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抄底的南下大爷们,这次大概没救了

还记得我们平台有一篇文章,名为《被套成大股东的南下大爷们,你们还好吗?》,说的是南下资金喜欢抄底,股价一直跌就一直捞,最后虽然捞成了新华保险(1336.HK)H股的大股东,但账面却浮亏近-25%。不过,毕竟内险是一个还有成长空间的行业,而

还记得我们平台有一篇文章,名为《被套成大股东的南下大爷们,你们还好吗?》,说的是南下资金喜欢抄底,股价一直跌就一直捞,最后虽然捞成了新华保险(1336.HK)H股的大股东,但账面却浮亏近-25%。

不过,毕竟内险是一个还有成长空间的行业,而且新华保险是国企,没倒闭风险,只要业务捱过低潮,这批南下资金还是有重回成本的一天。

相反,在港股的另一角落,同样抄底的南下资金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它捞中了一只公司连业务都卖掉了的股票,这就是利标品牌(0787.HK,以下简称“利标”)。

6月27日晚间,利标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现金作价13.8亿美元出售其大部分北美洲特许授权业务予Differential Brands Group Inc.,包括北美童装业务、北美配饰业务及大部分美国西岸及加拿大时装业务。

管理层亦在公告中明确表示该交易所得款项将用于派付特别股息,偿还现有金融债务以及一般营运资金,拟派发特别现金股息最多约为3.56亿美元,约每股0.325港元。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有趣的是,当日利标的收盘价仅为0.305港元。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恰好在当日买入利标的股份,你的成本将会是零,而且还有0.02港元的零用钱收回来。

受此影响,次日利标股价全日飙升67.21%,一时间成为市场焦点。

但是,对于多数利标的长线投资者而言,这或许仍无法弥补他们的损失。身披光环的利标自上市以来,就是一台价值绞肉机,一次次无情地收割试图抄底的投资者,尤其是目前持股比例逾6%的南下大爷们。

对利标不断下跌的股价,究竟什么能驱使他们越跌越买呢?这就要先知道利标背后的历史。

数据来源:webb-site.com

一、披着光环上市,却默默地陨殁

2014年7月,全球供应链霸主利丰集团(0494.HK)将旗下全资拥有的环球品牌管理和授权业务剥离,单独成立“利标品牌”,并且透过介绍形式在香港主板分拆上市。

根据当时的文件披露:

利标旗下业务将以美国品牌为主,拥有包括Coach寇驰、Michael Kors和Juicy Couture等300个品牌的业务;

利标成功上市后,利丰首席执行官Bruce Philip Rockowitz(乐裕民)将出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图片来源:网络;乐裕民

作为利丰集团辉煌时代的操盘手,乐裕民成为利标品牌的第一任舵手不得不令市场对公司的未来充满想象。同时,部分卖方分析员更是称,利标的分拆将令利丰集团失去最具成长性的一块资产。

然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彻底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快时尚应运而生,不断打压着传统服装品牌的市场份额,令利标在ZARA、优衣库两大巨头不堪一击。

而且,更重要的是,利标在最关键的品牌运营上并不具备话语权,仅是取得指定地区的特许授权,负责设计、生产、渠道、销售,这就导致了无法及时根据消费者的变化而调整品牌运营策略。

加上保守的管理层,利标多年来亚洲区的业务占比仍停留在单位数,错失了中国内地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中产阶级所带来的巨大潜力。

这两大因素令公司上市后没有什么作为,多年的净利润表现令人失望,完全没有达到上市时的承诺,即核心经营利润在三年内增长2倍的计划,因此股价持续下滑。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不过,曾几何时,利丰家族集团凭借卓越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在旧经济时代几乎所向披靡,无数知名品牌纷纷登门咨询,集团订单络绎不绝。

因此,利丰家族的名誉令南下资金对利标怀有绝地重生的希望,再加上利标市帐率(PB)常年低于1倍。这在A股市场,几乎无法想象。

数据来源:wind

再者,南下资金于2016年4月第一次大举抄底时,股价于0.8~0.9港元的水平,相比2015年底股价大跌了50%,曾经的高位已在他们心中形成了锚定效应,令他们产生错觉,认为股价有机会重回当时的水平,每次大跌都是机会,这其实亦是普

遍的抄底理念。

基于这些因素,面对利标不断下跌的股价,一脸懵逼的南下资金选择越跌越买。但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这批南下资金多数损失惨重。

二、那些年抄底的南下资金,能被救赎吗?

那么,在利标品牌出售北美洲大部分的业务之后,这批南下资金能否获救呢?

