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格隆汇社区大V格隆汇社区大V
IP属地: 河北 con

关注达摩财经,关注资本市场人与事。

408 动态 1,127 文章 2,354 粉丝 1 关注

  • 动态
  • 文章
  • 组合
  • 关注
  • 粉丝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昨天 22:54 · 格隆汇社区大V

“白衣骑士”欲集体跑路,昔日海航系险企再度飘摇

出品|达摩财经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一则招商项目显示,某人寿保险公司计划将65%的股权进行公开转让。本次项目的招商主体为四家公司,采取集中方式进行招商,挂牌起止日期为2024年4月12日至2024年5月24日,如果没有征集到意向合作方,将按照5个工作日为一个周期延期,直至征集到意向合作方为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招商项目中,标的公司名称、招商主体公司名称、参考价格等关键信息悉数被隐匿。 毫无疑问,对于这家寿险公司来说,关键信息被隐去可以极大的降低此次挂牌转让对公司产生的负面影响。但通过项目中标的企业概况以及业务概况等多种迹象不难发现,此次挂牌交易的标的公司直指鼎诚人寿。 项目概况与鼎诚人寿官网对比图 鼎诚人寿长久以来一直饱受业绩亏损的困扰,自2009年成立至今,鼎诚人寿无一财年实现盈利,合计亏损约17.5亿元。本次高达65%的股权转让,更是足以引发鼎诚人寿控制权、管理层人员、管理机制以及公司战略的变更,不禁让人对这家寿险公司的未来感到担忧。 昔日“白衣骑士”集体清盘 鼎诚人寿是一家全国性合资寿险公司,公司前身为2009年3月成立的新光海航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初由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出资50%组建,总部设在北京。 苦于公司一直未能实现盈利,新光海航人寿偿付能力跌至负数,原保监会对其采取行政监管措施,要求从2015年11月起暂停增设分支机构、停止开展新业务并尽快落实增资。 2018年,由于深陷债务危机,海航集团退出新光海航人寿股东行列。新光海航人寿借机变更注册资本,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至12.5亿元,引入柏霖资产(现更名为为顺正新)、香江金融、国展投资、乐安居、上海冠浦5家地产系“白衣骑士”成为新股东。 增资完成后,新光人寿持有新光海航人寿25%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顺正新和香江金融各自持有20%股权,国展投资、乐安居、上海冠浦则分别持有14%、11%、10%,该股权比例直至今日也一直未发生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为顺正新、香江金融、国展投资、乐安居四家公司均为“深圳系”,四名股东合计持股65%,与本次挂牌出让股权总数恰好相符。 2019年6月,新光海航人寿正式更名为鼎诚人寿,开启了复业工作。不过鼎诚人寿开业15年以来,仍仅拥有北京、海南、陕西、江苏4家分支机构,展业范围相当有限。 自鼎诚人寿复业至今的五年以来,包括第一大股东新光人寿在内,鼎诚人寿多位股东都萌生了撤股退出的想法,最后却都不了了之。 2021年7月7日,鼎诚人寿发布公告称,新光人寿将其所持有的鼎诚人寿25%股权全部转让至红豆集团,转让成功后,新光人寿将退出鼎诚人寿股东名单,红豆集团将成为新的第一大股东。 同月底,鼎诚人寿还发布公告表示,股东香江金控计划将其所持有的20%股权全部转让至江苏永钢集团,实现股权的全面剥离。此外,公司决定以每股1元的价格扩大增加注册资本金25亿元。 但是,无论是股权变更还是增资方案,直至今日也未能执行。 业绩压顶,谁来接盘?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保险业面临着多重挑战,影响了股东的回报水平和预期。因此,有不少保险公司的股东都萌生退意,选择退出保险行业。但是,对于鼎诚人寿来说,长期低迷的业绩表现,更加大了买家接盘的难度。 鼎诚人寿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未能实现盈利。2009年至2018年,鼎诚人寿的净利润分别为-0.41亿元、-0.49亿元、-0.72亿元、-0.9亿元、-0.86亿元、-1.08亿元、-0.82亿元、-0.99亿元、-0.87亿元、-0.79亿元,合计亏损高达近8亿元。 自2015年起,鼎诚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跌为负数,降至-179.71%。也使得原保监会对其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 2019年1月,鼎诚人寿增资完成,公司董事会聘请了中国保险行业的老将、原新华保险掌舵人万峰当选公司董事、临时负责人,试图扭转常年经营不善的现象。在万峰执掌下的2019年,鼎诚人寿亏损增加至1.1亿元,转型效果在短期内尚未显现。 2020年8月31日,万峰向鼎诚人寿提出申请退休,并且向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职务。有报道表示,万峰的离开或与鼎诚人寿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有关。2020年9月,李建成为公司新一任董事长。 在鼎诚人寿复业之后,业务也确实出现过起色。过往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3年,鼎诚人寿保费收入逐年递增,分别实现0.88亿元、1.85亿元、15.73亿元、21.32亿元和28.67亿元。 但是公司在净利润的表现上依旧乏力,2019年至2023年,鼎诚人寿分别亏损1.1亿元、1.62亿元、2.65亿元、2.55亿元和1.66亿元,5年再增加亏损约9.58亿元。 鼎诚人寿净资产的下滑无疑也增添了股权转让的难度,截至2023年末,公司净资产仅有3159.34万元。在偿付能力方面,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95.77%、135%,据机构预测,2024年一季度末二者将分别下滑至85.6%、127.31%。 在2024年工作部署会议中,鼎诚人寿董事长李建成曾坦言,公司还处在一个比较艰苦的爬坡时期。结合现阶段状况来看,无论鼎诚人寿的股权能否转让,庞大的资金需求仍是未来鼎诚人寿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前天 22:58 · 格隆汇社区大V

医美江湖生变!山西女富豪逼宫“玻尿酸女王”

