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开启hard模式,港股七一成人礼,及投资的大方向选择

回到资产配置上来:放眼全球,每年都会有个市场赚钱比较容易,前几年分别是美国,欧洲,日本,去年开始是A股,如今这些市场无脑赚钱的好时光都过去了,那么,下一个是谁?绣球会落到香港吗? 我的答案是:极大可能!

作者:格隆汇 Tung

投资靠什么赚钱?
很多朋友和我探讨投资,99%的人问的都可归结为两类问题:
1、大盘怎么看?
2、这个股票怎么看?(或者,有没有好一点的股票推荐?) 
其实我很想问的一个绝大多数人基本不会去考虑的问题:你总没总结过,投资到底靠什么赚钱?
个人的专业水平?选股能力?风险嗅觉与控制?……貌似都是,但又貌似都不确切。 
真正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从有投资这个词以来,所有数据都显示,资产配置对投资组合业绩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何谓资产配置?简而言之,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地区、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以使整个组合的风险暴露与收益期望获得最恰当的匹配。 
听起来很拗口。我们不妨给一个更通俗一点的翻译,更简单点说吧,就是:

首先,你要决定你的钱,多少投放在中国,多少投放在香港,多少投放在欧洲和美国(如果你有相关渠道的话)。

其次,你再决定你的钱,多少卖房产,多少是珠宝古董,多少是股票,多少是债券;

第三,才是在股票市场中,多少配置在TMT行业,多少配置在金融行业……

最后一步,才是买哪几只股票,什么价格买,以及买多少。

更通俗一点说,投资,先选国家(地区),再选品种、行业、公司。我们绝大多数时候赚的,只是一个大趋势的钱(而这种钱赚的也恰好是最容易,最靠谱的)。如果 一两年前你投资的是A股,你会心灰意懒。但如果你投资的是美国和欧洲,你会赚的盆满钵满。同样的案例也适合去年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年上半年仍亢奋无比的A股 牛市:你如果幸运地呆在了其中,你会令所有拉美或者港股市场的投资者艳羡——这只是因为你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合适的地方。你并不比拉美或者港股市场上某 个投资者更聪明,或者更优秀。 
但绝大多数人投资者会直接跳到最后一步:这也是多数投资者的投资做得辛劳和艰难的原因。 
A股游戏进入“hard”模式上周五上证跌了xxx点,两市跌停xxxx只。。。(伤心事,不提也罢,文末省略10万字)! 
既 然A股暴跌已成事实,再去讨论也没多大的意思。A股未来将何去何从,我不断言,因为一切不负责任的猜顶猜底都是耍流氓!但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把A 股视作一个通关的游戏,则A股的hard模式已经开启:A股未来仍可能有机会(在写本文时,传来央行降息降准的消息,央行真是亲妈啊),但无脑放杠杆买 入,闭着眼睛就能赚钱的日子肯定已经离我们而去,至少在这一轮牛市里面你不会再见到了。 
如 果说这是一波建立在杠杆上的A股牛市,我想应该是没有人会反对的。而如今这个杠杆明显是维持不下去了,甚至可以说这两周的暴跌就是去杠杆的结果。大盘 20%的回落,5倍配资的肯定死光了,3倍的估计也差不多了,这还是场外的。本周末如果不能有效追加资金,很多券商都将启动平仓机制,引发指数再次跳水, 外围配资平台强平,基金减筹踩踏。一旦这种恶性的向下循环启动,带量的杀跌会引发恐慌盘,一旦触发预警线,甚至平仓线,“多杀多”的杠杆式下跌将成为中国 A股的杠杆初体验——好在,无微不至呵护有加的央行及时出手,降息加降准,至少可以缓解目前市场惊弓之鸟一样的恐慌情绪。 
此次大跌相当于真枪实弹的压力测试,很多高配资的赌徒,会在这轮压力测试中直接game over。不少低配资的必定也会经历刻骨铭心的痛,不论未来这部分人是否会好了伤疤忘了痛,但短期里面必定会收敛不少。 
就像玩游戏,越到后面总是越难的,更别说是一个开了hard模式的游戏,尽管我相信最终总还是会有人可以通关,但那人却未必会是你。 
如果你还没明白我在说什么,建议你复习一下格隆博士以前的文章《穷人家的流水宴》,并把下面这段话再读5遍以上:这一轮牛市涨成这样,就好比出去吃饭,大家 吃的是流水席,前面的人吃完了都拍屁股走人了,最后吃的人是要买单的,所以现在已经不能坐着吃了,要站着吃,而且还要站在门口吃,情况不对随时准备开溜,绝对不能买单,因为别人已经吃了好几年了,这个单是买不起的。 
至 于央行再次降息会不会救A股于水火,这个判断超出我能力范围。但我能说的是:A股的致命命门在估值。这如同藏区高原反应,核心因素是高海拔的含氧量天然不 足。治疗高原反应乃至高原反应引致的肺水肿、脑水肿等,可以静卧,可以高压氧舱,但根治的办法只有一条:降海拔,再降海拔。A股估值继续维持高高在上,央 行就算是扁鹊再世,也无能为力:靠印钞票解决估值问题,是抱薪救火 
港股:七一成人礼 开启“easy模式”回到资产配置上来:放眼全球,每年都会有个市场赚钱比较容易,前几年分别是美国,欧洲,日本,去年开始是A股,如今这些市场无脑赚钱的好时光都过去了,那么,下一个是谁?绣球会落到香港吗? 
我的答案是:极大可能! 
两大基本原因。 
第一大原因,除了估值,还是估值。
先上一个笑话:某富翁娶妻,有三个人选。富翁给了三个女孩各一千元,请她们把房间装满。善良朴素的A女孩买了很多棉花,但只是装满房间的1/2。睿智活泼的B女孩买了很多气球,但也只是堪堪装满房间3/4。女孩C冰雪聪明,她买了蜡烛,让暖暖的光线瞬间充溢了整个房间。
最终,富翁选了胸部最大的那个做妻子。 
善良、淳朴、活泼、聪明,都很重要,但不是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证券市场而言,低估值就是核心竞争力,够便宜是王道。 至于有多便宜,看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了: 

