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药企硅康医药被软银旗下“上市公司制造机”收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晨哨并购,作者:范建

计算机药物发现技术的快速发展,或许将完全改变未来的药物研发。

近日,软银投资的生物制药公司Roivant Sciences宣布以4.5亿美元(约合2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Silicon Therapeutics(硅康医药)股份,并支付额外的潜在监管和商业里程碑相关的费用。

硅康医药专注于基于集成计算提升新药开发速度和准确性,并且开发出了世界上最精确的的小分子力场,这一技术在生物制药前沿领域具有国际化突破的样本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硅康医药的创始人兼CEO孙沛淇,还是该公司的孵化者成为资本(Chengwei Capital),都显示了这家公司背后雄厚的中国力量支撑。

硅康医药拥有怎样的魅力,Roivant为什么选择收购它?被称为“上市公司制造机”的Roivant又是何方神圣?


硅康医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硅康医药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但是在苏州设有研发基地。而要介绍这家公司,比起其研究的STING激动剂、ADAR1拮抗剂、WRN拮抗剂等相关药物,其核心技术——即利用计算机模拟设计和优化疾病靶标小分子药物——更为重要。

作为大部分医药研发应用的第一步,传统的药物发现和开发工作赖于许多轮昂贵耗时的人工分子设计、化学合成和实验测试,过程复杂、漫长、资本密集,而且具有高失败率。

但通过计算机药物发现技术(包括AI药物筛选、深度学习药物发现等),便可以更加快速地锁定目标药物,加速研发进程,并减少药物研发的时间成本和失败风险。

硅康医药,便有这一方面的领先技术。

不过想要介绍硅康医药在此方面的技术优势,就必须先介绍在药物发现计算软件解决方案这一领域的前辈:薛定谔(Schrödinger)。

作为药物发现计算软件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Schrödinger开发了一个能够准确预测分子活性的平台,使药物研发团队能够设计和选择性地合成具有更优活性的分子,从而将候选药物所需筛选的构型从5000种降到了1000种,所需时间从4-6年降低到2-3年,节省成本的同时,还增加了药物研发项目进入临床开发的成功率。

Schrödinger采取生物制药企业合作和自主研发的方式,推进药物研发项目。2018年,全球营收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都采纳了Schrödinger的解决方案,世界各地的生物制药和工业公司、学术机构和政府实验室也广泛使用该公司的软件产品。

2020年2月,Schrödinger在纳斯达克上市,被香椽誉为“近5年来最重要的IPO”。

其发行价17美元,当日报收28.64美元,上涨68.27%。截至今日,该公司股价已达106.73美元(美国时间3月2日收盘价)。

硅康医药的技术,便站在了Schrödinger这一巨人的肩膀上。

硅康医药当前的计算软件解决方案相关核心研发主要由两人领导:Woody Sherman博士和徐华锋博士。

其中Sherman是新兴的物理驱动药物设计领域的权威人士,曾在Schrödinger担任高级管理人员12年;徐华锋在DE Shaw Research工作12年,并领导了用于自由能计算的方法和软件的开发,而DE Shaw Research不仅是动力学模拟超级计算机Aton的缔造者,其创始人David E. Shaw更是Schrödinger的最大投资者之一,与比尔·盖茨合计持有Schrödinger上市前近50%的股份。

这两位来自大公司、拥有多年研发经验的专家,正是在硅康医药创始人、成为资本投资合伙人孙沛淇的劝说下聚集在了一起,一同推进了公司的成立与发展,完成了STING激动剂的药物初期开发,并在2020年11月将研发正式推进到了临床阶段。

从技术水平和研发管线角度上看,硅康医药已经拥有了一定竞争力,因此被其它公司看上也成了情理之中。

那么本次的收购方Roivant又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此番出手又是出于怎样的用意呢?