出品|达摩财经 4月15日,锦波生物(832982.BJ)发布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1-3月业绩大幅上升,归母净利润为8500万元至1.0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7.65%至144.16%。 锦波生物如此强劲的业绩表现再度让业内哗然,一时之间,重组胶原蛋白将接棒玻尿酸“神话”的声音不绝于耳。 胶原蛋白和玻尿酸一直是医美领域拿来对比的关注度最高的产品。2019年,华熙生物顶着“玻尿酸第一股”的光环登陆A股,短短两年时间,华熙生物的股价一路飙升至313元/股,总市值高达1500亿元,风头无两。 但是,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对于玻尿酸类产品的热情似乎有所减退,华熙生物等一众玻尿酸企业的业绩及毛利率开始下滑。 随着“颜值经济”的不断发展,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不断增值。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测,到2026年,基于胶原蛋白的皮肤专业护理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超过透明质酸,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2.6%。 面对如此广袤的未来市场,不少昔日医美玩家也在加紧布局,江苏吴中、丸美股份、巨子生物以及爱美客等纷纷加入胶原蛋白市场的争夺,医美江湖的地位亦或将就此改写。 昔日玻尿酸第一股优势渐失 凭借爱美女性的超强消费力,玻尿酸成为前几年最热门的医美项目之一,在生产玻尿酸的企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当属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以玻尿酸原料起家,定位为一家赋能整个生物活性材料行业的技术公司,专注B端市场。坐拥全球约40%的玻尿酸原料的华熙生物,2019年11月成功登陆科创板,董事长赵燕被业内称为“玻尿酸女王”。 华熙生物上市后,开始逐渐从玻尿酸原料生产转型向C端销售功能性护肤品,旗下拥有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四大功能性护肤品品牌。2019年至2021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业务营收分别为6.34亿元、13.46亿元和33.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112%、147%,连续三年营收增速超过100%。 华熙生物作为玻尿酸原料商亲自下场做产品,自然有一定的先天成本优势,依托自身的条件向玻尿酸类产品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在华熙生物的产品线上,从79元一箱的水肌泉瓶装水到1167元的夸迪次抛精华产品,无一不和玻尿酸深度绑定。 恰恰也正是因为这种深度绑定,使得华熙生物对玻尿酸产生极大依赖,当消费者对玻尿酸不再买单后,依托于玻尿酸的产品线业绩也随之崩塌。 公开资料显示,近十年间,玻尿酸原料一直在降价,平均每年降幅在5%左右,产能已经开始过剩,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玻尿酸市场,行业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在玻尿酸红利衰退后,华熙生物交出了上市以来最差成绩单。 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60.81亿元,同比下降4.37%;归母净利润5.87亿元,同比下降39.5%。 事实上,在2023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就已经出现疲软迹象。2023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其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19.66亿元,同比下降7.56%;毛利率74.49%,相比上年同期下降4.25个百分点。 其中,润百颜实现营收6.32亿元,同比下滑2.04%;夸迪实现营收5.43亿元,同比下滑10.1%;米蓓尔实现营收2.17亿元,同比下滑16.81%;BM肌活营收3.41亿元,同比下滑29.62%。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下降最多,但仍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3.92%,依然是华熙生物最为核心的业务。 华熙生物在玻尿酸上的失利也反映到了二级市场中,截至4月17日,华熙生物的股价为54.49元/股,总市值为262.47亿元,比起2021年高位时市值已蒸发超过千亿。 同时,“玻尿酸女王”赵燕的身家也急剧缩水。资料显示,赵燕间接持有华熙生物2.835亿股股份,华熙生物最高点时,赵燕个人持有公司的股份市值达到888.7亿元。时至今日,赵燕的持股市值已缩水至154.5亿元。 医美新贵趁势抢滩 相比于华熙生物在玻尿酸上的失意,处于胶原蛋白赛道的锦波生物却表现的格外强劲。 锦波生物成立于2008年,创始人是曾在山西医科大学任教的杨霞。公司主营业务为以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为核心的各类医疗器械、功能性护肤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023年7月,锦波生物成为北交所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由于其49元/股的高发行价、上市首日股价和涨幅,被市场称为“北交所最贵新股”。 3月20日,锦波生物发布了上市以来的年报首秀。财报显示,2023年锦波生物实现营业收入7.80亿元,同比上涨99.96%;实现净利润3.00亿元,同比上涨174.60%。 按照产品类型划分来看,锦波生物2023年医疗器械营业收入为6.79亿元,上升122.66%;功能性护肤品营业收入为7593万元,同比增加12%;原料及其他营业收入为2418万元,增长42.89%。 锦波生物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增长,主要来自单一材料医疗器械产品销量的增加,该类产品2023年实现营收5.65亿元,同比增长254.65%。其中,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薇旖美)是锦波生物的王牌产品。 锦波生物在业绩会上表示,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2023年销售超过57万瓶,薇旖美销售团队135人,覆盖终端医疗机构约2000家。 锦波生物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也可圈可点,截至4月17日,锦波生物股价为210.3元/股,对比其去年7月的发行价已有了近330%的涨幅。 杨霞的身家也凭借锦波生物的股价水涨船高。3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杨霞以85亿人民币的财富首次入榜,位列榜单第2750位。 锦波生物的“独特”能持续多久?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38亿元。庞大的市场也意味着将吸引更多的玩家进入,胶原蛋白市场也或许就是下一个医美企业必争之地。 事实上,在锦波生物上市之前,资本市场就有了胶原蛋白的身影。2022年11月,巨子生物于港交所上市,成为“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 但比较之下两者有些许不同,巨子生物大部分营收来自功能性护肤品“可复美”和“可丽金”,而锦波生物营收占比最大的是医用器械。在胶原蛋白类别上二者也有区别,巨子生物主要为重组类人胶原蛋白,而锦波生物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 值得一提的是,锦波生物是目前唯一拥有注射级别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医用材料的企业,也就是其获批上市的III类医疗器械,在市场上暂时不存在完全一致的竞品。这样的“唯一性”也为锦波生物业绩飙升奠定了基础。 虽然锦波生物目前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有着一定的独特性,但是其研发投入占比却不见提升,也不禁让人对未来能否保持住独特性优势担忧。 2020年至2023年,锦波生物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9.49%、15.35%、13.83%、13.28%,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随着后面营收的增长,其研发投入占比恐怕会进一步下降。 相比之下,巨子生物目前虽暂未取得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但已在密集筹备之中。 巨子生物表示,公司在重组胶原蛋白针剂领域共储备了4款产品:重组胶原蛋白液体制剂(水光)、重组胶原蛋白固体制剂(改善鱼尾纹)、重组胶原蛋白凝胶(针对中重度颈纹)、交联重组胶原蛋白凝胶(针对中重度法令纹)。前两款产品预计在今年二季度获批;后两款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获批。 另外,华熙生物也同样瞄准了胶原蛋白赛道。早在2022年,华熙生物便以2.33亿元收购深耕胶原蛋白市场多年的益而康生物51%股权。 去年9月,华熙生物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公司目前有七八种在研胶原蛋白,已经实现大分子的重组胶原蛋白制备,并于8月份完成了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原料产品的上市,该产品具有修复、促伤口愈合及胶原再生等功效。下一步将会稳步推进自产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原料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截至目前,锦波生物的“薇旖美”依然是唯一一款III类器械产品。但不可忽视的是,竞争对手巨子生物、江山聚源、创健医疗都在进行III类医疗器械的申请,明年竞品方面可能会有新的三类器械注射类产品获批,医美企业的争夺也将进入下半场。 $锦波生物(BJ832982)$  $华熙生物(SH688363)$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4-16 23:09 · 格隆汇社区大V

兴业银行“掉队”,发生了什么?

出品|达摩财经 兴业银行“掉队”了。 近日,兴业银行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兴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08.31亿元,同比下降5.19%;实现归母净利润771.16亿元,同比下降15.61%。截至2023年末,兴业银行总资产101583.26亿元。 从规模上看,兴业银行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从经营层面上看,兴业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双双下滑,也让投资者对兴业银行的价值不得不重新审视一番。 从已发布财报的股份行中对比来看,大多数银行在2023年的表现都是增利不增收,与兴业银行同样实现同比双降的仅有光大银行和浦发银行。浦发银行至今仍未公布2023年正式财报,目前在已公布财报的股份行中,兴业银行以-15.61%的净利润增长处于垫底位置。 兴业银行的业绩表现也反映到了其股价中。2024年以来,A股42只上市银行股中仅有4只股票未实现上涨,兴业银行就是其中之一。截至4月16日,兴业银行股价为15.93元/股,自年初至今累计下跌1.73%,涨跌幅在42只银行股中排名倒数第三位。 上市后首次净利润下滑 2017年,兴业银行曾以-10.89%的营收增长率出现了罕见的营收回退。不曾想,在时隔六年后,兴业银行再一次出现了营收负增长的局面。 从收入组成上看,2023年,兴业银行利息净收入为1465.03亿元,比2022年增加12.3亿元,同比增长0.85%。在息差下行的环境下,兴业银行通过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稳定息差,并通过以量补价,来保持利息净收入稳定。2023年,兴业银行生息资产余额86881.73亿元,同比增长9.94%。 拉长时间来看,兴业银行近三年利息净收入年复合增速仅有0.69%,不论是三年期还是与基期相比,均大幅低于生息资产同期增速,显示出兴业银行规模增长不经济,即资产转化为经济收入效益不佳。 与利息净收入相比,非利息净收入的收缩成了兴业银行营业收入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财报显示,兴业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由2022年的771.01亿元下滑至2023年的643.28亿元,降幅为16.5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滑最为严重,由450.41亿元降至277.55亿元,同比下降38.38%。兴业银行在财报中解释称,是受理财老产品规模压降及资本市场波动影响,理财手续费收入减少所致。 事实上,在2022年,兴业银行的营收增速就已经出现放缓的态势,从2021年8.91%的营收增速下滑至0.51%,但依旧维持了利润的正增长。到了2023年,在银行息差不断下行的环境下,兴业银行已阻止不了净利润下行的局面。 比起营业收入的下降,兴业银行净利润的同比下跌则更加让人意外。自2007年上市以来,2023年是兴业银行唯一一次净利润出现下滑的年度。 兴业银行在财报中解释称,该行在报告期内加大了数字化建设、业务转型、品牌及客户基础建设等战略重点领域的费用投入,成本收入比有所上升。此外,其合理计提减值,加之营收下降的影响,最终导致净利润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在息差下行周期,提高计提减值损失在股份行中并不多见,大多数银行都通过减少计提减值损失来保证净利润提升,兴业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2023年,兴业银行信用减值损增加到了609.74亿,而2022年该数字则为485.92亿,相比之下多了近124亿。 计提了如此庞大规模的信用减值,给投资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贷款资产质量是否出了问题。 从不良率上看,兴业银行在2023年其实还得到了不错的控制,该行的不良贷款率由2022年的1.09%降至1.07%,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1.36%,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 但是,从不同类贷款迁徙率看,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均持续提高,尤其是关注类迁徙率大幅提升至40.33%,或将阻碍兴业银行不良率的进一步优化。 **风险“重灾区” 在银行业整体向轻型银行转型的浪潮下,兴业银行也置身其中。在2023年年报中,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也提及,将发展零售业务作为“当务之急”。但是通过深入观察发现,作为零售业务中占比较重的**业务已成了兴业银行风险暴露的“重灾区”。 **业务一直被视为银行高粘性客户群体开发引擎。2023年,兴业银行累计发卡量7139.55万张,较2022年末增长7.68%;新增发卡509万张,同比下降22.87%;报告期内累计实现交易金额2.32万亿元,同比下降16.23%。 这也意味着,兴业银行新增发卡数量和交易量均有所下滑。兴业银行称,其遵循“控不良、建体系、快转型”的总目标,从客户准入、存量风险管控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平衡。 **贷款的不良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兴业银行**业务的发展。随着兴业银行**贷款余额的迅速增长,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也持续攀升,由2017年的1.29%一路增至2021年的2.29%。截至2022年末,该行的**贷款余额为4527.72亿元,不良贷款率更是一度突破4%。 2023年,兴业银行**贷款余额为4016.33亿元,较2022年下降511.39亿元,逾期率6.75%,较上年末下降0.59个百分点。 虽然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22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降至3.93%。但通过对比已披露财报的股份行和国有六大行来看,兴业银行**不良率仍为榜首,排名第二的民生银行不良率则为2.98%。 此外,兴业银行**业务的投诉量也居高不下。从消费者投诉业务领域来看,2023年,兴业银行全年投诉总量达到356498件,其中,**业务投诉303,096件,占比85.02%,在已披露股份行和六大行中排名第一。从消费者投诉原因来看,主要包括因债务催收方式和手段引起的投诉191933件,占比53.84%。 大额罚单频现 在银行监管愈加严格的环境下,过高的客诉率也让兴业银行风险敞口频繁暴露。兴业银行在风控方面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结合最近的监管动态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龙年春节后第一天,2月18日,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因存贷挂钩、流动资金贷款挪用于股权投资等,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罚款合计210万元;同时,七名相关者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合计10万元。 对此,兴业银行称其已根据监管意见进行严格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对于行政处罚决定之行选择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坚定执行。 但就在北京分行处罚曝光不久后,兴业银行巴南支行再度因贷款问题被处罚。2月26日,兴业银行重庆巴南支行,又因贷款“三查”严重不尽职,被罚款40万元;两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罚款5万元。 不仅如此,兴业银行旗下理财公司和信托公司也因内控问题屡屡被曝光于众。 2023年12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罚单显示,兴业银行旗下兴银理财因理财产品之间进行利益输送、开放式公募理财产品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比例不达标等8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1240万元。该天价处罚甚至刷新了理财子公司的被罚纪录。 2023年11月,因旗下兴业信托的产品逾期,不少愤怒的投资者涌进兴业银行直播间进行刷屏维权,内容不乏“信托产品到期不还”“欺骗投资人”,直播间场面一度失控。 据了解,投资者的愤怒与兴业信托旗下的“筑地D015”信托计划有关。该信托计划于2021年4月发行,合同期限18个月,原定于2022年10月到期,但到期后产品收益未能如期兑付,使得兴业信托及其背后的兴业银行一度陷入舆论漩涡。 种种问题表明,兴业银行在风控方面仍需加强,特别是在风险识别和内部控制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相关机制和流程,以确保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 $兴业银行(SH601166)$ 
聚焦深度,谈行业!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4-12 11:59 · 格隆汇社区大V

