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顺风车 滴滴就能一路顺风吗?

滴滴实在是舍不得其可爱的幼子——顺风车业务。

在下线325天之后,滴滴在昨日首次就其顺风车业务的最新整改情况召开媒体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滴滴表示,平台顺风车业务再上线时间未定,整改期间将会不断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反馈。

2018年,两位20出头的花季女孩在不到四个月内先后因为乘坐滴滴的顺风车而遭遇不测。一时之间,举国哗然。滴滴的顺风车变得如同手持着镰刀、身裹黑色长袍的死神,让乘客闻风丧胆。

滴滴内部经过自查后,决定从8月27日起,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免去顺风车事业部及客服副总裁职务,并对公司内部客服体系、投诉、工单流转等机制进行整改升级。这一改便是将近一年。直到昨日平台才再次通报其顺风车业务的近况。

在这期间的滴滴顺风车,就像被判刑的犯人。它的监护人滴滴昨日表示,刑期尚不确定——但是潜台词就是,它总也会有出狱重见天日的一天。

在它最终刑满出狱的那一天,想必然各方对它都会是五味杂陈。

顺风车:滴滴放不下的小儿子

2015年6月,滴滴在其APP上上线了顺风车的功能,提供远距离合乘出行服务,意图覆盖中远距离出行的“候鸟人群”及城际之间旅行人群。当时滴滴对自家旗下的顺风车业务颇为得意。

据滴滴时任总经理介绍,这是一个公益性拼车平台,不仅环保,节能,缓解交通压力,还充满趣味。这个“趣味”就在于其社交属性。2016年9月,APP频台顺风车业务上线车主设置自动解单、主动邀请乘客共乘、乘客车主互关的功能。

此外,乘客还可以通过设置常用路线,获得按顺路程度排序的车主名单,主动搭讪车主,与车主互关,促成双方共乘。

自然,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新颖的出行方式,在推出之初也备受用户欢迎。顺风车业务推出三个月之后,平台注册车主数量就达到550万、乘客超过840万,日高峰订单达223万。到2017年年末,顺风车的注册车主已经达到3000万人,注册乘客1.6亿人,日均订单200万单。2017年全年,滴滴顺风车与快车拼车服务累计分享座位超过10.5亿个。

看到这些成绩,滴滴自然是喜上眉梢,那感觉就像看着刚入学不久的小儿子回家带来三份语数英满分试卷,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直到18年的两起事故发生。

现在看来,滴滴顺风车业务上的“社交属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在助长犯罪,或者说为犯罪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在昨天的媒体发布会上,滴滴总经理张瑞介绍,在经过12个版本,优化226项功能之后,目前的滴滴顺风车业务车业务已去掉了附近接单的功能、限制了常用的接单区域,还规定车主的接单次数。

此外,所有乘客个性化头像、性别、长文评价标签等敏感信息都会永久下线,评价标签之后只会出现“准时、礼貌”等与出行有关的描述。

滴滴这个做法,相当于给当初标榜顺风车业务“趣味性”的自己狠狠地扇了一个耳光,“顺风车”板块也变成一个最简单的拼车平台了。

另外,滴滴还将在用户注册、发单、接单、上车等多个环节加入人脸识别,提出信息核验卡功能,以避免意外发生。

可以想象,以后乘客乘坐滴滴的顺风车,将要经历接单、上车的过程中,将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刷脸过程,对乘客而言是搭乘体验观感的下滑。对于公司而言,则是工作量的大增。

如果滴滴的话是真的,前后整改12版本的确足够执拗。大概已有不少人想知道这个“执拗”背后的原因了。

按照公司的说法,顺风车业务未来如果再上线,盈利将不再是其目标,其目标只有一个——安全。之所以会继续做顺风车,道理也只有一个——社会责任,滴滴有责任为乘客提供安全的出行体验。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去相信它的这个说法,而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

据滴滴内部人士透露,滴滴顺风车业务在2017年的GMV约为200亿,环比增长 50%,产生业务营收为20亿,当中产生净利为9亿元。而据其他消息源的爆料显示,当年滴滴全年亏损25亿元。

去年年初,滴滴公司内部给出的年度目标是盈利10亿美元。然而,受安全事故问题影响,滴滴在下半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安全整改。结果,据36氪透露,2018年公司持续巨亏109亿元人民币。

据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滴滴光是在乘客补贴和司机奖励(冲单奖)方面的投入就高达117.8亿元,在大幅补贴情况下,滴滴网约车其实每总订单都在亏损。据披露去年第四季的收入情况来看,滴滴每宗订单服务抽成约占GMV的19%,但平台给出的司机奖励、业务经营成本及支付手续费总和约占订单的21%。实际上,截至去年第四季,滴滴仍在花钱买流量。

虽然以上数据从未得到滴滴的官方承认,但滴滴不断获得巨额融资却是客观可见的。也许这能从客观上佐证,目前的滴滴,自身造血能力的确有所不足。

(来源:同花顺)

近日,还有消息称,滴滴正在寻求20多亿美元融资,并将于2020年IPO。

所以,对于滴滴执拗要再上线顺风车业务,可以有两个解读:

一方面,可以认为滴滴就是为了肩负起为全社会提供安全出行的责任,是否盈利并不重要;

另一方面,顺风车业务能为滴滴提供较高的盈利,而失去顺风车业务的滴滴现在盈利能力实在有限。

结果都是一样的,滴滴实在是舍不得其可爱的幼子。

天使与恶魔:乘客难作的抉择

对于乘客而言,滴滴的顺风车业务如果能再度上线,其时能否再选择滴滴的服务也将是一个难作的抉择。

目前市面上的嘀嗒拼车、58顺风车、哈罗、高德等都有提供顺风车业务,但是使用体验总体上却并不愉快。鉴于滴滴此前在顺风车业务上拥有较丰富而完备的运营经验,相信亦可以提供较其他平台更佳的乘坐体验。

但是,滴滴顺风车再上线后,平台大相比更大了,也给了犯罪者一个更大目标靶子。而且,到目前为止,顺风车业务出过安全事故的也就只有滴滴了——乘客们不可能不心存顾忌。

对于乘客来说,滴滴顺风车就是集天使与恶魔于一体的化身。

除顺风车业务外,在网约车领域,据《晚点(Late Post)》报道,目前高德打车业务日单量为70万单,美团打车业务目前规模为40-50万单。上汽、广汽等传统汽车生产商也推出了自己的网约车平台。

而在接入聚合模式后,滴滴国内网约车日单量大约为2400万单。虽然相较其他网约车平台,滴滴目前在网约车领域仍有较大的优势,但入局者增多无疑亦将会分散滴滴的市场。

这种情况下,即使再经过一轮慎重而复杂的整改,滴滴顺风车业务终于如它所愿再度上线,滴滴面对对顺风车爱恨交织的乘客,在对手数量日益增多的共享车市场也很难从此一帆风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