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注中国,还是下注粤港澳大湾区?

时势造英雄,巴菲特曾所过“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时势造英雄,巴菲特曾所过“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运正处于一个剧烈的上升周期,虽然期间偶有变动,但大势势不可挡,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条长长的雪坡,成就了一代人的造富传奇。

然而中国,却从来都不是一个大一统,琴瑟和谐的完成的概念,中国之大,天壤之别,不同地域间的差异往往令人触目惊心。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发生了转变,在计划和市场的不同阶段,中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也成就了南北方分叉的宿命。伴随着人和钱不断向南方涌入,南方日益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会场。

因此究竟哪里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下注的地方,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的颗粒度显然太粗,我们有必要将镜头再度聚焦,缩小到更细的维度去寻找。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各种生产要素日益向湾区集聚,沿海港湾地区快速发展,以世界级港口为基础、以产业集聚为动力、以广阔腹地为支撑的湾区城市群迅速崛起。美国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的东京大湾区也因此成为这些世界级城市群中的佼佼者。

美国旧金山湾区

而在国内,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迅速聚集,也逐渐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世界级城市群。

对比几大世界级城市群,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无疑会更具潜力,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到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五点定位: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圈。

从《纲要》原文上看,这五条定位似乎都是官话套话,但我们仔细研究却可以发现五条定位背后的一些深意。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的第一条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从地理的概念上看,粤港澳大湾区本该如此,但根据《纲要》的表述,我们可以明确,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央政府的行为,这是我今天分析的第一点。

1

中央政府统筹规划

首先,对比世界上其他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是由我国中央政府统筹规划,一手推动的项目,而不是地方政府的自发行为,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更具执行力,更加高效。“集中力量做大事”,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中央政府的统筹安排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硬件得到飞速的发展,资金支持力度之大,建设速度之快是世界上其他三个大湾区望尘莫及的。

我们可以看到全长约55千米,耗资1269亿,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打通了湾区内部交通网络“任督二脉”的港珠澳大桥,09年12月开工,18年9月通车,仅历时9年就全部竣工完成,对比世界第二大跨海大桥——日本濑户大桥,全程37.3公里,施工耗时近10年,港珠澳的速度堪称奇迹。

粤港澳大桥

粤港澳地区最主要的高铁干线—广深港高铁,广深段于2005年12月动工,11年12月通车,成功打造了广深半小时经济圈。香港段10年1月开工、18年9月通车,形成了深港半小时经济圈,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间的经济协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深圳北站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空对外通道已基本成网,客运、货运总量占全国比重均超过35%。对比国内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交通网络,我们能明显他们之间的差距,珠三角是亲密的兄弟们,长三角是上海和他的小伙伴们,而京津冀则是北京和他的仆人们...

粤港澳交通线路

数据来源:高德地图

长三角交通线路

数据来源:高德地区

京津冀交通线路

数据来源:高德地区

如此耗资巨大、高效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在世界上其他几个湾区是无法想象的。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会成为功能完备、及时可靠、通关便利、流转顺畅、经济高效、海陆空并进的联通“一带一路”的门户和枢纽。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推动下,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对其他几个大湾区的超越。

2

体量大

粤港澳大湾区的体量巨大,从面积上看,粤港澳大湾区拥有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纽约湾区的1.5倍,是旧金山湾区的4倍。

从人口上看,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拥有超过七千万的庞大人口,已经超过英国的全国总人口,是旧金山湾的9.3倍,是纽约湾的2.9倍,是东京湾区的1.5倍。

另外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货柜吞吐量是东京湾区的8.5倍,是纽约湾区的14倍,是旧金山湾区的23.5倍。

而从客运流量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机场旅客吞吐量是东京湾区的1.65倍,是纽约湾区的1.42倍,是旧金山湾区的2.6倍。

广阔的地理面积和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自带市场,自带需求,自带消费,自带流量,这些因素都是一个地区经济腾飞的基础,也为粤港澳大湾区追赶其他三大湾区提供了条件。

3

自身特有优势明显

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三大湾区,也不同于国内的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自身具有一些特质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首先港珠澳大湾区中的广东省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由于历史原因现拥有三种货币人民币,港币和澳门币三种货币相互补充,共同在国际支付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两套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互相补充,更有利于完善大湾区的监管体系,营造宽松的制度环境,带动大湾区内的理念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

两种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扬弃,相互制约,两种制度放在一起会有摩擦,但是实践证明,在运行多年后,两种制度反而能够相互制约,越来越好。

两种经济运行体制,计划经济能充分的调动资源,而市场经济则更具活力,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两种制度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相互碰撞中,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状态。

三种货币、两套法系、两种制度和两种经济运行体制,有人担心这些问题会导致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内地与港澳之间无法真正的融合,但它们却互相扬弃,有效弥合,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优势。

4

产业分工完整互补

在各种机制的作用下,湾区内的企业或主动寻求转型或被动接受转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最终在大湾区内部形成了近似完美的产业分工格局。而从世界上其他几大湾区的产业发展来看其产业布局则相对单薄。

美国的纽约湾区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不仅拥有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美国7大银行中的6家,世界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和外贸机构等近3000家机构总部也设于此,堪为“金融湾区”。

旧金山湾区是“高科技湾区”,拥有世界知名的硅谷以及以斯坦福为代表的20多所科研型大学。同时也是谷歌、苹果、英特尔、Facebook等科技巨头企业全球总部所在地,约200多万高科技人员聚集于此,其主要产业集中于科研和技术服务,通信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东京湾沿岸有6个港口首尾相连,吞吐量超5亿吨,在庞大港口群的带动下,东京湾区逐步形成了两大工业地带,钢铁、石油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和游戏动漫、高新技术等产业十分发达。因此东京湾又称“产业湾区”,其产业布局也比较偏向于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在于在湾区内部形成了分工明确、完整互补的产业格局。实现了金融(香港——对比纽约湾区)、科技(深圳——对比旧金山湾区)、先进制造业(佛山、东莞——对比东京湾区)的完美融合,这是其他三个大湾区所不具备的优势,更是产业互相竞争的长三角,制度毫无活力的京津冀难忘项背的。

京津冀的制度僵化死板,长三角经济虽具有市场化活力,但产业同构化问题严重,长三角的16个主要城市中,将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有12个,以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企业的城市有11个,以石油化工作为重点产业的有8个。因此无论是产业完整度还是互补度,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于其他地区都具有碾压式优势,更具发展前景。

5

结语

不出意外的话,二十年后,粤港澳大湾区大概率会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成为中国未来的活力与希望所在,如果这里不能转型,中国的转型也就毫无指望可言。

因此,与其说下注中国,不如说下注大湾区更精确,更靠谱。所有有志者,都应在此扎根,为你,也为你的下一代。

然而即使未来的大湾区前景无限,但大家仍然行色匆匆,满身焦躁。

我想了想,不外两条:第一,阳光再灿烂,也不是均匀洒在每个人身上的,尤其我们这块土地。第二,就算你辛苦打拼,颇有积累,但极有可能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但即使如此,你仍应该在这块土地上打拼。因为,你没得选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