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为什么还不涨价?谈谈猪肉的弹性消费

肉类涨价会迟到,绝不会缺席。

2018年四季度以来,非洲猪瘟导致中国生猪和母猪存栏量大幅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农业农村部数据,还是上市公司公布猪饲料销售数据,上市兽药免疫防疫药品数据,还是网上各种网友信息都证明了中国养猪产业遭遇史无前例的重大挫折。

很多朋友质疑的是,既然缺口这么大,三月说猪肉四月涨,四月说五月初开始涨,现在5月下旬了,猪肉还是不温不火。现在又说六月不涨七月必涨,涨的越晚,涨的越猛,类似股市横有多长,竖有多高。各种口径随着日期推进,一直在改口。

猪肉消费有刚需,但年消费量弹性较大。

2014年中国猪肉消费达到顶峰5719万吨,之后一直略有下滑,2017年消费量5611万吨,2018年消费5595万吨。2018年比2014年减少3.63%。这期间整体肉类消费结构各种组成部分略有变化,如鸡肉在一些年份占比就是逐步提高的。

忘记哪个球友说过一句话:中国不存在猪肉刚性需求,生产多少猪肉,抛售多少,哪有什么刚需? 这句话对了一半,每年生猪消费不同月份有淡季,有旺季。但是不能因为淡季就让母猪延后产猪仔,该出栏的就不出栏,不能因为短期过剩就将猪肉销毁。猪肉整体供应过剩的时候,养殖场减少储备母猪,养殖场将一部分长大留作种猪的小母猪当育肥猪养,几个月后就上市出售了。还可以将猪仔廉价销售作为烤乳猪原料(养鸡行业将鸡苗鸭苗低于成本销售,或者直接孵出鸭苗卖不出去弄死当蛋白饲料。便宜的时候当饲料2毛钱都不值,紧缺的时候卖7元甚至更贵,如现在)。这些是微调。大的行业产能过剩,就要大规模宰杀淘汰母猪了。这期间上市的猪肉特别便宜,一直便宜到让群众多吃肉,多消费。——目前猪肉整体价格并不便宜,一直是高位横盘。只是距离每公斤20以上有较大心理差距。

猪肉短缺的时候,正常情况下,供给端减少1%,价格会上涨7%,这时候乳猪原料就少提供点,部分生猪压栏晚出售变成牛猪。如一头出栏110公斤生猪多养一段时间体重增加20%甚至更多,这部分变相的提高了肉类供给。然后源头端,加大母猪培育,加大母猪存栏。去年4月前后,消费淡季,猪肉零售价格在一些地区在7元左右,现在同样地区普遍在12元左右,所以目前猪肉价格一样很高的。

非洲猪瘟抑制了猪肉消费。

这个抑制是两方面,一方面产量减少,消费减少。另一方面,非洲猪瘟导致各地猪肉运输不畅,消费受限,并且心理作用减少猪肉消费。

正常情况下猪肉供应有巨大缺口,猪肉价格能一直涨,涨到人们少吃肉,价格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目前是非正常情况,非洲猪瘟不感染人,肉可以放心吃,但是人们心理作用,特别是疫区,看到铺天盖地的报道,看到各种小道消息,各种死猪遍地的“谣言”潜意识的抵制,减少了消费。如广东省是我国常驻人口过亿省份,是养猪大省,同时是猪肉调入大省,有个数据口径是:广东省每年自产生猪3500万头,外地调入2000万头,这俩月疫情肆虐,广东地区生猪消费不畅,养猪场清栏特别严重,居然发生了从广东将猪反向运往各地的报道。短期清场养殖户特别多,母猪屠宰和提前出栏生猪短时间涌出,叠加非洲猪瘟负面口碑,当地猪肉消费大幅减少,这种情况下,广东作为全国肉价标杆地区,生猪价格反而低位运行,短期在全国垫底。

海南的例子更明显,4月份以来海南通报几期非洲猪瘟,为控制疫情发展,各县市都严防死守,猪肉运输几乎停滞,绝大部分市场供应也停滞了。好多地方二十多天没有猪肉供应。zf设立检验检疫合格的猪肉供应点给市民提供放心肉。超市卖肉排队,同样的肉在农贸市场,门可罗雀,广东,海南一些猪肉西施都歇业很久了,无肉可卖。一些乡下,杀好的猪肉甚至低到5元以下。 这种情况下,宰杀母猪以及提前出栏生猪还造成短期猪肉供应大增,大部分变成冻肉,库存起来了。回头这部分释放到市场,一样短期对价格造成冲击。海南养猪户比广东更惨,广东清场合格的母猪,小猪还有可能低价回流到内地一些大省,海南孤岛一个,顶着非洲猪瘟疫区帽子,夸张的说,短期一头猪都出不了海,全焖在岛上了。

生猪存栏量,母猪存栏下降趋势未扭转,猪肉供应紧张将持续很久。

非洲猪瘟疫苗未研发出来前,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非洲猪瘟将与养猪伴生,发生范围和频率多少问题。等一切平静下来,短期各种不正常造成的肉类消费扭曲都会修复,那时候坐吃山空,靠冷冻库存肉,杀母猪提前出栏生猪堆积起来的存量将荡然无存,很长一段时间猪肉紧缺将成为主旋律。那时候,不是肉涨价多少的问题,是吃多少肉,吃什么肉的问题。

扪心自问,就是现在非洲猪瘟消失,按照目前母猪存栏量来加大仔母猪生产,加大供应,恢复中国猪肉生产到正常状态,都要两年以上。何况现在疫情仍难言完全控制,生猪,母猪存栏量五月份数据六月份公布的时候不出意外,仍将环比持续小幅下滑。

一蹦三尺高的黄羽鸡价格,景气周期延续,持续高位运行的白羽鸡价格,一切都说明,肉类涨价会迟到,绝不会缺席。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