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买学区房,故事可以多疯狂

楼市里最微妙的一种产品形态,大概就是学区房了。所有人都对学区房的价值有自己判断,有觉得值得投资的,有觉得被高估的。

作者:卢俊
来源:真叫卢俊

楼市里最微妙的一种产品形态,大概就是学区房了。所有人都对学区房的价值有自己判断,有觉得值得投资的,有觉得被高估的

但是不论你怎么想的,当你有了自己的小孩之后,面对要不要买学区房的时候,所有理性的分析都开始没用,脑子里唯独想的就是如何买一套更好点的学区房,让小孩可以读的好一点

很多曾经和我说会非常理性面对学区房的朋友,当他们小孩长大的时候发现,不论自己怎么理性,永远控制不住身边的人对小孩教育的态度以及学区房的态度

清一色都是到最后选择放弃坚持,购买学区房

正是因为如此,买学区房的的过程中,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而这里最疯狂的一个版本,来自一部电影

能够成为电影,说明故事发生过程中总归会有一些曲折转折,但是神奇的是,这样的曲折在很多人眼里都是那么的真实

电影是在上海拍的,小成本现实主义电影《学区房72小时》。

01

这部片子现实到什么程度?大部分看完的人都有看“纪录片”的错觉。

短短的72小时里,浓缩了“买房、卖房、结婚、师生恋、学术腐败……”等等社会热门猛料,情节迂回转折。

年近40的大学教授傅重,人如其名,是个典型的“负重前行”的中国男人。

他虽然拥有高学历和体面的教职工作,住在近郊70平米的不大不小的舒适房子里。

但看似平静的生活并不如意,已经和患有抑郁症的太太刘家园感情破裂而离婚两年,

而神奇的现象就在这个情境下发生了,因为离婚因为单身,他选择和自己的学生谈起了恋爱,但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他依然和太太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你说奇葩不奇葩

而他的前妻的名字刘家园,也暗和了女方的心态,为了小孩,不论如何要留下一个家园

正是因为如此,这样的家庭才会为学区房疯狂

最后他们商量之后的底线就是,为买学区房,愿意付出

200万

但现实真的如他们所愿么

只要拿出钱,就一定能买到学区房么

02

5岁的女儿诚诚还在幼儿园,但生活已经被成年人塞满了“英语、奥数、书法、跆拳道……”

赢在起跑线的想法是没有错的,可是,我们不得不反思,孩子真的有这么丰富的爱好么?就算有,这个起跑线是不是太拥挤了?

闲暇时,孩子们无任何功利目的地接触大自然的时间还有么?很遗憾,基本没有。

因为说到底,中国家长还是被“升学、就业”等指挥棒驱使着,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做他们认为对的事。

在教育资源极度不均衡的国情下,“学区房”意味着更靠前的资源占位,也许会通过改变孩子人生轨迹。

所以,不管是穷爸爸还是富爸爸,都会对“学区房”敬畏三分。

在傅重的逻辑里,如果没有“学区房”的加持,女儿进入菜场小学,和一帮淘气孩子混在一起长大,那么,全家人的所有努力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原本人设温文尔雅的傅教授,为了第二年就要读小学的女儿,被一套学区房主宰了全部,他焦头烂额、行色匆匆、语无伦次……

中介电话来了,上到一半的课也可以宣布暂停,急急慌慌去看房。

看到房子时,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苦笑了,这房子真的能住人么?

100岁的危旧老房子,斑驳的外墙,窄窄的摇摇欲坠的木楼梯,房间内墙布满水渍和油烟

唯一亮点是:老虎天窗探出头去就是一个顶尖小学的操场。

30平米开价360万,按照规定,入学时必须落户时间达到一定年限,买晚了就搭不上这班车了。

傅教授一秒钟都没犹豫,就掏出了10万现金下订。

看到这里,我恨不得跳进屏幕里朝他大叫:早干什么去了!既然这么在乎学区房,就该早作打算,三年前就应该买起来啊!

03

房子算是买下了

但三天时间里必须腾挪出60万现金,然后还有后续的款项,这些对于工薪族来说都不是小事

傅重不得不卖掉自己目前的唯一的住房。

但是,说实话这套学区房的价格算是有良心的,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的钻石核心地段,300多万能置业,均价10万多一点,简直是学区房里的入门级水平!

