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变局:金融去杠杆新阶段的银行业走向

作者: 罗工书文章来源:《中国货币市场》金融防风险、去杠杆进入新阶段,未来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行业将出现深刻变化。一、金融去杠杆进入新阶段金融去杠杆的第一阶段是2016年三季度至2017年三季度。2016年8月后央行在货币投放上锁短放长,

作者: 罗工书

文章来源:《中国货币市场》

金融防风险、去杠杆进入新阶段,未来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行业将出现深刻变化。

一、金融去杠杆进入新阶段

金融去杠杆的第一阶段是2016年三季度至2017年三季度。2016年8月后央行在货币投放上锁短放长,2017年上半年两次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银监会发布系列监管文件并启动“三三四十”检查。至2017年8月底银行业检查基本结束,金融去杠杆告一段落。

第二阶段从十九大闭幕后开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一行三会发布资管新规、流动性管理新规、银信业务和委托贷款新规等,并于1月中旬启动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标志着金融去杠杆进入新的阶段。

往后看,金融去杠杆从全面清查阶段进入实质性整顿阶段,去杠杆重点从金融业杠杆链条的上游转向上下游并重。在这一阶段,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中性偏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能继续温和上调,流动性投放总体保持稳定,定向降准等政策将继续落实;另一方面,宏观审慎监管将进一步收紧,一系列监管补短板文件陆续发布,银行业和大资管行业进入整顿阶段。

总体看,2018年将是金融去杠杆第二阶段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银行业和非银金融经营状况和产品业态都将受到较大影响。

二、金融去杠杆对银行业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银行业去杠杆首先是通过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控制银行体系总资产增速。从微观角度看,针对银行业加杠杆链条的同业端,一方面在MPA考核中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管理,另一方面通过流动性新规等监管文件约束同业负债增长;在加杠杆链条的理财、表外端,一行三会颁布的资管新规以及银信业务、委托贷款业务新规将起到严格的约束作用。

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到目前为止银行业去杠杆取得较大进展。

(一)银行资产增速大幅下降

2016年开启的MPA考核对约束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扩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7年央行进一步将表外理财纳入资产负债项下的广义信贷进行考核。MPA考核可以从总量上控制信贷增速,并从结构上抑制通过资产腾挪规避信贷监管的做法。

MPA考核实施后,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面临资本补充压力,并通过降低表内外资产增速和清理同业负债进行弥补。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从2016年年末的15.7%大幅下降至2018年3月的7.3%。其中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资产增速分别下降4.8、13.3、14.3、8.8个百分点,表明股份行和城商行降杠杆力度相对更大。

在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后,往后看MPA考核对银行资产规模增速的影响已趋于缓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自2017年下半年回升0.5个百分点至13.3%,表明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已见成效。预计2018年后期金融去杠杆将取得更大成果,货币增速或在基数效应下稳中略升,银行资产增速也将同步小幅回升。

(二)同业业务扩张受限

2017年8月,央行宣布自2018年一季度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MPA考核。此外,2018年1月初央行重新设定了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年度发行额度备案要求,规定2018年各家银行同业存单备案额度为2017年9月末总负债的1/3减去同业负债后的余额,商业银行可发行额度将总体面临大幅下降。

2017年以来,在同业存单将纳入同业负债考核的预期下,大部分银行已对同业业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2017年年末大、中、小型银行同业负债占全部负债之比分别为6.4%、20.6%、16.3%,中型银行尤其是股份行和城商行明显高于大型银行,但均未超过监管红线。对于纳入同业存单的同业负债占总负债之比,在19家资产规模超5000亿元的上市银行中仅4家超过33%红线,预计经过后续调整后多数银行能降至红线以下,总体看2018年同业负债MPA考核对银行业压力不大。

2017年12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鼓励银行回归存贷款业务,加大中长期稳定负债占比。2018年1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同业客户风险暴露的要求同样限制了银行同业负债的依赖度。

上述监管规定将进一步抑制通过同业业务加杠杆的行为。往后看,银行存款业务竞争将明显加大,而同业业务将回归流动性管理的本源。在监管新规引导下,2018年后期同存发行量或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在此期间部分同业负债高企的股份行、城商行或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三)表外业务进一步受限

2017年12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既限制了银行通过信托开展表外业务,也规范了信托资金的投向。截至2017年年末,银信业务规模达6.2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规模的23.5%,预计未来二至三年内该业务将大幅收缩。

