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与“零生育”时代的狂人呓语

生育率与利率双双“破位”,仿佛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正在前面向人类招手。

作者 | 啄木鸟D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韩国生育率跌入“零”区间(0.98)的事情持续引发关注,许多国家都感觉触碰到了自己的敏感神经线。例如,同样没什么人生孩子的日本,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把学前教育给“免费”了。

变局时代,“破位”的不只是生育率。随着欧洲央行实施货币宽松,欧洲继日本之后,踏入负利率区间。

8月下旬,一家丹麦银行(Jyske Bank)发放了人类史上首笔负利率按揭贷款。利率为-0.5%,借10000,一年后只需要还9950。

生育率“破1”,一对夫妇平均生不出一个孩子,意味着,在自然状态下,韩国的人口会越来越少。利率破零,意味着钱放在原本最安全的银行,会越来越少。

生育率与利率双双“破位”,仿佛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正在前面向人类招手。

1

为什么是韩国?

今年6月,韩国文艺圈金童玉女宋慧乔与宋仲基离婚。8月,另一对明星Couple具惠善和安宰贤的婚姻也爆出了问题。

安宰贤与具惠善的亲密二人世界

安宰贤说具惠善不够性感,是“恐怖情人”,要求每时每刻都用语音视频监控自己在做什么。而具惠善说安宰贤从来不做家务,不回家,出轨其他女演员。

具惠善安宰贤婚姻出现问题,图片来源:华视新闻网

尽管最终两人签订了“12条”夫妻公约以挽回婚姻,但仍然没有调和韩国男女两性之间深层次的矛盾,那就是贯穿在社会方方面面的极度男尊女卑的思想,连明星艺人也不能免除;在外工作中强悍干练,但回到家仍然是好妻子、小女人、孝媳妇。

绝对的孝顺婆婆、绝对的家务全包、绝对的相夫教子,韩国社会一系列强加给女性的评价标准,让许多韩国女人觉得“透不过气”。

你们可以任性地设定游戏规则,那我只能选择不和你玩这个游戏。既然婚姻与生育给自己带来的就是如此“闷罐式”的人生,那么韩国的女人只好选择用子宫投票——

不生了。

韩国最新畅销书《82年出生的金智英》,全面揭示韩国女性与社会面临的撕裂

当然,除了男尊女卑之外,包绕在韩国生育这件事情上的,还有各种其它问题,比如教育问题,房价问题,通胀问题,以及年轻人的债务问题。这些都使得韩国这个刚刚步入发达社会门槛的东亚国家,却在生育率上倒下了。

常识告诉我们,如果生育率持续维持在“1”以下,那么这个民族国家的人口会自行萎缩,越来越少。这当真是一种绝望的状态。

冰冻三尺,其实韩国的低生育率,不是一天两天了。从2006年开始,韩国就在为低生育率挣扎。而彼时,古老的中国,人们还在对刚刚露出苗头的“丁克”现象,嗤之以鼻。

今天,韩国的生育率跌破1之际,今日之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人们似乎也都不怎么想生孩子,包括中国。

根据最新统计,中国香港的生育率数据是1.2,台湾是1.0,新加坡1.1,日本是1.4;中国大陆的平均人口生育率在1.5左右,而许多一二线城市的生育率都已经逼近“1”的关口。

东亚儒家文化的千年熏陶下,“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有着信仰一般的地位。然而进入21世纪,东亚的生育率却下滑的最严重的。这届东亚的年青人,到底怎么了?

2

生养得起,教育不起

林溢欣,名副其实的香港“补习天王”。

2015年,林溢欣携带自己的学(粉)员(丝)转会某补习机构。有人计算,以当时林溢欣的生源数量,与当时补习市场的价格行情来计算,他的年收入至少为8500万港元!

而当时香港的一级中学校长年薪也只有140万港元。这8500万,相当于校长60年的工资。也就是说,这位林溢欣一年,可以挣到校长一辈子的钱^^

林溢欣(右一)与他的学生参与访谈节目

我们假设一个人一天工作8个小时,一年365天,就是2920个小时。如果做到一年8500万港元的收入,林溢欣每个小时的收入在3万左右。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因为香港大多数中产工薪阶层的月均收入,也就在3万左右。

无怪乎许多牛津耶鲁的毕业生回港之后都做起了补习。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香港的补习这么赚钱?