从目前利标经营收入来看,按地区主要来自北美洲;按种类,童装的占比最大。根据公告,出售业务主要为北美洲的特许授权业务,当中包括童装、配饰和时装。

数据来源:公司

虽然出售业务仅占公司2018年财年总收入22亿美元,即约55%,但实际上是公司的主要资产及利润来源。截止2018年3月31日,出售业务的净资产价值为12.8亿美元,占利标整体净资产16.15亿美元约79%。

数据来源:公司

由于利标于2018财年产生了10.5亿美元的商誉减值,所以很难以当年的业绩去判断出售业务的贡献,但从2017财年数据看,利标全年除税前溢利为9.65亿港元,甚至低于出售业务的9.87亿港元。由此推断,出售的业务完全是利标利润的中流

砥柱。

数据来源:公司

交易完成后,利标将失去价值较好的业务,仅剩所有鞋类产品业务、纽约时装业务、欧洲及亚洲业务以及全球品牌管理业务,简单而言是一个属于正负零的业务。

虽然利标轻资产重新上路,剩余业务如果能从零变为正,将会是一个爆发力很强的亮点,但是如果公司仍保持旧有的经营步伐,相信成功的机会将是渺茫,而一旦公司决定彻底转变策略,资金投入相信是免不了的事,短期内或将进一步令股价

承压,令你受尽煎熬,何况长期也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而且利标这次出售除了派发特别息外,还有就是偿还借贷。截止2018年3月31日,公司拥有银行贷款12亿美元和其他长期负债约7亿美元。

根据年报表示,由于公司2018财年录得巨额亏损9亿美元、营运业务现金流出净额5,300万美元、以及流动负债较其流动资产超出约10亿美元,故此违反了与银团贷款融资时的财务契诺,12亿美元的银行贷款或会即时到期及须于2018年3月31

日及之后支付。

这就着利标可能会面临非常大的还款压力,亦可能是导致公司出售业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出售业务所获得的 13.8 亿美元,扣除最多3.56亿美元特别息,再用来还债,基本上公司于出售后就只剩下目前贡献不大的业务,亦没有多余的现金。公司仅靠剩余业务及资产想东山再起,可谓难上加难。

三、投资思考 —— 抄底也要挑对象

如果将南下资金当作一个整体,简单地用其交易当天的持股量变动及收市价作盈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数据。从南下资金第一次于2014年12月8日交易开始,直到2018年7月4日,平均成本约0.73港元,相比利标现价0.425港元,亏损达到42%。

数据来源:webb-site.com

正如文章开首提及,只要挑对业务和行业,捱过低潮,“抄底”的南下资金还是有重回成本的一日。不过,如果挑错对象,那一天可能永远不会来。

正如这次利标一样,就算南下大爷们坚持不认输,想用时间去换取业务回暖,他们都可能于中途“被投降”。利标不给你这个机会,它低位直接把主业务卖出去。

假设扣除0.325港元特别息,南下资金每股成本约0.405港元,对应产生18亿美元营业收入以及净资产价值3.38亿美元(每股约0.31港元)的业务。

即使这部份现在按净资产价值也卖出去并全部派作特别息,也只值0.31港元,仍是低于南下资金的平均成本价0.405港元。当然,不排除利标未来能成功转型,令业务资产升值。不过,这其实又重新回到南下资金当初抄底时的情况,与它们当

时的理念相信并无二致。

数据来源:公司

事实上,尤其这些涉及基本面陷入困境的公司,与其去抄底(亦称为“左侧交易”),我认为右侧交易的方式或许更加适合多数投资者,但这并不意味着“追涨杀跌”。所谓的右侧交易,是指在陷入困境的企业业务明确反转后,再选择买入。

其中,近年的最佳例子当属中国民营汽车界的翘楚——吉利汽车(0175.HK)。在历经多年的技术沉淀和不断的市场探索后,吉利汽车终于在2016年开始崭露头角,旗下多款车型的销量长时间位居前列。

自然,市场不会选择无视,吉利汽车的股价在2016年中至2017年底的最高涨幅高达600%,令不少投资者获利颇丰,期间任何时点买入,基本上都能够盈利。但是,如果你在2010年至2016年中的期间买入,则是意味着将忍受多年股价“躺

尸”的煎熬,而且更要承受公司失败的风险。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股价图

四、结论

巴菲特曾经说过: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应该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应该贪婪。

然而,多数投资者对此理解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上,并没有真正领悟。实际上,巴菲特这话的前提是,股价背后的基本面已经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但现实是,多数投资者在无法正确识别基本面已经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时,就已经“扛着炸药包往前冲”,结果自然是呵呵哒。

利标剩余业务有机会能展现很强的爆发力,但是成功的机会有多大?呵呵哒。事实上,利标大股东已经算是厚道,愿意以特别息的方式回馈股东,但可能某程度也暗示着管理层已经想不到更好的发展方法。

利标的故事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对于想抄底的投资者,如果你功力尚浅,那不妨选择右侧交易,当公司有成功的迹象后才进场。不然,贸然抄底只会令你重蹈前人覆辙。即使你愿意等,都不代表别人给你这个机会。

本文由【华盛通app-新浪集团旗下港美股服务平台】特约提供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