背靠五粮液的宜宾商行IPO,酒企银行高薪酬惹关注

出品|达摩财经 近日,宜宾市商业银行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建银国际和工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2023年6月30日,宜宾市商业银行就曾向港交所递表,最后却以失效告一段落。如果本次能成功实现港股上市,这家资产规模不足千亿的银行将是继H股泸州银行、A股成都银行之后四川省第三家上市的城商行,也将成为港股市场最为“袖珍”的上市银行。 作为宜宾市最大的本土银行,宜宾市商业银行的股东背景与当地白酒产业联系紧密,其单一最大股东为白酒产业龙头企业五粮液集团。 事实上,像五粮液集团这样参股或控股银行的酒企不在少数。公开资料显示,茅台集团持有贵州银行12%股份,为该行第二大股东;泸州老窖是泸州银行和泸州农商行的第一大股东,分别持股约15.97%和12.26%;此外,舍得集团、汾酒集团、古井集团等均对不同城商行实现了参股或控股。 在银行业息差不断下行的大环境下,不少商业银行在2023年都透露出增长乏力的现象,相比之下,有酒企大股东依托的城商行虽在规模上不及大中型银行,业绩表现却表现反而更显优异。但是,在业绩向好之外,白酒+银行这种特色运营模式背后的一些问题也同样值得思考。 酒企银行的业绩表现 宜宾市商业银行成立于2006年12月,前身为2000年成立的宜宾市城市信用社,是宜宾市第一家政府控股的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 2014年至2016年,天风证券通过股份认购、股权转让等方式,合计获得宜宾市商业银行近1.75亿股股份,一度凭借14.57%的持股比例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在2020年及2021年,宜宾市商业银行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增资扩股,最终五粮液集团取代天风证券成为第一大股东。 截至招股书披露,五粮液集团持有宜宾市商业银行19.99%股份,仍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既然五粮液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为宜宾市商业银行提供了资金,作为回报,宜宾市商业银行也免不了为五粮液集团提供一定的业务回馈,近年来宜宾商行将自身定位于“服务白酒产业链的特色银行”。 宜宾市商业银行为此特意成立了五粮液支行和酒圣路支行,两者均致力于为宜宾优势白酒产业服务。该行同时向五粮液集团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以支持五粮液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 围绕白酒产业链,宜宾商行为上下游客户打造了多种特色贷款,包括“基酒抵押贷款”、“窖池抵押贷款”、“五粮贷”、“酒企高管信用贷”、“白酒互助信用贷”等,满足酒类生产企业、酒企粮食供应商等客户的不同贷款需求。 白酒产业公司贷款在宜宾商行的招股书中被重点提及。据悉,白酒企业能够通过动产质押、仓单质押、原酒抵押、窖池抵押获得融资。2022年12月,宜宾商行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及,自2016年来,该行累计为五粮液各级子公司提供授信超20亿元,为下游经销商提供授信近240亿元。 2020年至2022年,宜宾商业银行的核心财务数据均呈现稳健增长的状态。报告期内,该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74亿元、16.21亿元和18.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58%;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15亿元、3.28亿元和4.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12%。 2023年,宜宾市商业银行再次实现双增,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1.70亿元和4.77亿元,同比增长16.2%和10.4%。 但是,宜宾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与其他城商行仍有不小差距,截至2023年末,该行总资产为934.44亿元,也意味着宜宾银行或将成为港交所最“袖珍”的一家上市银行。 与宜宾市商业银行同样为酒企控股的泸州银行2023年也表现出色。2023年,泸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7.70亿元、9.94亿元,增速为22.25%、23.12%,增速同时高于20%,这在中小银行中极为少见。 在息差下行的行业环境下,之所以宜宾商业银行和泸州银行能有如此高光的业绩表现与其着力开展的地方对公业务关系极大。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泸州银行客户贷款总额930.39亿元,其中仅向泸州地区投放贷款达到610亿元,同比增长13%。 高管薪酬过高 银行员工收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外界争相关注的对象,作为宜宾商业银行和泸州银行这种酒企控股银行来说,虽然规模上不如大中型银行,但是由于员工人数体量也大幅低于大中型银行,在人均薪酬收入的表现上也毫不逊色。 宜宾市商业银行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该行的员工成本持续增长,从2021年的3.34亿元增长至3.96亿元。截至2023年末,该行员工共有1100人,按此计算,宜宾市商业银行的人均薪酬达到36万元。 与六大行的人均薪酬相比,宜宾市商业银行的人均薪酬远高出均值。2023年,交通银行的人均薪酬位列六大行中第一,为43.55万元。其余五大行的人均薪酬皆低于宜宾商业银行。 而泸州银行的人均薪酬则比宜宾商业银行还要高出不少。2023年,泸州银行人工成本支出为8.43亿元,比上年增加0.19亿元,增幅2.33%,人均薪酬达到59.1万元。 据券商中国统计,2023年,招商银行以超过61万元的人均薪酬稳居第一,中信银行紧随其后,接近60万元。由此可见,泸州银行人均薪酬59万元在银行业中已属于翘楚。 值得一提的是,泸州银行的人工成本包含了董事及监事薪酬(含津贴)。虽人工成本提高了,但员工待遇并未提高。2023年,泸州银行员工总数为1445人,比2022年增加了37人,人均薪酬较上一年降低了0.3%,相当于人均降薪2000元。 反观泸州银行董监高人员的2023年薪酬,合计达到725万元,比2022年增长了46万元,远高于2023年人工成本增长的部分。 其中,2023年泸州银行董事长游江薪酬178.1万元,较上一年年薪上涨了29.7万元;行长刘仕荣薪酬170.8万元,较上一年年薪上涨了12.5万元。对比六大行高管薪资来看,泸州银行高管薪资待遇仅次于建设银行。 酒企跨界的另一面 酒企大面积将资金投向于金融行业,其主要原因在于白酒行业有大量的现金储备,在雄厚的资金实力支撑下,白酒企业最容易实现的跨界。 截至2023年9月末,A股排名前六的白酒上市公司,其账面上的现金合计约3250亿元,高昂且闲置的现金让白酒企业进入投资圈具有“弹药充足”的优势。 而白酒入股银行产业,一方面这些大企业自身就是银行的大客户,另一方面,企业也可借助金融行业保障资金需求,更容易控制产业上下游。从宜宾商业银行的特色贷款业务也不难发现,白酒企业透过投资银行,或可更好对经销商提供贷款周转等。 但是,在跨界银行的同时,酒企也面临一定的风险。银行业务涉及到复杂的金融产品和市场操作,包括贷款、存款、投资等,这些业务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风险。如果酒企对银行业务不熟悉或者管理不当,可能会面临资金损失的风险。 另外,酒企和银行在业务模式、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效整合和协同是一个挑战。如果不能有效整合,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下降等问题。 不仅如此,除了金融业之外,不少酒企的跨界都屡屡为外界诟病。如五粮液集团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宜宾纸业业绩多年表现都不太理想,跨界造车也是“一波三折”;贵州茅台也曾因设立基金遭到超过20%参与投票的中小股东反对。 相比于酒企在各处大手笔的投资,如何保证有效的投资回报以及在未分配利润中保证投资与分红的平衡或许才是投资者更在意的问题。 Wind数据显示,截至各酒企最新报告期,白酒上市公司前六强企业合计未分配利润为3781.81亿元。其中贵州茅台为1729.83亿元,五粮液为871.84亿元,洋河股份为489.33亿元,山西汾酒为242.22亿元,泸州老窖为311.35亿元,古井贡酒为137.24亿元。
IPO前瞻,慧眼识商业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4-09 21:42 · 格隆汇社区大V