Roivant:“上市公司制造机”


在Roivant的官网首页介绍中有这么一句话:“We accept that we must evolve or die.”其中所蕴含的志向与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可见一斑。

实际上,Roivant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创新医药公司。其创始人Vivek Ramaswamy从哈佛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成为对冲基金经理,并先后从两家医药公司身上拿到了20倍以上的投资回报。

Vivek Ramaswamy

2014年,29岁的Ramaswamy成立Roivant,随后三年时间内收获20亿美元的融资,其中便包括软银愿景基金(Vision Fund)在2017年投出的11亿美元,该笔投资还一度成为生物医药行业史上最大的单笔投资。

Ramaswamy希望利用他强大的融资能力,获取资金来开发那些因公司战略转移而被放弃,或者因为制药公司自身的局限性而没有认识到某些药物潜在价值并抛弃掉的药物。他重新为这些药物设计临床试验,并迅速将它们推向市场。

通过许多药物的获取,Roivant成立了一系列子公司,分别专注于不同的领域研究,这种独特的管理运营模式给公司带来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发展潜力。

在数年间,Roviant旗下的子公司陆续上市, Roivant也因此被称为“上市公司制造机”。与此同时,Roivant在研发方面的成果也不含糊。截至2019年,Roivant在其家族公司的14个治疗领域中开发了40多种研究药物。

2019年9月,日本住友制药出资30亿美元收购了Roivant的11%股权及其旗下的Myovant,Urovant,Enzyvant,Altavant和Spirovant 5家子公司,并获得了其余最多6家子公司的优先收购权。

在出售5家子公司后,Roivant旗下仍有10家子公司,其中的VantAI同样是致力于利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进行药物的早期发现。

本次收购硅康医药,它不仅能获得一家具有极强潜力的的生物科技公司,补充了公司的靶向蛋白质降解平台,还能让其与VantAI合作互相促进技术发展和研发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不仅如此,作为传说中的“上市公司制造机”,Roivant同样有可能推动Silicon上市。

实际上,收购硅康医药并不是Roivant第一次寻求中国力量。早在2018年,该公司便与中信产业基金携手成立仑胜医药(Sinovant),致力于加速肝脏肿瘤和重症感染这两个领域的药物引进研发,并催生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而对于其它中国企业和投资者而言,无论是Roivant的发展模式,还是硅康医药和Schrödinger的药物发现计算软件解决方案及技术,都有着不小的借鉴意义。


两个方向,更多机会


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Roivant的发展历程中,有部分是通过寻找药企因各种原因放弃研发、但实际仍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调整临床条件并进行后续开发。

实际上,国内也有应用类似思路的公司,索元生物便是其中一例。

索元生物研发模式即为从国际药厂引进在最后临床中结果不太理想的新药,利用生物标记物平台找到可预测药物疗效的生物标记物。通过这些新发现的生物标记物筛选患者,在敏感患者中重新开展临床试验,最终达成开发创新药的目的。

这种模式虽然相比直接License-in的风险略大,但因为引入的是被“抛弃”的药物,因此所获得的产品权益为全球权益,如果研发成功即为独家的首创新药;而比起从头开始做新药,这种方式速度快、风险小的特征同样显而易见。

2020年11月,索元生物首创新药DB102(Enzastaurin)完成三期临床受试者入组,该公司的研发成色将迎来最终考验;随后一个月,索元生物完成3亿元D轮融资,并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

比起已经有药物成功案例的Roivant,索元生物要走的路无疑还长。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该公司当前所获得的研发进展与市场追捧,无疑证明了其发展模式所具有的价值。

另一方面,近年来计算机、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在医药生物领域的探索也逐渐深入。

2018年,DeepMind推出的AlphaFold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突破让人们看到了深度学习在生物学方面的潜力,不过彼时其仍存在准确性和依赖传统算法等各方面的问题。但是仅在两年后,随着2020年AlphaFold 2的推出,上一代成果存在的问题被大量解决,蛋白质结构的分析应用因此进入了新时代。

虽然当前此方面的技术与生物制药问题的具体解决仍有距离,但AlphaFold 2的性能以及其更新换代之迅速所展现出的可能性却是无限的。

同理,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计算机和深度学习技术给生物医药带来的改变同样有可能是颠覆性的。

硅康医药和Schrödinger之外,市场上还有许多药物发现计算软件解决方案及技术的优质医药创新企业。以下是晨哨研究部整理的部分企业名单,以供投资参考。

来源:Pitchbook,晨哨研究部整理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