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火炬电子(603678):新材料业务航空需求或将打开 元器件业务静待恢复拐点

05-09 00:01 30

机构:天风证券
研究员:王泽宇/潘暕

  事件:公司发布23 年年报,实现营收35.04 亿元,同比-1.55%,主要系23 年元器件行业客户需求尚处于缓慢恢复阶段所致;实现归母净利润3.18 亿元,同比-60.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0 亿元,同比-59.80%,主要系公司为提高客户粘度调整部分产品价格。24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52 亿元,同比+1.57%,实现归母净利润0.74 亿元,同比-41.22%。我们认为,公司24 年Q1 营业收入仍然短期承压,但公司有望在未来出现需求拐点。
  核心业务承压导致盈利能力下滑,景气度修复&新业务成长提供可观弹性2023 年期间费用率达18.15% ,同比+3.46pcts,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10%/7.85%/1.06%/4.14%,同比分别+0.53/+1.67/+0.13/+1.13pcts。研发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大幅增加主要系薪酬及折旧摊销增加和对研发投入增大引起。我们认为,下游客户需求尚未恢复但成本端费用持续提升带来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伴随后续现有业务需求向暖及新业务快速爬坡,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望得到有效控制。
  陶瓷材料在新一代装备中应用空间广阔
  公司新材料由立亚系公司实施,其中立亚新材主营产品为CASAS-300 高性能特种陶瓷材料系列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核工业等领域的热端结构部件;立亚化学主要产品包括固态聚碳硅烷、液态聚碳硅烷等系列,一方面能作为高性能特种陶瓷材料的先驱体,另一方面,亦可作为基体制造陶瓷基复合材料。2023 年公司新材料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 亿元,同比增长58.51%,实现了稳定高速增长。先驱体转化法是制备细直径(<15μm)SiC 纤维的主要方法,而到目前为止PCS 仍是最成功和最具代表性的SiC 纤维先驱体。SiC 纤维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领域,系我国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必备关键材料之一。我们认为特种陶瓷材料是继碳纤维复合材料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多功能陶瓷新材料,是我国新一代武器装备基础支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有望充分受益陶瓷材料在新一代装备中加速渗透,新材料业务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自产元器件业务受下游影响短期承压,多品类布局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自产元器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1.24 亿元,同比-23.83%,公司持续进行客户结构及产品结构调整,完善产品推广策略,强化管理、人工、成本控制措施;其中火炬电子成熟产品包括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引线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多芯组陶瓷电容器、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钽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等多系列产品;天极科技从事微波无源元器件及薄膜集成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形成微波芯片电容器、薄膜电路、薄膜无源集成器件、微波介质频率器件四类产品;福建毫米以电阻器为核心产品,开发应用频段较广的各类电阻及衍生产品;厦门芯一代聚焦于MOSFET、IGBT、模拟IC 和第三代功率器件等半导体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我们认为,公司持续聚焦元器件主业,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组合,下游应用涵盖航空、航天、船舶及通讯、电力、轨道交通、新能源、军用雷达、电子对抗、精确制导、卫星通信等多领域,多品类业务有望打开自产元器件业务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2023 年年报公布后,公司整体基数下调,但随着新一代装备中陶瓷材料的加速渗透,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具备广阔市场空间,新材料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公司布局多品类元器件,公司元器件业务有望实现逐步修复。因此我们针对2023 年预期进行调整,远期保持乐观。预计公司在 2024-2025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由4.91/7.22 亿元调整至3.85/5.51 亿元,2026 年的归母净利润为7.19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9.79/20.80/15.9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创新及新产品验证定型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部分原材料的断供风险,经营性现金流风险,受军工行业政策变化影响较大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