1149亿天价代理费拖累业绩,邮储银行的“问题”不止于此

出品|达摩财经 近日,邮储银行披露了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营收、净利润双双实现增长。其中,营业收入3425.07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864.24亿元,同比增长1.25%。截至2023年末,邮储银行总资产达到15.7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0%。 整体来看,邮储银行的业绩表现还算差强人意,但仍有些许不足。 尽管邮储银行的总营收有所增长,但增速相对较慢,当然其中原因与逐渐下行的净息差不无相关。但从分部来看,邮储银行由于贷款规模增长所带来的利息收入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已经出现被投资利息收入赶超的趋势。 另外,邮储银行净利润的增长也相对有限,这表明邮储银行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仍需努力。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成本控制,提高业务效率,以及加强风险管理,以实现更高的利润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邮储银行多位高管还存在超期履职现象。该行副行长姚红、徐学明二人在副行长岗位上分别任职长达17年以及11年之久,或已违反了银行关键岗位人员“7年轮岗期限”的监管要求。 自2022年4月25日张金良辞任董事长一职后,行长刘建军就一直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至今已近两年,而监管明确规定代为履职的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未来邮储银行管理层会否发生大幅变动仍存变数。 贷款利息收入能力减弱 2023年,在银行业整体面临压力挑战的背景下,邮储银行凭借差异化竞争优势,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表现。按收入结构来看,利息净收入的增长为邮储银行的业绩推送做了主要贡献。2023年,邮储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818.03亿元,同比增长3%。 年报显示,2023年末邮储银行净息差为2.01%,显著高出同期国有银行1.62%的平均水平和全国商业银行1.69%的水平,在同业中维持领先。 在净息差下行的条件下,大部分银行都靠拉动贷款规模以保证在收入上显得不那么“难堪”,邮储银行即使净息差保持领先,但在扩大规模这一点上也不例外。 2023年,邮储银行**规模的扩张增速在各大银行中居首。在对公贷款方面,邮储以20.42%的增速名列第一;在零售贷款方面,邮储以10.48%的增速名列第一。不过,因为邮储银行的对公业务占比低,因此从总的贷款增速上看,邮储略低于农行。 从整体净利息收入上看,邮储银行3%的增速依然是六大行中增长最高的,除了中国银行有1.27%的增长外,其余四大行的利息净收入同比系数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净利息收入变化上看,由贷款规模增长所带来的利息收入能力已出现减弱趋势。 2023年,邮储银行因为贷款规模增长与利率下行因素抵消后获得102.73亿元的正利息收入,投资类的规模因素与利率因素相抵后获得106.57亿元的正利息收入。从规模上看,贷款规模带来的利息收入远高于投资规模带来的利息收入,但由于贷款收益率的持续下降,最终产生的利息收入已经低于投资带来的利息收入。 实际上,从净利润的表现上来看,邮储银行也面临了增长压力。2023年第四季度,邮储银行单季度净利润为106.15亿元,环比大幅收窄,下降近60%,同比也出现了6.68%的下降。 面对净利润增长乏力,邮储银行也通过调整拨备来释放一定的利润。年报显示,2023年,邮储银行拨备前利润为1177.70亿元,同比下降7.06%。而且自2018年起,邮储银行的计提减值准备金额就在不断减少,从2018年的554.34亿元一路降至261.67亿元。 资产质量风险上升 随着贷款规模的上升和计提下降影响,邮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近几年也在持续消耗下降中,2023年末为347.57%,较上年同期下降37.94个百分点,2021年时该行拨备覆盖率为418.61%。 截至2023年末,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8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在六大行中处于最低水平。 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势必也增加了资产质量风险,虽然邮储银行的不良率同比下降,但是对比前三季度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仍有所增长。截至2023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74.6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7.24亿元。 从贷款五级分类来看,该行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余额均在上升,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的迁徙率也在上升,意味着未来不良上行风险较大。2023年的不良贷款余额显然也是在增长,只是因为贷款规模基数扩大,才维持了不良贷款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在各大行房地产贷款业务压缩的情况下,邮储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增速却反向上涨不少。 截至2023年末,六大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合计为4.0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为2535亿元,增速约为6.6%,不过在贷款总额中占比普遍下降。而邮储银行2023年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530.86亿元,同比新增415.61亿元,19.65%的增速在六大行中位居第一。 横向对比来看,由于邮储银行对公房地产业务的基数较低,因此出现大幅的涨幅也并不足为奇。但是在其房地产贷款业务的迅速增长之下,其房地产不良贷款也极速上升。 截至2023年末,邮储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金额为61.91亿元,对比2022年的30.59亿元成倍数增长,不良率也从2022年的1.45%提升至2.45%。并且,2023年,房地产不良贷款金额已成为邮储银行对公不良贷款中第一大行业。 储蓄代理费居高不下 从银行主营业务来说,大多数银行的营收方式都很简单,即通过吸收存款放贷赚利差,通过中间业务赚中间业务费用。而邮储银行则是一个例外。 邮储银行则采用自营+代理的模式,这种模式与其它银行的区别主要是集中在实体网点上。 对于自营模式,和其它银行没有区别,和其它银行模式是一样的,整个网点的筹建、管理运营、业务开展都由邮储银行自己完成。而代理模式则不同,中国邮储银行把网点筹建、管理运营和业务开展都委托给中国邮政代理完成,而邮储银行中间主要是通过全过程风险管理、制定规则,不直接参与网点的实际网点管理。 因此,邮储银行的储蓄业务大部分要依靠邮政集团的网点,所以就有储蓄代理费一说,邮储银行每年要交给母公司邮政集团一笔千亿的储蓄代理费,由邮政网点代理吸储。 邮政集团庞大的的网点数量从一定程度上为邮储银行的规模提供了增长基础,截至2023年末,邮储银行以39364家网点数量位列六大行之首,比排名第二的农行多出16000余家。 庞大的网点数量也就意味着高额的代理费用支出,这也成为邮储银行最引发争议的问题之一。财报显示,2023年邮储银行交给邮政集团的储蓄代理费为1149亿元,这也是大大拖累了邮储银行利润的根本所在。 对于邮储银行来说,1149亿元的储蓄代理费,占2023年业务及管理费 2220亿元的一半还多,超过864亿元的年度净利润。对邮政集团来说,邮储银行上交的这笔1149亿元的代理费,已经远远超过邮政集团2023年的利润787.86亿元。 从增速上看,2023年,邮储银行储蓄代理费同比增加126.76亿元,增长12.40%,远超营收及利润的增幅。而同期的业务及管理费2220.15亿元,同比增加163.10亿元,增长7.93%。这也说明,储蓄代理费增速比业务及管理费的增速,高了4.47个百分点。 在邮储银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副行长徐学明透露,去年代理费率同比下降3个BPs,个人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9个BPs。2022年该行曾调整过一次储蓄代理费率,也制定了新的被动触发标准。根据今年各大行披露年报,邮储银行或再次到了调整时候。 $邮储银行(SH601658)$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4-05 15:15 · 格隆汇社区大V

