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数早盘低开高走集体翻红,截至午盘,沪指涨0.24%,深成指涨0.56%,创业板指涨0.61%,北证50指数涨6.88%。全市场半日成交额11217亿元,较上日放量786亿元。全市场超2600只个股上涨。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近日美国广泛加征“对等关税”,且幅度超预期;随后中国/欧盟/加拿大等不同程度加征对美关税反制。全球贸易关税风暴增加集运出口需求与航空飞机航材进口税负担忧,未来实际影响仍需关注关税政策变化与行业应对。建议两条投资主线:1)油价下跌期权:重申航空与油运具有油价下跌期权。2)内需为主:关注内需主题股息确定的高速公路。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半导体板块反弹,芯动联科
$芯动联科(SH688582)$ 、华岭股份
$华岭股份(BJ430139)$ 涨超10%,寒武纪
$寒武纪(SH688256)$ 涨超5%,圣邦股份
$圣邦股份(SZ300661)$ 、龙芯中科
$龙芯中科(SH688047)$ 、紫光国微
$紫光国微(SZ002049)$ 、北方华创
$北方华创(SZ002371)$ 、华海清科
$华海清科(SH688120)$ 、芯原股份
$芯原股份(SH688521)$ 、沪硅产业
$沪硅产业(SH688126)$ 等跟涨。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头部厂商持续高歌猛进,各类新公司、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正在逐渐补齐。国产替代并购整合有望加速。同时也关注到,国内市场参与者增多,各家厂商加速平台化布局,行业逐渐进入“战国时代”,未来并购整合是大势所趋。
军工股持续走高,中兵红箭
$中兵红箭(SZ000519)$ 、新余国科
$新余国科(SZ300722)$ 、北方长龙、
$北方长龙(SZ301357)$ 长城军工
$长城军工(SH601606)$ 、中船应急
$中船应急(SZ300527)$ 、晨曦航空
$晨曦航空(SZ300581)$ 、七一二
$七一二(SH603712)$ 等十余股涨停。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当前军工板块处于估值历史中位,及业绩增速、资金配置双重底部区间,四季度国内外催化因素或将持续出现,为板块上涨注入新动力,新域新质领域催化不断,建议积极把握结构性反弹机会,静待下一轮周期到来。
农业股持续活跃,新赛股份
$新赛股份(SH600540)$ 、金河生物
$金河生物(SZ002688)$ 、万向德农
$万向德农(SH600371)$ 涨停,秋乐种业
$秋乐种业(BJ831087)$ 、北大荒
$北大荒(SH600598)$ 、丰乐种业
$丰乐种业(SZ000713)$ 等冲高。
德邦证券表示,随着海外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粮食与食品进口的量价稳定性可能会持续受到冲击,围绕粮食、食品安全、生物育种的投资机遇正逐步展开。种业自主可控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关注种业板块的机遇,尤其是具备优质转基因育种的龙头种业公司。
下跌方面,受特朗普最新医药关税政策影响,医药股跌幅居前,润都股份
$润都股份(SZ002923)$ 、哈三联
$哈三联(SZ002900)$ 跌停,翰宇药业跌超10%。另外电力股领跌,立新能源
$立新能源(SZ001258)$ 跌停。
盘面上,军工装备、种植业、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CRO概念、化学制药、旅游及酒店板块跌幅居前。
【展望后市】兴业证券:中国资产重估远未结束,科技浪潮是胜负手,关注科技和新消费
兴业证券指出,这次全球股市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战,就像遭遇夏季的雷暴天气,很猛烈,打着雷很难受,但不持续,是纸老虎。它是一个系统性风险,但最终还是要看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对原有经贸秩序的影响。科技浪潮能持续是今年下半年港股A股继续创新高、明年继续创新高的胜负手。中期来说,我们坚定看多中国资产。因为中国资产重估远没有结束,特别是科技和新消费的重估才刚刚开始。
【大行报告精选】邮证券:原奶周期企稳可期 关注大型龙头牧场
中邮证券发布研报称,2008年以来,国内原奶周期可划分为2008-2018年年中、2018年下半年-至今两轮;本轮周期至今已下降超40个月,奶价较阶段高点跌近30%。2023年行业开始产能调整,2025年进入加速阶段。行业周期企稳可期,关注大型龙头牧场。奶牛养殖行业规模化水平、集中度均较高,且集团牧场具有天然优势。
中邮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奶牛养殖具有周期性,本轮奶价下降已超3年
奶牛养殖周期一般是5-6年,由于生产的惯性和盲从性,原奶价格也呈周期性波动。2008年以来,国内原奶周期可划分为2008-2018年年中、2018年下半年-至今两轮。本轮周期中,国内主产区生鲜乳均价自2021年9月步入下行通道,至今已下降超40个月,奶价较阶段高点跌近30%。
扩群和单产提升导致原奶供应过剩
疫情带来的脉冲式需求过后,22年后我国奶类消费开始疲软下滑。但2019-2023年牧场建设热潮的产能仍在持续释放,2019年到2023年,我国奶牛存栏增加了177万头,增幅达37.6%,奶牛平均单产从7.8吨增长到9.4吨,牛奶产量从3201万吨增长到4197万吨,年均复合增速7%。
2023年行业开始产能调整,2025年进入加速阶段
2023年行业开始进入亏损周期,但在2024年上半年之前进行产能淘汰的主要是社会牧场,大型牧场产能减少在24年下半年才开始展现。全国奶牛存栏自24年3月开始下降,截至25年2月,奶牛存栏为611.4万头,累计减少约5.8%,距离该行测算的590万头左右的供需平衡点仍有差距。25年奶价进一步下降、三季度面临青储压力以及社会牧场困境加剧,25年上半年行业产能将继续去化,或有望于25年三季度达供需紧平衡。
风险提示:发生疫情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