2018年1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其中,对委托人和受托人角色的界定事实上封堵了通道业务;对资金来源的规定限制了资管产品通过委托贷款投资非标的渠道;对资金投向的规定与银信新规类似,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

综上所述,监管层通过银信新规和委托贷款新规等规定对银行通道业务进行了封堵,往后看影子银行业务将得到进一步遏制,非标投资将继续向银行表内转移,部分不符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的领域融资将受到限制。

(四)理财业务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2018年4月末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主要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内保本理财逐渐退出,表外理财向净值型转化。二是对非标的限制将降低非标投资比例和理财产品总体收益率。三是资管产品风险准备金要求将降低理财管理费收入。

总体看,由于理财收入占银行营业收入比例较小,新老划断的过渡期设置也能降低冲击,除少数非标投资占比较高的银行外整体影响不大。但往后看,银行理财产品业务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理财规模大幅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具有较强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银行将获得竞争优势。

三、2018年银行业经营状况展望

(一)银行净息差小幅提升

2014年以来,银行净息差呈总体下降态势,但2017年转为小幅回升。2017年年末全部商业银行净息差为2.1%,比二季度回升0.05个百分点。不同类型银行表现仍然分化,其中大型银行、股份行、农商行有所提升,城商行则略有下降,大型银行净息差明显更高。

从负债端看,2018年银行负债压力仍将持续存在,但下半年可能边际下降。2018年二季度以后随着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存单偿还量将逐渐下降,发行利率将有所降低。同时随着理财产品逐渐转型,理财利率也将有所下降。但另一方面,对于存款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存款利率将有所提升,负债端压力不会明显降低。

从资产端看,贷款利率预计将小幅上升。从信贷供需看,2018年投资增速可能总体有所放缓,但制造业投资在全球经济整体向好、结构升级的拉动下或将有所上升,企业融资需求仍较为稳健。另一方面,在经济稳中趋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央行上调信贷基准利率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贷款利率提升的空间也不大。

总体看,2018年银行净息差预计将有所提升,但幅度有限。融资成本较低的国有大行和农商行以及零售业务占比较大的银行在息差收入方面将具有优势。前期部分同业负债高企的股份行、城商行融资成本仍将较高,不排除净息差小幅走低的可能。

(二)银行不良贷款率稳中趋降

201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企稳复苏、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总体稳中略降,2016年年末以来一直稳定在1.74%的水平,关注类贷款比率则连续小幅下降。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分化较大,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股份行和城商行基本持平,农商行则较大幅度上升。

往后看,由于经济韧性仍然较强、十九大政策指引下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提高、2017年三季度后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止跌回升等因素,2018年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势头有望放缓,不良率或延续稳中有降态势。

但同时,不同类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预计仍将保持分化,国有银行和大部分城商行、股份行将较为稳定,前期潜在不良贷款显现的情况下农商行不良率或可能继续升高。

(三)不同类型银行经营策略分化

在金融去杠杆深入推进的情况下,不同类型银行在传统存贷款业务方面竞争力不同,在同业、表外等业务方面面临不同的收缩压力,长期积累的产品和服务能力、金融科技储备也各不相同,因而未来的业务发展模式和利润增长也将有不同的表现。

往后看,部分大型国有银行将更加专注于存贷款业务,利用和扩大其长期积累的规模优势,使自身利润保持稳健增长;一些新锐股份制银行将发挥自身的服务和技术优势,大力推行轻资本模式,致力于零售银行业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处理客户信息,发展线上和远程服务模式,在消费贷款、信用卡等领域获得竞争优势;一些区域性的城市或农村商业银行或将重心下沉到基层,更加依靠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与地方政府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并在支持本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获益。

另一方面,部分同业和表外业务依赖度高,既不具有规模优势、又难以迅速提高服务和技术能力的银行经营业绩将面临较大的考验。

四、结论

总之,当前金融去杠杆进入新的阶段,2018年将是去杠杆压力释放的关键时期。前期在货币收缩和MPA考核共同作用下银行资产增速大幅下降,预计2018年或稳中略升,银行同业业务将会受限,表外业务出现收缩,后期银行将更多回归传统存贷款业务,负债能力重要性凸显。

从经营状况看,预计2018年银行净息差总体稳中略升,但部分负债成本高的股份行和城商行仍将承压;不良贷款率总体稳中略降,部分农商行则仍可能维持高位;总体看2018年银行业经营状况仍然稳健,其中政策风险小、负债成本低的国有大行和部分零售业务发展良好、产品技术含量更高的股份制银行将更为有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