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资本(2006.hk)底部突然反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在锦江资本上,用个不大的仓位去赌一下资本运作,往下有底,往上想象空间大,还是不错的。

作者 | 径山有路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自从11月中H股“全流通”推开以来,锦江资本从底部上涨了20%多,但是把K线拉长,这20%的涨幅对于从3.5跌倒1.2元将近70%的跌幅来说,仍然不值得一提。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跌了这么多,目前H股全流通政策刺激,业绩稳定,估值便宜,能有机会么?

锦江资本类似港股很多控股型公司,主要以母公司的形态,控股或持有子公司来分享利润。从2018年的年报上看,锦江资本主要持有锦江酒店(600754.SH)50.32%,持有锦江投资(600650.SH)39.26%,锦江旅游(900929.SH)50.21%。

简单算下持有市值,持有锦江股份112.5亿,持有锦江投资22亿,持有锦江旅游7.8亿,加在一起是142亿,目前锦江资本市值是87亿港币,约78亿人民币。

除了上述几个持股公司,其他还有一些全服务酒店,都是一些老字号的四五星酒店。

从收入占比来说,全服务酒店贡献了10%的营收,大头还是来自其他的子公司。

从业绩表现来说,锦江资本过去5年业绩也比较稳定,营业利润基本持平,在18,19亿左右。

整体净利润也比较稳定,亮点是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在过去5年扭亏为盈,17,18年在3-4亿的水平。

2019年上半年,财务表现也是比较稳定,但如果看股价,股价从18年中之后就开始一路滑坡,除了宏观方面18年中之后股市全面走弱的因素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个外资机构在锦江资本上的操作。

下图是港交所上股东权益的变动,可以看到,从2017年末开始到18年中,这个叫Mathews的机构一路买入锦江资本,总共买入约2.1亿股,要知道港股股本也就14亿股,占了整个港股流通盘的15%,买入价格在3元左右。但是从18年中开始,Mathews开始一路出货,最新数据显示,该机构目前只持有了6700万股,其余股份都卖出了,卖出价格在1-1.5元之间,着实亏了一大笔。目前该机构持股比例已经降至5%以下,所以不用再披露减持金额及股数,但是很有可能会继续出售,按照过去一个月减2%左右都速度,大约2020年1月份能够卖光,这大概率是18年中至今压制股价的重要因素。

利好因素之一是H股全流通,从股价底部起来的时间点看,和全流通时间是完全吻合的。锦江资本75%的股东为内资股股东,手里的股票在港股市场是不能流通的,所以是典型的全流通概念股。

全流通大家理解的利好逻辑是这样的:

全流通——大股东利益和普通投资者绑定——大股东有股价诉求——大股东会把公司搞好——股价会上涨

所以其实全流通的上涨链条非常长,而且从试点的几家公司看,都是下跌的,当然可以说试点公司基本面和市场环境不好。很多人把全流通比做当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但是当年可是对流通股东进行了很大的对价补偿,流通股东10股送2股来换取非流通股东的流通这样,但是现在的全流通是完全无对价的。所以如果只是因为全流通来说,可能只有炒作的空间。而且万一大股东流通之后还想减持的话,那么股价的压力可能会更大。

对于锦江资本来说,最大的利好可能会来自全流通之后公司的资本操作。

锦江资本是母公司,下面控股了好多子公司,但是存在比较严重的母公司折价,这样就会导致母公司这个平台丧失了融资能力。我们现在参考目前港股市场上的一些操作,对未来锦江资本存在两种判断。

1、私有化。例如之前私有化的中航国际控股(161.HK),其也是一个控股平台,底下公司的价值远远大于母公司的市值,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锦江资本港股只有25%的股份,港股流通市值只有20多亿,PB0.8倍,私有化代价很小。

2、剥离资产,打造海外平台。目前看,锦江集团在港股只有这么一个上市公司,浪费了还是比较可惜的。海外上市公司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融外币,非常利于国际扩张。所以对于锦江资本来说最好的方法是把主要资产剥离出去换回一定的现金,然后用现金进行一些海外业务的拓展或者收并购。这个就是光大国际控股(0165.HK)在做的事。

毫无疑问,这两种方法都会对股价形成正面的刺激。而且如果锦江资本啥都没做成,那么起码还有股息率可以作为安全边际的保障。市场上喜欢锦江资的另外一点就是其较高的股息率17,18,19三年,每年派息约0.09港币,股息率在3%-8%之间,目前股息率约7%,相对来说还是提供了安全边际的。所以在锦江资本上,用个不大的仓位去赌一下资本运作,往下有底,往上想象空间大,还是不错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