30亿收购14亿出售,买主是抖音

出品|达摩财经 为了攻下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抖音要花十几亿,再揽入一张全国支付牌照。 上市公司海联金汇(002537.SZ)4月3日与天津同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天津同融)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三级全资子公司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联动商务)100%股权转让给天津同融,评估值为13.82亿元,转让价格主要为7.5亿基准对价+6.48亿净资产。 天津同融由北京石贝科技持股100%,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持有石贝科技99%股权,抖音集团董事长张利东为天津同融法人代表。截止2023年末,天津同融资产总额约697亿元,2023年营收近45亿元,净利7970万元。 海联金汇公告称,天津同融将通过全资子公司武汉合众易宝合并联动商务。武汉合众易宝为抖音支付牌照主体。本次交易将为抖音集团生活服务等线下交易业务场景提供支持。 联动商务2023年末资产总额16.88亿元,净资产6.48亿元。当年营收18.9亿元,净利8128万元。央行官网信息显示,联动商务在2011年首次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覆盖范围为全国,是为数不多的全国全类支付牌照。 近年来,行业严监管的背景下,支付牌照价值明显缩水。按照双方转让协议,联动商务这张全国支付牌照本身价值7.5亿元。2016年,海联金汇是以30亿元的价格、溢价近五倍收购联动商务母公司联动优势,给上市公司增加商誉近25亿元。 海联金汇收购联动商务这张支付牌照后,业绩表现并不理想,近年来更是屡因违规收到大额罚单。此次出售后,海联金汇表示将进一步聚焦自己的智能制造即汽车零部件业务。 母公司业绩下滑 拖累海联金汇 本次的交易标的联动商务是海联金汇的三级子公司,于2011年1月19日由联动优势出资1亿元设立。联动优势是一家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3年,面向金融机构和产业经济提供综合性金融科技服务,助力政府机构推进科技监管与智慧政务建设。 从当时的股权关系上看,银联商务和中国移动各自持有联动优势10.2%股份,其余79.6%股份则由北京博升优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博升优势的控股股东为北京中泽启天投资中心,经股权穿透发现,其实际控制人为UT斯达康创始人之一、被外界称为小灵通之父的吴鹰。 2016年7月,海立美达(海联金汇前身)通过向博升优势、中国移动、银联商务发行股份的方式实施并购重组,联动优势成为海立美达全资子公司,交易价格约为30亿元。 交易完成后,博升优势持有海立美达22.54%股份,超过海立控股一跃成为海立美达的第一大股东。2017年8月,海立美达正式更名为海联金汇。 2021年8月,海联金汇曾发布关于《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得续展的公告称,8月29日,央行官网公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行政许可公示信息(2021年8月第二批)》,公司三级全资子公司联动商务获得本次续展,许可业务类型和范围: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全国),有效期为2021年8月29日至2026年8月28日。 联动优势近年来因支付业务等违规已多次遭罚,且不乏大额罚单。仅在2022年、2021年两年内累计被罚金额已达2917.88万元。此外,海联金汇2023年年报显示,联动优势和联动商务还因合同纠纷牵扯进四笔诉讼案尚未开庭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联动优势被海联金汇收购时还曾给出业绩承诺,2016年到2018年的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2.2亿元、2.64亿元和3.22亿元,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80596.77万元。 2016年和2017年,联动优势均超额完成了业绩承诺,分别实现净利润2.25亿元和2.78亿元。但是,在2018年,联动优势净利润同比下降6.13%,全年实现净利润2.61亿元,导致三年累计净利润仅完成业绩承诺的94.88%。 2019年,联动优势的业绩急转直下,当年亏损达到4.06亿元,也直接造成海联金汇当年录得罕见亏损。自2019年之后,联动优势的净利润贡献大不如前,一直在8000万元以内。 也正是从2019年开始,博升优势开始逐步对海联金汇减持套现。截至2023年末,博升优势对海联金汇的持股比例已经下降至4.63%,位列海联金汇第三大股东。 经达摩财经粗略估算,自收购联动优势后,海联金汇在其身上获得的利润总计约6.08亿元,加上本次出售获得的7.5亿元,海联金汇在联动优势上累计仍亏损16.4亿元。 抖音支付牌照完善 早在2023年5月,就一度有消息传出,抖音为了获取全支付牌照对接快钱支付,并且抛出了10亿元的收购价格。不过抖音彼时回应称,双方只是“初步接洽”,最后该交易不了了之。 本次海联金汇出售联动商务,不仅甩掉了自己的“包袱”,还从一定程度上成全了抖音,使得抖音补齐了支付牌照最后一块拼图,即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 公开资料显示,合众易宝成立于2012年,并于2014年获得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持牌互联网支付企业。2020年8月28日,字节跳动完成对武汉合众易宝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获得了支付牌照。 2020年以来,抖音在直播电商上发力,并试图构建交易闭环。2020年10月,抖音直播封禁了跳转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外链,交易只能在抖音小店中完成。 2021年1月19日,抖音支付在抖音APP内正式上线,在抖音APP内购物结算时,除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外,添加了“抖音支付”的入口。目前,抖音支付已支持多家银行卡的绑定,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 业内普遍认为,如果此次收购联动商务的交易能够顺利完成,抖音支付将弥补其在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方面的不足。但是,本次交易和合并仍需获得央行的批准。 对于抖音来说,有了重要的银行卡收单资质,在接下来的战略中,抖音线下支付场景大有可为。抖音要实现线下钱包受理,推出扫码支付业务,就可以借助联动商务的银行卡收单牌照,对标美团、支付宝,甚至微信支付。在本地生活服务等线下交易场景,给抖音体系内的用户和商家提供更便捷的支付、服务体验。 此外,跨境支付业务一直是联动商务的重要支付板块,自2015年开展跨境支付业务,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跨境支付人民币结算体系。 前不久,海联金汇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时也有表示,联动优势跨境业务通过合作银行接入SWIFT和CIPS系统,来实现跨境外汇及跨境人民币的结算,目前相关业务涵盖了8大行业领域。 而对于抖音以及整个字节跳动来说,日后则更容易发力跨境支付市场,在内容电商细分市场中提升国际地位。此次抖音将联动商务纳入麾下,无疑为布局全球跨境外汇及跨境人民币市场开辟了另一个天地。 $海联金汇(SZ002537)$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4-04 17:52 · 格隆汇社区大V

