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家高值耗材清单出炉,如何解读?

2020年1月14日,卫健委发布《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重点耗材治理清单》(下文简称:《清单》),公布了第一批18类耗材名单,包括心管支架、脊柱椎体间固定/置换系统、髋关节假体等。这是继2019年7月31日发布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后

2020年1月14日,卫健委发布《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重点耗材治理清单》(下文简称:《清单》),公布了第一批18类耗材名单,包括心管支架、脊柱椎体间固定/置换系统、髋关节假体等。这是继2019年7月31日发布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后,第一批重点治理清单,高值耗材改革正式拉开帷幕,也是为后续高值耗材集采奠定基础。

image.png

image.png 

点评:

 

医疗器械,高值耗材是利润点且有耗材加成在,所以到2019年底前先回完成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此次清单的18类品种包含了8类骨科类高值耗材、5类血管介入耗材、2类齿科高值耗材、2类普外耗材、1类神经外科高值耗材,《清单》文件中也直接给出,省级清单也将围绕进行,那么之后的高值耗材集采,也可以大胆预测将围绕这些品种先进行开展。

 

2019年6月15日,北京市已经先行完成取消耗材加成,全国范围也在全面铺开。另外,高值耗材也将按照分类进行集中采购模式,将临床用量大、金额颇高,且在临床使用上较为成熟的高值耗材进行带量采购谈判,其实跟药品的集采模式如出一辙,作用都是降价保量,中不中标看价降多少,保不保量看执行力有多强。

 

到2020年6月底前,将出台高值耗材基本医保准入制度,进行高值医用耗材目录管理,对医保目录品种更精准的定位,同时也降低患者的诊疗负担。2020年底前,会启动高值耗材的价格监测和集中采购管理平台,制定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逐步统一全国医保高值医用耗材分类与编码,有利于高

值医用耗材行业规范化发展,促进行业整合。同时,在2020年底前会对流通渠道进行管理,“两票制”已经减少了流通环节,将制度化的将购销透明化。所以此次文件,主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终端医院三个环节进行了规范。

 

生产阶段,高值耗材的标准逐步与国际看齐,除了对注册技术的要求更为严苛外,上市注册审批流程也更为严格,但是国产创新型高值医用耗材的注册审批会进入快速审评,加速国产替代进口进程。审批通过上市后,会加大对生产单位日常的抽检、飞行检查等,对生产环节的检查力度加大,并会系统性的建立耗材残次率报告系统,进行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

 

2019年底前实现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高值医用耗材销售价格按采购价格执行。而取消加成导致的医院收入减少,可以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财政适当补助、做好同医保支付衔接等方式解决。

 

支付端,加快推进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等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将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内化为运行成本,主动控制高值医用耗材使用。跟药品一样,集采的同时,配套谈判进医保,医疗器械选择“以量换价”的策略。

 

总体来说,高值耗材参考药品的路径,除了在生产流通入院进行严格监控外,配套出台集采+谈判目录,以药品的历史路径来看,高值耗材最大的影响应该是在集采+谈判目录上,降价幅度达到多少决定企业的利润空间及股价的波动,而这一块的细则还未出台,所以预计影响会在年底到明年实现。但是政策出台的同时,行业整合一定会带来新的商机,这也是药品已经走过的路径,中国生物制药(1177.HK)等集采+谈判目录的标的,已经走出新的路径,打破进口的垄断地位,为国产符合标准的高质量品种提供市场机会,所以有风险有机遇。高值耗材的经销商回扣率较低,而大的利润点在流通,那么如果终端进行大幅降价,压缩流通利润,对于出厂价的影响有限,对器械公司影响不大。耗材没有一致性评价,以江苏省的试点参考,以上一年度销售进行排名入围,未来国家集采也可能走这个路线,那么利好龙头,出清小企业,且需要保证出厂量,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实力保证产出,那么依然是龙头受益,头部企业且创新的高值耗材企业将长久发展,关注乐普医疗(300003.SZ)、爱康医疗(1789.HK)、春立医疗(1858.HK)。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