定金下了,主人公傅教授的折磨才刚刚开始,为了付清全款,他不得不在三天内接力卖掉自己正在住的两室一厅。

离婚却没有分居的前妻是不愿意卖房的,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明明两个人已经离婚了,最大的财产却还没销售分割,然后两个人还是选择住在一起,而说么说为小孩住在一起,但是住的房子却还不是学区房

所以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这一个家庭是一个注定想要的多做决定太少的人,而这样的人在买房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也会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多

不过最后还是准备卖房子了,也不是有啥想通了,而是那边的学区房要付款了,家当肯定是不够的

中介带来的看房客很多,走马灯一样,打扰了全家人的正常生活,而且都挑三拣四。现在横盘期,准备出手的业主一定也遭遇了类似的烦恼吧!

然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后解燃眉之急的接盘侠,居然是家里的苏北人钟点工阿姨。

不要小瞧底层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实力,他们吃苦耐劳,往往一人打好几份工,而且非常节俭,日积月累,买下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不是梦。

不过,阿姨买房动力同样来自孩子。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婚房由男方准备。没有房子,阿姨儿子的上海女朋友就永远是女朋友。

为了获得“购房资格”,阿姨的儿子12小时内和之前因为没有婚房差点分手的女朋友领了结婚证。

这就是上海魔幻的地方,为了买房,本来分手的男女朋友可以结婚,为了学区房,离婚的上海家庭可以继续住在一起,哪怕各有所爱

一套房子,折射出各种奇妙的关系

04

事情到此,本该以皆大欢喜结尾的。可是谁知,故事才刚刚开始。

傅重看中的这套抢手的学区房,房东临时撕毁合同,跳价了40万!好不容易凑齐的房款又要加码!

怎么办,放弃这套学区房肯定是不可能的

自己的这套房子也跳价,也没什么理由,就是因为想买的房子涨价了

管什么合同不合同,找个理由赖掉!堂堂大学教授傅重,不惜在调解机构和有着多年情谊的钟点工阿姨肢体冲突,一杯水泼到人家的脸上……

当然这部电影情节不合理的地方也出现了,就当两家人闹得天翻地覆的时候,横空出现一个救世主

你猜猜谁

好家伙,是这个教授的学生也是女朋友

突然表明了身份,自己是富二代,借给教授40万,让教授给自己的小孩买学区房

真不知道这个傻白甜看上这个糟老头子什么,哎,埋汰了

教授怎么回报他,赶紧娶回家?没没没,女儿要出国读研究生,教授手上的考卷分数就变成了95分

一般这样的剧情么,弄个大团圆么差不多了,反正经不起推敲,让大家乐呵乐呵就好,但是编剧偏不,加了一个意外的结尾

那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中介小哥,扭捏地告诉傅重:“不好意思,你新买的这套学区房被确定要拆迁,学区房还要重新去找……”

独自在风中凌乱的傅教授,接下来会不会真的疯掉?

故事就这样结尾了

05

按照道理来说这是一个不太值得分享的电影,大家有事没事也都别去看,但是我特别想和大家说的是

很多时候看别人故事觉得荒诞无聊,但是往往当你身为其中角色的时候,你会做的决定一模一样

当你想要为小孩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能做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多。陪伴?做不到。自己教?没这个能力。放弃?有点不甘心

当我们发现没有选择的时候,买一个学区房似乎成为所有家长可以选的唯一选择

这部电影最值得看的几个镜头来自最后,是团队采访一些真实买学区房的家长的一些心事,我们来看下他们是怎么说的

很多时候,家长买学区房的最大原因是缓解自己的焦虑,在未来的10年的时间,不论是对谁,都可以理直气壮的说着我为小孩的教育努力过

至于是否真的那么在乎小孩学习问题,我想各位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想想,其实也没有那么多

没人觉得自己的小孩读了学区房真的就可以一飞中天,但是就是想要给他们买一套稀缺金贵的学区房

一个做家长的年轻人在回忆自己儿时教育的时候也会感慨

其实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哪里是起跑线,更别说输不输了

但是能不买学区房么,不能,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买

这就是如今家长各种魔幻的地方,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样一部电影反而有了更多的写实意义

我们可以想象下,如果傅教授的女儿如愿进入顶尖名校读书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我朋友圈有一个朋友的话可能可以很好的说明

一个人你觉得他骑马气质好,并不是因为只是骑马了,他就气质好了,是各种维度综合的结果

你觉得很多小孩在这里读书之后然后学识很好,也并不是只要在这里读书,学识气质就可以很好,需要的是家庭、生活、阅览、学校多方努力的结果

努力用一个学区房解决所有的问题,那可能作为家长来说想的就有点多了

但是你说这些有用么,没用,该买的还会买,因为当你没有其他东西的时候,你反而会更想给小孩一个好的学区房

这就是这个宿命注定无解的地方

06

所以不要问我学区房值不值得投资了,这不是投资学可以解释的范畴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