原因也很简单:不补不行。

事实上,不只是香港,整个东亚的国家和社会,都崇尚一种补习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东亚国家(中日韩)和地区(港澳台)都非常重视教育。这本是一个好的民族素质。

教育军备竞赛

但是很可惜,在当今时代,人被各种力量卷入到社会之中,一个小孩呱呱坠地,就意味着他/她与整个社会的军备竞赛。为了让小孩从一出生就超前一步,“赢在蛇精前”,成为许多年轻父母的口头禅。

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被迫接受各种“补习”,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大学……而补习则意味着钱,补习得多,在军备竞赛中获胜的概率就大,所以最后落到地上,就是父母真金白银的较量。

2009年时,有媒体曝光全港补习社收入每月可达3亿港元,全年则为36亿。以每年5%的温和速度增长,到2018年,全港补习机构的总收入也高达60亿。而全港的在校的中小学生共70万(2018/19学年),加上幼儿园17万,总共不超过90万,这样推算下来,每个学生每年花在补习上面,平均接近7000港元。

事实上,这只是对于全部学生全部学龄的平均数,如果想要成绩名列前茅,每年的补习花销至少是这个数字的5到10倍。

一年五六万的补习开支,这就很恐怖了。但这只是补习,还不包括学生的学费、教材费、以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在香港,孩子上小学之前如果弹琴跳舞绘画唱歌如果不会一两样,父母会很丢人。

在香港,很多孩子从学龄前就要开始苦练跳舞

说到底,摆在做生育计划的父母面前的几道大关就是,生得起吗?养得起吗?即便是生得起,养得起,那么,教育的起吗?记得《三字经》里面“曰”过一句,叫做:养不教,父之过。

呵呵。

几轮盘算下来,还是默默地把生育计划变成“计划生育”吧^^

3

储蓄等于“亏钱”?

8月底,丹麦的一家银行(Jyske Bank)发放了人类史上首笔负利率按揭贷款。利率-0.5%,借10000,一年后只需要还9950。等于是说,你找银行借钱,还能赚钱^^

不过这家银行表示,“负利率”贷款人的这笔按揭仍将是传统的还款方式,在未来几十年内还清,银行并不是直接把“负利息”的钱直接给到客户手上。但无论如何,客户最终需要偿还银行的总金额是比本金少的。

丹麦的“负利率贷款”,与韩国的“生育率破1”遥相呼应,令人不安。如果说生育率下滑意味着人不愿意“生人”了,那么利率的持续下降则表明,钱不愿意“生钱”了。

记得漫长的19世纪里,英法两国的贵族阶级把购买政府债券当做“躺着赚钱”的最佳方式。一年稳定8个点左右的派息,只要政府还在,就永远有钱拿。而政府为了凑钱给这些脑满肠肥的资本家,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税收,盘剥百姓。

对此,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长叹一声,曰:税是即期的债,债是远期的税。

然而,在随后的二百年之中,虽然各国政府的债台依然高筑,但利率却不可扭转地越来越低,这意味着需要偿还的利息越来越少,而那些债主们躺着收息的生意做越来越不轻松。

2008伴随着各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量化宽松,主要经济国家的利率已经都徘徊在“贴地飞行”的位置了。如果刨去通胀的叠加,美日欧洲等许多国家的实际利率基本都在“零”的附近。如今,进入2019年,第一个负利率贷款已经出现。

负利率,存钱就等于亏钱,而且越有钱就越亏钱。这相当于是对有产者的资产的一种悄无声息地蚕食。而此前靠债券利息维持收益的规模庞大的养老基金,在负利率的时代,简单地购买政府债券已经是亏本买卖了,它们不得不进行更高收(风)益(险)的资产配置。

同样,基金经理而言,为了满足客户的收益率要求,他们也不得不更多地进行股票或另类资产的配置。而对冲基金,则一定下更大赌注甚至加杠杆去操作;借钱就倒贴钱给你,谁能禁得住这种诱惑?

单凭这几条,已经足够重构我们的金融知识体系了。

股票是公认的高风险资产,但是最近长达10年的美股牛市,我们是亲眼看到标普500指数的波动率(Vix)一路走低的过程,从30降到20,再从20降到10,最后跌破10,在2017年11月低见8.56的历史奇迹低位。

当债券的收益不足的时候,势必有更多的资金去配置到风险资产;而当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风险资产的时候,这些资产就会变得不那么“风险”。这就如同过去十年的美股。

而一旦那些经年累月沉淀在各国国债里面的天量资金就会跑出来;而这将造成什么样的结果,目前谁也无法预料。

4

损有余而补不足

繁衍,是一切生物的本能;而生息,也是金钱的基本特性之一。然而到了2019年,人们却惊奇地发现,不仅人不愿意再“生人”,而且钱也不愿意再“生钱”。

这真是魔幻一般的现实。

记得在19世纪末的时候,经典物理学已经日臻完善,有人预言,剩下的就只是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然而在1900年4月27日,在英国皇家物理学会的演讲上,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开尔文爵士却说:“我们美丽的天空,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正在从远处逐步逼近。”

后来,正是这两朵乌云,一个演化出了相对论,另一个则发展成量子力学。几乎重构了人类物理学的面貌。

今天,一个是负利率,一个是跌破或逼近“1”的生育率,仿佛是21世纪天边的两朵新乌云。它们会把人类世界引向何方呢?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