浙商银行喜中藏“忧”,地产沉积风险持续暴露

出品|达摩财经 近日,浙商银行(601916.SH)披露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37.04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5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0%。截至2023年末,该行资产总额31438.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91%。 受困于息差下行的影响,在商业银行普遍业绩承压的环境下,浙商银行如此业绩表现显得可圈可点。在9家上市股份行中,浙商银行是唯一一家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的银行,也是唯一一家净利润同比增长实现双位数的银行。 但是从股价表现上来看,年初至今,在银行股普遍上涨的局面之下,浙商银行并没有因为其业绩表现而走出一波独立上涨行情。截至4月3日,浙商银行的股价为3元/股,比其4.94元/股的发行价仍有近40%的降幅;总市值为823.94亿元,为9家股份行中最低。 作为A股最年轻的股份行,浙商银行昔日与浙银资本、浙商产融采用“投贷联动”的打法,规模扩张一度比较激进。但是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也不可避免地埋下了不良资产风险隐患。 随着浙商银行前党委书记、董事长沈仁康以及多名高管相继落马,浙商银行的问题逐渐被公之于众。在陆建强接管浙商银行的两年里,过往激进发展遗留下的风险也在加速出清。但是,在这份亮眼的财报背后,浙商银行依然有诸多问题在等待浙商银行管理层解决。 营收净利双增 资本充足率承压 2023年,浙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双双实现增长。其中,利息净收入475.28亿元,比上年增长0.99%,占营业收入的74.61%。非利息净收入16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5%,占营业收入的25.39%。 浙商银行2023年贷款业务的增长强劲,截至2023年末,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总额分别为11281.70亿元和4766.92亿元,对比上年均实现了14%的增长。但受到息差下行的影响,二者的收益率对比2022年也呈现出不同的下跌。浙商银行2023年净利差为1.81%,较上年下降21BP;净利息收益率为2.01%,较上年下降20BP。 相较于利息净收入来看,非利息净收入成了浙商银行收入增长的强力支撑,贡献了八成以上的营收增量。浙商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得益于该行加强金融市场形势研判,优化持仓结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收益较上年增加,因此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0.62%。 2023年,浙商银行的核心资产增速实现了较好的增长。截至2023年末,浙商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6732.7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69.81亿元,增长12.58%;金融投资10006.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87.88亿元,增长33.09%。 值得一提的是,在浙商银行2023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前提下,其分红的力度却较2022年减弱不少。 年报显示,2023年,浙商银行计划每10股分配现金股息1.64元(含税),现金分红45亿元,对应140.85亿元的股东净利润,分红比例为31.98%。而2022年,其现金分红比例达到37.79%。 在现金分红缩水的背后,是浙商银行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的反应。2020年至2022年,浙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75%、8.13%及8.05%,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93%、12.89%及11.60%,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面对资本充足率的下滑,浙商银行在2023年启动了A+H股配股工作,募集资金约125亿元,进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并且还发行了3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2023年,浙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19%,较上年末增长0.59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22%,较上年末增长0.17个百分点。虽然二者均有所提升,但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最低要求的7.5%已经只有72BP。 涉房风险持续暴露 从经营层面上看,浙商银行2023年对整体业务的把控比较出色,在营收、净利双双实现增长的同时,还有效的控制了贷款质量。 截至2023年末,按照监管风险分类制度,浙商银行正常贷款16473.7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89.68亿元;不良贷款245.9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43亿元,不良贷款率1.44%,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浙商银行在2023年的不良贷款主要来自于个人贷款的增长,公司贷款的不良贷款金额对比2022年还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2023年,浙商银行的公司不良贷款金额为155.1亿元,比去年减少5.9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不良贷款整体下行的趋势下,浙商银行房地产业的不良增长却在逐年增加。 过往年报显示,2021年,浙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仅为0.62%,2022年则增长至1.66%。2023年,浙商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金额为44.08亿元,较2022年末上涨16.38亿元,不良率再次攀升至2.48%。 如此可见,在经历了规模加速膨胀期后,房地产业的风险已经成为浙商银行最重要的风险之一。 沈仁康执掌浙商银行期间,浙商银行与浙银资本、浙商产融采用“投贷联动”打法,资产规模从2014年的6700亿元迅速扩张到2021年末的2.5万亿元。浙商银行的发展模式一度因打“擦边球”而引发争议,也为后来几年的不良资产风险暴露埋下隐患。 近年来,浙商银行频繁出现在暴雷企业债权人名单中,踩过的“雷”包括乐视控股、安信信托、康美药业、北大方正以及浙江本地的新光控股、银亿股份等。 2023年年报显示,房地产行业仍是浙商银行的重要客户。截至2023年末,浙商银行前十大贷款客户中,第一名正是房地产业,且房地产业客户占据5席,合计贷款193.56亿元,对公房地产风险依然处于暴露阶段。 内控不足 罚单频发 在浙商银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一张张的监管处罚也随之而生,浙商银行内控管理的问题已经被暴露的越来越明显。 2月27日,浙商银行重庆江北支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被处罚30万元。就在这8天前,浙商银行杭州萧山分行因“个人经营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被罚款5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涉及浙商银行及其分支行的罚单超过20张,罚款金额合计超2000万元。临近2023年岁末,浙商银行的一笔天价罚单更是引发了业内关注。 2023年12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被罚没合计超1700万元。 据上海监管局披露的信息,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被罚款的理由是“采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与此同时,上海监管局还对浙商银行13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其中,时任浙商银行原行长顾清良被罚终身禁业。 此外,浙商银行的表外和非标资产也是违规高发地。公司表外业务的规模较大,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款保兑及其他财务担保合同等。2023年,浙商银行表外项目规模达8246亿元,在资产规模中占比已超26%。 2023年,浙商银行贵阳分行因信用证贸易背景不真实,议付资金回流开证人、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虚增存款五项违规被罚160万;宁波分行同样涉及信用证问题等被罚,两次处罚都牵涉到了公司的表外业务。 与表内资产相比,表外项目流动性较差,但收益率相对较高。然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这些非标资产就可能成为银行的巨大负担。 在业务快速扩张的同时,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如何更好地稳步前行,已然成为摆在浙商银行管理层面前的一道考题。 $浙商银行(SH601916)$ 
聚焦深度,谈行业!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4-02 23:27 · 格隆汇社区大V

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生变,亏损55亿后刘益谦让位

出品|达摩财经 长江证券的股权变动让刘益谦多年梦想受挫。 3月29日,长江产业投资集团与长江证券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方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此次权益变动完成后,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将成为长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 在本次股权转让计划中,最“受伤”的莫过于长江证券原第一大股东新理益集团。 2015年,刘益谦旗下的新理益集团斥资100亿元一举拿下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凭借对长江证券的战略布局,也让刘益谦的金融版图再一次扩大,借此实现向证券、基金、期货、资产管理等业务扩容的期许。 然而现实却与理想背道而驰,自新理益集团成为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后,就遭到了长江证券原管理层的抵触。长期的内部派系斗争以及没有实控人的局面,也使得长江证券业绩大幅落后,市值从2015年4月的800多亿元,跌到了300亿元。 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变更 3月29日晚,长江证券公告称,湖北国资旗下长江产投以非公开转让方式受让湖北能源和三峡资本所持长江证券全部8.63亿股股份,占总股本15.6%。加上已持有的1.81%,长江产投合计持股将达17.41%。 长江产投是一家聚焦国家战略和湖北省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履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运营主体和省级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管理主体功能,立足湖北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升湖北产业发展的能级和量级的湖北省国资企业。 截至股权交易前,湖北能源和三峡资本位列长江证券第二、第三大股东,分别持有长江证券5.3亿和3.33亿股股份。本次二者转让交易款分别为43.43亿元、27.3亿元,合计70.73亿元。股份转让完成后,湖北能源和三峡资本将彻底退出长江证券股东阵营。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国资此次收购长江证券的价格为8.2元/股,较3月29日收盘价5.13元/股,溢价约60%。 同时,长江产投与长江证券现有股东武汉城建、宏泰集团、旅投创业、湖北省中小金服、湖北日报分别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约定该等股东在参与上市公司法人治理时与长江产投保持一致行动。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公司均为湖北国资背景。协议签署完成后,长江产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支配的表决权占比将达到28.22%,远超刘益谦的新理益集团的14.89%。 刘益谦“失意”长江证券 长江证券前身为湖北证券,成立于1991年,2007年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是国内第六家上市券商。历经多年发展,长江证券已经成为一家涵盖证券、基金、期货、资产管理、私募投资基金、另类投资和跨境业务的综合性服务券商。 2015年,为了弥补“新理益系”金融版图上的缺失,刘益谦斥资100亿元,受让长江证券原第一大股东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14.72%股权,成为了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 为了巩固自己在长江证券的地位,刘益谦还通过其控制的国华人寿于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增持长江证券股份。截至2023年9月末,国华人寿还持有长江证券2.42亿股,占总股本的4.38%。 在刘益谦入驻长江证券后,长江证券很长时间一直呈现出新理益系、央企三峡集团和湖北国资三分天下的局面,且保持着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的状态。 虽然新理益成为了长江证券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但是与管理层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导致长江证券派系斗争不断。 多家媒体此前报道,在刘益谦的一次内部视频讲话中(这次视频会议被长江人内部认为是“视频风波”)曾谈及长江证券的管理层,认为其管理团队“太腐朽,总裁位置只值100万”等言论,表达了对管理团队的不满。而时任长江证券总裁的邓晖在2016年的薪资高达686.64万元。 为了对抗刘益谦,在新理益刚刚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长江证券便抛出定增计划,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等国有背景股东迅速进入,加强了长江证券国有股东的地位,新理益集团的持股也被稀释至12.62%。 时至今日,新理益系在长江证券管理层中仍难掌握话语权。在董事会名单中,来自新理益系的董事仅占3席,与“三峡系”旗鼓相当,并且董事长、总裁中无一人是出身新理益系。 不仅在对长江证券的掌控上刘益谦没能达到自己的预期,作为投资者,其损失也非同小可。截至4月2日,长江证券股价为5.7元/股,仅按新理益集团的持股来看,刘益谦当初100亿元的成本已经亏掉近55亿元。 资金链吃紧? 虽然大股东地位不保,但是刘益谦此时或也顾及不上长江证券的变数。刘益谦此时此刻最在意的,或许是其资金链的问题。 公开信息显示,围绕新理益集团,刘益谦控制的企业约50家,涉及化工、新能源、医药、地产等,金融版图则覆盖了投资、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 据Wind统计,刘益谦和其妻子王薇及“新理益系”合计控股及参股18家上市公司,包括国民技术、天茂集团、云从科技、广晟有色等。而总资产近3000亿元、净资产近250亿元的国华人寿,则是刘益谦资本版图中最重要的金融资产。 据财新报道,监管部门在2023年对国华人寿进行了现场检查,对这家寿险公司包括资金运用在内的各类情况作了彻查,发现有百亿级的保险资金存在被股东违规运用的情形。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刘益谦和王薇开始抛售所持有的部分艺术品。2023年10月5日,国际拍卖行苏富比为刘益谦举办专场拍卖会,拍出的29件藏品总成交额为5.45亿港元,约合7000万美元,远低于苏富比起初9440万美元的预估额。 在外界看来,刘益谦此次抛售艺术品属于割肉离场,一时引起市场关注。随之,刘益谦“钱紧”、“资金链断裂”的风声也弥漫开来。 据了解,国华人寿违规运用保险资金最终的流向,涵盖了房地产项目、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以及少部分艺术品。而刘益谦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一定期限内通过资产处置,整改或补足国华人寿的这部分资金运用。 国华人寿2023年3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国华人寿2023年累计保险业务收入为344.2亿元,净利润为-5.52亿元。而2022年同期,国华人寿的净利润则为4.36亿元。 $长江证券(SZ000783)$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4-01 20:10 · 格隆汇社区大V

