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版权时代要来了?太合音乐欲启动IPO

与百度合作的太合音乐,是中国最大的音乐版权公司,如今也想走资本市场的路线。

目前中国最大的音乐版权公司太合音乐已启动IPO,上市地选择A股。

作者 | 白夜

来源 | IPO那点事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刚经历了“猫拼狗”618购物节的你,不知是否也为音乐产品氪金了?如果你顺便为音乐平台充值了个VIP,或许能为音乐版权公司出份IPO财报的力。目前中国最大的音乐版权公司太合音乐已启动IPO,上市地选择A股。

1

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中国古人相信,音乐可以调节人内在的秩序,也是探索内心的途径。

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曾侯乙编钟,是中国古人热爱音乐的典型代表之作。这个战国早期文物,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变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编钟

而这件稀世之宝,则是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缩影。

西周时期宫廷首先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阶级统治,以周天子为中心,实行分封,形成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并根据君臣、上下、亲疏的区别、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土这样种阶梯式的等级制度。礼乐制其实是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

按照《周礼》中记载所述,周天子,诸侯,大夫,士可分别享用64人,48人,32人,16人的乐舞规模,如若超过人数规格,则是越界的表现,会引来杀头之霍。

就算听音乐有规格限制,喜爱听音乐也是刻在爱乐之人骨子里的。

孔子是爱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而像荆轲、高渐离这些市井之辈,也喜欢音乐,常常击筑高歌,到了易水一阕,是真正的绝唱。西晋的羯人石勒,少年时到洛阳去卖货,倚在上东门歌啸。大臣王衍对手下人说:“刚才那个吹口哨的胡人少年,我听其声观其态,此人以后必成天下之患。”随后令人去追捕,石勒已经出城走远了。

而到了南唐时期,伤感情歌替代了雅乐,被帝王李煜推广开来。写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后主李煜,开创了婉约派诗词,用音乐诉说心中亡国之苦。

《难忘今宵》在1984年首次亮相春晚舞台后,每年都作为春晚结束音乐,陪伴着千万家庭度过一年又一年的团圆之夜。无论是忙着放鞭炮的孩童,还是在电视机前唠家常的父母,放起这首背景音乐,都能够发出共识,新的一年,到来了。

2

绝处逢生

从只有金字塔顶端才能拥有享受音乐的权利,到街头巷尾都能进行口耳相传,靠的是人们对音乐的热爱,放到现在就是需要职业音乐制作人不断创作带来更好的作品。

2016年网易云音乐公布了《2016年独立音乐人生存报告》,情况却不容乐观。68.8%的独立音乐人在音乐上获得的平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12.6%的独立音乐人月收入在1000到3000元,仅有4.4%的独立音乐人月收入是超过1万元以上。

为什么会超过68%以上职业音乐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内?这还得从中国音乐产业链说起。

在经历了20世纪初以交响乐,戏曲,唱片厂为代表的黑胶唱片,通过音像出版社发出的磁带,新一代CD唱片后,在踏入21世纪后的音乐市场,已然变成数字音乐的天下。

在数字音乐产业链的上游是音乐创作方,包括独立音乐制作人,音乐工作室,各类唱片公司进行创作,然后将创作的作品,以版权的形式卖给产业中游:音乐分发方。音乐分发方通过

用户端和企业端的分发给用户,配合广告营销,商超公播,终端内嵌等形式最终将内容分发到用户手上。

图片一:中国数字音乐产业链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格隆汇整理

我们倒着来推导音乐制片人收入低的问题。

在过去十年,数字音乐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同时也是带来庞大的用户流量,2017年数字音乐行业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7亿。但由于互联网平台在过去没有建立起对音乐版权有效的保护,因此用户在网络上收听和下载音乐都不需要付出成本。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音乐平台盈利不靠下载收费盈利,而是靠广告收入等其他收入才能获取盈利。中游靠流量挣钱,但很难衡量对应分成,这也是能够到达上游音乐制作人手上直接的钱少之又少。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长久的免费午餐。

在吃了十几年免费午餐的用户,在互联网平台逐渐建起对音乐版权有效的保护后,逐步开始接受对数字音乐的付费意识。2018年数字音乐付费用户规模达到3877万人,付费渗透率为5.3%,相较于34.7%付费渗透率的美国而言,中国数字音乐用户付费发展仍还在起步阶段。