上图数据是最新的,截至到6月26号,恭喜A股神创版回到了两位数的pe,终于和所有主流市场的pe在一个数量级了!也恭喜港股,终于在成人礼前攀上了两位数pe,也和全球所有主流市场的pe保持在同一个数量级了!
同样都是股票,之前整整差了两个数量级,这是要闹哪样?现在好了,都是两位数,你们的一小步,是人类投资界的一大步啊! 
图 中有两条红线,下面的一条是剔除神创版之后,全球主要指数的平均PE,22倍。上面那条则是算上了神创版之后的平均PE,29倍。不管怎么算,神创版,深 圳成指,上证综指(如果剔除银行股,这个指数的pe也不会低于30倍)在全球范围内都算很高了。而与之相对,刚刚迈入两位数的恒指和国企指数,都以11倍 垫底。 
第二大原因:所有困扰港股的负面因素都尘埃落定首先是政改。
困 扰了香港2年多的政改投票以被泛民否决而告终。这是个坏事,但同时也是个好事。政改牵扯了中央、港府、香港各界太多太多的精力,现在尘埃落定,泛民也没有 理由在上街了,按照记者采访建制派议员的说法:再重启政改已无可能,政改这事就算翻篇了,未来将集中精力在经济问题和民生问题上。 
何谓集中精力在经济问题和民生问题上? 中央会做些什么? 
今年的7月1号就是香港的18岁生日,香港的主权回归已久,而资本市场的定价权迟迟未归,在这个18岁的成人礼上,祖国又会给他送上一份怎样的成人礼呢?成人礼意味着独立,自强,责任。一直被外资把控的香港资本市场,在经过成人礼的洗礼之后,又是否真的会变的独立自强呢? 
7月1日基金互认就将率先开通,这是第一份礼物。随后而来的深港通则是第二份,之后还有qdii进一步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国家都在为资金南下铺桥建路,7月1日以后这些基建就渐渐完善,该是扬帆起航的时候了! 
以前这些利好都是预期,而如今这些预期真的要一个个准备落地了!在一个靠故事靠概念支撑的市场,利好兑现可能意味着出货的良机。而在一个低估的市场,任何的利好兑现都将是估值修复的绝佳催化剂! 
其次是希腊。
腊欠了一屁股债,经常被债主撵得鸡飞狗跳,同时也会蝴蝶翅膀,惹得万里之外的香港无辜遭受池鱼之殃。但好在这事在6月30日会是最后日期,希腊是赖账,是还账,是脱欧,是留下,都有确定说法了。 
最后,是A股的强势不再,进入hard模式。
为什么这个尘埃落定很重要?原因很简单,A股如果始终像疯牛,无脑买入就能赚钱,一海之隔的港股想争夺资金基本是痴人说梦。 
毫 无疑问,A股已经切换,无脑买入就能赚钱的时间段确定过去了。既然无脑买入不再能赚钱,那当然需要考虑性价比了。谁的性价比最好?当然是一衣带水的亲戚: 港股!要知道港股绝大部分有价值的上市公司,全都是中国的企业。这些公司A股的研究员全部可以覆盖,不仅可以覆盖,还能研究的远远远远远远比那些外资深 入! 
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有更便宜的价格,到时候国内的公募私募或者个人投资大鳄,没理由不喜欢这些股票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里面有些东西不方便说的太直白,但是聪明如你,必须懂的! 
很多人都说A股如果不好,港股也难以独善其身,其实那是万恶的旧社会的事。爱玩游戏的人都知道游戏容易上瘾,一款游戏不玩了,并不会停止玩游戏,而是选择另外一款好玩的游戏来替代。在这个市场里面,没有任何一个游戏比股市更加有趣刺激了。真正股市里面的大玩家,在A股开启hard模式以后,是不会轻易放弃玩耍这个游戏的,那么选择easy模式的港股就顺理成章了。 
Come with me if you want to live
再剧透一个消息:7月1号“终结者5”将在美上映,这会不会恰巧是一个市场无脑行情的终结,而代表了另一个市场的新生呢? 
港 股素有“五穷六绝七翻身”的魔咒。7月1日之后各种利好袭来的同时,港股也算是利空出尽,否极泰来了。上半年港股游戏明显是“hard”模式,在经历了占 中,政改,希腊危机等各种困难之后,顺利通关。既然hard模式都挺过来了,接下去的easy模式就更不在话下了。目前就是黎明前的黑暗,7月1号之后, 我们一同来见证港股的成人礼! 
最后用电影终结者的原话做本文的终结:come with me if you want to live!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会员个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