中金“落寞”:投行风光不再,业绩下滑明显

出品|达摩财经 连续两年的业绩下滑,让昔日“投行贵族”显得有些落寞。 中金公司近期公布2023年财报,为市场带来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在过去一年中,中金公司的经营面临着不小的问题,业绩呈现出一定的压力。尽管公司仍保持着稳定的营收规模,但同比下降的趋势以及归母净利润的下滑,都反映出公司在市场波动和业务调整中面临的挑战。 这已经是中金公司连续两年出现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如此的业绩表现也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内在价值。 作为中金公司昔日最为核心的投行业务,近两年也明显优势尽失。资本市场融资活动的活跃程度下降,导致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减少。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IPO、再融资等活动的减少,使得中金公司的投行业务难以维持之前的增长势头。 另外,随着国内券商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投行业务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金公司虽然在投行业务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但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也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在投行业务失势后,中金公司也积极尝试转型,将重心向财富管理业务偏移,且收获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中金原本薄弱的经纪业务或也成为其客户资源上的“劣势”,在各券商陆续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格局下,未来在该业务中中金能获得多少的新增份额仍充满未知。 面对业绩的连续下行,中金公司也启动了人事上的调整。去年,原银河证券董事长陈亮调任中金担任董事长,同时中金公司原总裁黄朝晖到龄退休,吴波升任总裁。随着管理层排兵布阵落定,中金公司能恢复昔日荣光吗? 与头部券商差距日益扩大 2023年,资本市场表现承压,全球股市受到货币政策调整、地缘局势紧张、经济复苏与通胀压力等各种扰动,各个市场涨跌互现,分化差异明显,全年A股市场先扬后抑,活跃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在此影响下,中金公司各业务分部的营业收入相较于2022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3月28日,中金公司披露年报显示,2023年全年,中金公司营业收入为229.9亿元,同比下降11.87%;归母净利润为61.56亿元,同比下降18.97%。 事实上,本年已是中金公司连续两年营收净利润双降。在2022年,中金公司的业绩就已经大幅缩水。2022年,中金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0.87亿元,同比下降13.42%;归母净利润75.98亿元,同比下降29.51%。 中金公司表示,公司2023年营收下滑,主要是由于受资本市场融资活动的活跃程度下降影响,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减少;同时,受境外利率上行影响,利息净支出增加;上述营业收入的减少被交易性金融工具投资及衍生品业务相关的收益净额增加所部分抵消。 截至4月1日,头部券商“三中一华”已系数披露了2023年财务报告。横向对比来看,四家头部券商中,仅华泰证券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增,其余三家皆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四家头部券商中,仅中金公司营收、净利润的下降幅度均达到两位数,且净利润下滑最多。 从净利润表现来看,中信证券以197.21亿元的净利润领先,排行第二的华泰证券在2023年缩小了与中信的利润差,从去年100亿元的差距缩小至70亿元左右。而2022年净利润低于中金公司的中信建投,在2023年实现了70.34亿元的净利润,超过中金公司8.78亿元。 投行业务压缩 财富管理难成突破口 从各分部的业务表现上来看,中金公司昔日引以为傲的投行业务却成了软肋,成为2023年下滑为最严重的部分。 2023年,中金公司投资银行分部营业收入为32.42亿元,同比减少近22亿元,下降40.30%。中金公司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由于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减少,该减少被因科创板跟投而持有的证券市值上升带来的权益投资产生的损益净额的变动而带来的营业收入的增加所部分抵消。 中金公司成立初期,先后完成了中国移动、宝钢、工商银行、中国人寿等大型国企IPO项目,一度占据国内A股承销冠军位置。但随着背后中外资管理层的变动,2010年摩根士丹利将中金的持股全部转让,加上大型国企上市数量减少和创业板推出的叠加影响,专注投行业务的中金公司的业务逐渐进入衰退期。 近几年,随着各中小券商的崛起和头部券商策略调整,中金公司投行业务也在加速流失中。 2021年和2022年,中金公司分别完成A股IPO项目23单和32单,排在当年市场的第二位和第三位。2023年,中金公司完成A股IPO项目17单,排位再度下滑至第四位。 眼见投行业务昔日光环逐渐褪色,中金也在近年来开始进行战略改革,将整体业务向投行以外的业务做倾斜。 2019年,中金公司将“中金公司财富管理”和此前收购的中投证券及其旗下财富管理与经纪业务等子品牌整合成为“中金财富”,开始向财富管理业务大举进军。 2020年,中金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全年收入56.18亿元,一举成为中金公司营收的第二大来源,仅次于投行业务。 但是,由于中金公司在财富管理业务上发力较晚,且过度依赖高净值人群的经营策略。中金的财富管理业务在2021年创下75.38亿元的高收入后一路下降,2022年和2023年,其财富管理业务的收入分别为69.36亿元和68.75亿元,同比分别下跌8.8%和0.87%。 即便如此,财富管理业务仍是中金2023年表现最亮眼的业务。2023年,中金财富管理总客户数较年初上涨17%至680.38万户,客户账户资产总值较年初上涨4.3%至2.88万亿元,产品保有规模和买方投顾签约客户资产均实现增长。 目前,各家券商都在积极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诸如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东方证券等都将买方投顾或公募基金投顾业务定位于财富管理转型的抓手。对于中金公司来说,原本就薄弱的经纪业务使其在客户资源上就缺少“先天”优势,日后其财富管理业务在市场竞争中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管理层变更 机会仍存? 在业务增长遇阻的态势下,管理层的变更或许给了中金再次寻求突破的机会。 2023年10月22日,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证券同日官宣换帅,中国银河证券原董事长陈亮因工作安排,辞去公司董事及董事长等职务,转任中金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接替因工作变动辞职的沈如军。 陈亮曾任申万宏源集团总经理,2019年6月至2023年10月,历任中国银河证券总裁、副董事长、董事长等。在其掌管中国银河证券期间,中国银河证券的业绩和市值均有显著提升,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超过了中金公司。 中国银河方面,则由昔日中金公司投行部负责人王晟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晟自2002年就加入中金公司,先后参与了电信、金融、能源和医药等多个行业的改革重组。2022年7月,王晟离开中金公司,调至中国银河升任总裁。 中金公司、中国银河证券同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上市券商,二者之间高管的穿插变动,也带给了市场无限的遐想空间。2023年11月,坊间还一度传出二者合并的消息,不过该消息很快被双方澄清。 从业务上看,中金公司与中国银河证券有较强的互补性。中金公司的优势在于投行业务,而中国银河的投行业务一直就是短板。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投资银行收入仅为4.28亿元,同比下滑近20%,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仅为1.27%。 而中金公司缺少的经纪业务也正是中国银河证券的强势之处。2020年至2022年,中国银河证券经纪业务的收入占比一直保持在75%以上,是其营业收入的主要贡献来源。并且,中国银河证券拥有 469 家证券营业部以及37 家分公司,目前也是国内分支机构最多的证券公司。 近几年来,证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中小券商纷纷寻找破局之路,行业整合亦是大势所趋。在管理层“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要求下,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后续仍有合并的机会,中金公司的未来也因此还保留些许期待。 $中金公司(SH601995)$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3-28 22:20 · 格隆汇社区大V

净利下滑、股价大跌,光大银行还行不行?