作为产业链中游的音乐发布方,不再是单纯为用户提供音乐的平台,而是采取以数字专辑和增值会员模式作为主要付费策略,挖掘用户付费习惯,从而获得盈利方式。

2018年,靠选秀出道的火箭少女101,陈立农,张艺兴,BIGBANG等头部音乐人所出的专辑销量多达百万,依靠头部音乐人带来的流量进行销售专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用增值会员,差异化服务的模式,带来盈利。付费模式对音乐人而言能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但或许能够带来音乐制作人的重获新生。

3

版权时代

将音乐制作人的音乐呈现给听者,少不了唱片公司的运作。

2018年,全球音乐版权营收的191亿美元中,环球,索尼及华纳三大唱片公司占据了68.6%的份额,其中曲库数量同时占据全球录制音乐曲库版权数量的89.1%,全球音乐版权市场呈现出版权数量与营收双高集中度的表现。

与之相比,中国音乐版权市场却表现出版权数量与价值割裂的线状与趋势。目前,中国超过50%的音乐版权分散在三大唱片公司之外的独立音乐制作人,工作室及其他唱片公司手中,但在营收上仍是由前三大唱片公司把握绝对控制权。

图表二:2018年三大唱片公司中国和全球市场份额对比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格隆汇整理

显然三大唱片公司占据营收半壁江山让各位头部互联网企业坐不住了,都在积极布局。

百度在2015年,将旗下百度音乐与太合音乐集团合并,并在2018年6月正式升级为千千音乐。2018年10月,百度宣布战略领投网易云音乐新一轮融资。

阿里巴巴在2015年3月,将旗下虾米音乐与阿里星球组合成立阿里音乐。2018年3月,阿里音乐与著名数字音乐版权代理机构Merlin 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腾讯在2016年7月,将旗下QQ音乐业务与中国音乐集团合并,次年1月共同成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并于2018年12月在纽交所上市。

字节跳动在2018年1月,抖音启动“看见音乐计划”,致力于扶持中国原创音乐人,并与国内外知名音乐节合作。

其中与百度合作的太合音乐,是中国最大的音乐版权公司,如今也想走资本市场的路线。

从官网中可以看到,太合音乐业务主要在签约艺人服务,版权发行,音乐专区,演出活动,粉丝社群,整合营销中。其中产品集群包括1995年就成立的原创厂牌麦田音乐,与百度合作的千千音乐等多达24个产品群。

图片三:太合音乐业务与产品群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格隆汇整理

在传统通过音乐人销售专辑的同时,太合音乐也在积极探索线下音乐节之路。

刚满两岁的“麦田音乐节”因为周杰伦,蔡依林等知名歌手的加入,为麦田音乐节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相比起上千才能坐到后排的演唱会门票,一张几百的门票对于爱好音乐的人来说nice很多。尽管如此,音乐节能够盈利还是可能性很低。根据音乐财经统计数据显示,仅有20%的音乐节能够实现盈利,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

从最初的原创唱片公司到最大的音乐版权公司,太合音乐少不了融资的帮忙。

根据WIND的显示,太合音乐至今为止融了4轮,从2015年开始天使轮到去年6月的10亿元的融资,汇集了百度以及各大PE的青睐。

图表四:太合音乐融资情况

与此同时,太合音乐自身也参与投资项目。虽然没有披露参与金额多少,但还是投了四家企业,并且多次参与影视作品的制作,包括电影《功夫瑜伽》、电视剧《花千骨》、《大唐荣耀》、《锦绣缘·华丽冒险》、《轩辕剑》、《神话》、《小时代》、《精灵王座》等在内的作品在业内享有高度评价。

图表五:太合音乐投资情况

图表六:太合音乐参与影视作品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格隆汇整理

4

结     语

从闻韶乐不知肉香到普罗大众皆可闻,是时代的发展;从免费听到付费听,则是对版权的认可与尊重。在这份尊重的背后,获利的将会是拥有版权的唱片公司。唱片公司走向资本这条路,是否能够顺畅,看看同业的表现情况。

图表七:音乐相关上市公司

根据音乐相关上市公司筛选出来,市值最大的腾讯音乐1613亿元,上市至今涨幅10%左右,而涨幅最高的则是做音响设备的惠威科技,涨幅达到246%。与太合音乐做相同的唱片公司华硕音乐,上市至今涨幅16%。综合看下来,上市至今的涨跌幅都表现平平,不算特别优秀。在管理部门不允许独家版权的前提下,音乐版权公司太合音乐又将走向何方?


免责声明: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谨慎依此进行投资决策。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