行,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及主营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将投资于海上风电场大兆瓦配套设备制造基地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2018年至2021年1-6月,海力风电营业收入分别为8.71亿元、14.48亿元、39.29亿元、28.35亿元,2018年至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12.43%。

[1] 上市企业总量包含北交所11家首发上市中企以及71家从原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上市中企;本文融资额的计算均不考虑北交所71家平移企业。

[2] 本文”中国企业”指为总部在中国大陆的企业,以下简称:“中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