出品|达摩财经 3月27日晚,光大银行(601818.SH)公布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该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456.85亿元,同比下降3.92%;归母净利润为407.92亿元,同比下降8.96%,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62.24%。 3月28日开盘后,光大银行AH股双双大幅低开,港股盘中最大跌幅达到13.57%。截至收盘,光大银行A股下跌7.14%,股价报收于3.12元/股。 3月28日上午,光大银行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就股市表现进行了回复。 王志恒表示,“我早上看到资本市场对光大银行的反馈,我想跟大家讲,我们的经营基本面是稳定的,也没有应该披露而没有披露的重大风险事件,请大家放心。对光大银行的未来我们是充满信心的,我想大家对此也不必过度担心、过度解读。” 在已披露2023年财报的股份行中,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虽然营业收入均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但都保证了净利润的增长,光大银行成了已披露2023年年报的4家股份行中唯一一家净利润同比下跌的银行。 回看银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增量上行的环境下,大多数银行净利润都能保持稳定的增长。现如今,银行已经明确进入存量争夺市场,只有提高优质客户的保有量才能够对业绩的提升起到实质的推进,市场竞争激烈度明显提升。 在同业竞争愈加严重的情况下,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或多或少还可以通过过往积攒的对公业务能力和零售业务能力在擅长领域保有一席之地。而诸如光大银行等同质化严重的银行则面临更多的市场份额流失风险,其内在投资价值或也或将被重新审视。 净息差跌破“警戒线” 2023年,光大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双双同比下降。其中,利息净收入1074.80亿元,同比减少61.75亿元,下降5.4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36.98亿元,同比减少30.46亿元,下降11.39%。 实际上,从2019年开始,光大银行就已经显露出增长乏力的态势。2019年,光大银行的营业收入还出现了20%的增长,之后其营收增速一直下降。2022年和2023年,更是出现了同比下滑的迹象,压力更加凸显。 并且,光大银行的净利润增长动能亦显出疲态。2014年-2020年,公司净利润增速大多低于营收,低个位数增长已经是常态。 逐年下滑的净息差,无疑是造成光大银行增长乏力的主因。近年来随着净息差的不断下滑,规模对利息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小。且光大银行也没有通过加快贷款规模投放来抵消净利息收入的下降。 2019年-2023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净息差从2.31%一路下降到1.82%,同期资产规模增速自2020年达到13.41%后便不断下降,到2023年上半年仅7.26%。 年报显示,受贷款利率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存量房贷款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光大银行2023年净利差1.68%,同比下降25个BPs;净息差从上半年的1.82%再下降至1.74%,同比下降27个BPs,已低于1.8%的“警戒线”。 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方面,2023年,光大银行各类手续费收入均呈下行态势。其中,银行卡服务手续费收入为112.15亿元,同比减少18.52亿元,降幅为14.17%,是整个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的重头。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并没有像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一样,通过减少计提减值准备从而增加利润总额。反而信用减值拨备增加,也成为净利润大幅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年报显示,2023年,光大银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21.05亿元,同比增长2.96%。王志恒也在业绩会上表示,光大银行去年四季度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全年信用减值的拨备增加了16.77亿元。因此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大降62.24%也在情理之中。 零售转型难成抓手 从光大银行的年报上不难看出,其零售金融业务仍稍显不足,对整体业绩难以形成有效的支撑。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光大银行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7869.5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46.78亿元,增长6.01%。从项目上看,本年新增贷款基本都来自于企业贷款,截至2023年末,光大银行零售贷款规模15126亿元,同比微降65.03亿元。 2023年,光大银行四类零售贷款中仅个人经营贷款实现规模增长。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分别同比减少56.59亿元、127.63亿元和301.82亿元,较上年末降幅分别为0.96%、6.1%和6.5%。 从利润的贡献上看,零售金融业务的利润贡献则更显不容乐观。 2023年,光大银行公司业务的贷款收益率为4.19%,低于零售业务的5.72%。在零售业务收入规模较高的情况下,其产生的利润却反而比公司业务要低许多。 年报显示,2023年,光大银行的零售金融业务收入649.49亿元,远远高于公司金融业务的539.16亿元。但是,零售金融业务所贡献的利润却只有67.41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比重只有13.5%,仅为公司业务239.99亿元利润的28%。 与光大银行零售贷款规模下降形成反差对比的,还有其走高的零售不良贷款。 截至2023年末,光大银行零售贷款不良余额206.27亿元,同比增长40.52亿元、增幅24.45%,对应不良率由1.09%增至1.36%。对公不良贷款方面,据披露,与2022年末数据相比,2023年光大银行在房地产业、采矿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不良贷款也有显著增长。其中,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为88.33亿元,同比增长18.81亿元。 光大银行这样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零售转型的成效不佳。 内控问题的“困扰” 光大银行不仅在业务增长上动力不足,其内控也是长久以来最被关注的问题之一。 2024年开年不久,光大银行就收到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首张大额罚单,处罚金额高达420万元。 仅1月4日一天,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吉林监管局就对光大银行开出了9张罚单,处罚对象涉及光大银行长春分行以及多位支行行长。光大银行的此次违法违规涉及“贷款支付管理不合规、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承兑”等事项。 2014年1-2月,光大银行共计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处罚911万元,处罚金额排在上市股份行中首位。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光大银行及其分行或相关负责人涉及的罚单共有38张,合计被处罚金额为905.5万元。其中,19张处罚当事人为单位,合计被罚金额862.5万元。 光大银行的投诉量也居高不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披露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光大银行的投诉量为3045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0.5%,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列第3。其中**业务的相关投诉为2312件,占比超75%。 自2021年以来,光大集团已有十余位高管涉嫌贪腐被依法处理,光大银行也成为金融反腐的中心,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华宇,南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周江涛,交易银行部原总经理夏伟等纷纷落马。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系的反腐余波仍未结束。2023年8月11日,光大银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华宇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公开宣判,其利用职权安排数十名亲属到光大工作,未来光大还会爆出多少涉案人员仍是个未知数。 $光大银行(SH601818)$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3-27 21:47 · 格隆汇社区大V

招商银行释放寒意,“零售之王”也哑火了

出品|达摩财经 3月25日晚间,招商银行(600036.SH)发布2023年年报显示,去年招商银行完成营业收入3391.2亿元,同比减少1.6%,实现归母净利润1466亿元,同比增长6.2%。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77%。 这是2010年以来招商银行营收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在银行息差持续下行的大环境下,招商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净收入双双下滑,其核心业务零售业务也遭受了一定的冲击。 在各大股份行纷纷向零售业务加码的环境下,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优势正在逐渐缩小。其中,非息收入整体呈现滑坡态势,其向轻型银行转型的重要抓手“大财富管理”也频繁暴露风险,收入远不及预期。 事实上,招商银行的压力从2022年就开始显露,营收、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下降35%和70.94%。2023年,其营收、净利润增速再次下滑,也不免让人对招商银行的续航能力产生担忧,在资产突破11万亿后也遇到瓶颈了? 存贷两端双双遇阻 为了抵御息差下行所影响的利息收入下滑,招商银行同样也采用了“以量补价”的战术。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零售客户总数达1.97亿户,较上年末增长7.07%;公司客户总数达282.0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1.66%。对比2022年来看,从增速上二者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虽然招商银行的用户数对比2022年有了大幅增长,但是贷款规模的增长却放缓不少。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为65088.65亿元,同比增长7.56%,而2022年增长率则为8.64%。 贷款规模的放缓加上息差下行的因素,也导致招商银行2023年实现净利息收入2146.69亿元,同比下降1.63%。不仅是净利息收入下降,2023年,招商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也在下滑。2023年全年,招商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244.54亿元,同比下降1.65%。 而在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双双下跌的前提下,招商银行还能实现净利润6.2%的同比增长,大多依赖于2023年大幅的拨备调节。 资料显示,2023年,招商银行的拨备前利润为2180.87亿元,同比下降2.06%。但本年招商银行的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414.69亿元,对比2022年的575.66亿元少计提160亿元,因此净利润间接增厚,才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 从存款方面看,截至2023年末,招行存款总额81554.38亿元,同比增长8.22%,但是对比2022年18.73%的增长也有不小的降幅。并且还出现了高端客户的户均贡献下降的“隐忧”。 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零售客户1.97亿户(含借记卡和**客户),较上年末增长7.07%,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月日均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464.0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00%。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总资产余额108197.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6%。 但是从户均资产来看,2022年,招商银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户均资产为238.13万元,同比已经出现下降趋势。2023年,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户均资产再度降至233.15万元,连续两年呈现下降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报中,招商银行罕见的没有披露私人银行(月日均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的资产规模,但从金葵花及以上客户的表现上看,私人银行的状况恐怕也不容乐观。 大财富管理哑火 2014年,招商银行提出了“一体两翼”战略,明确依托零售业务基础向“轻型银行”转型。这一策略在当时也得到了验证,让招商银行稳坐“零售之王”的宝座。 随着各大银行逐渐对零售业务的推进,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也出现了不小的冲击。2020年招商银行提出“大财富管理”理念,进一步向轻型银行转型。不过,从去年开始,招商银行大财富管理的压力也开始显现。 招商银行2022年年报显示,招商银行2022年全年非利息净收入1265.48亿元,同比下降0.62%。这也是招商银行自转型以来首次出现非利息收入同比下滑。2023年,招商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再次下降1.65%,降至1244.54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36.70%。 在招商银行2023年非利息净收入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841.08亿元,在非利息净收入中占比最高,达到67.58%。该部分收入对比2022年同比下降10.78%。其中,大财富管理收入452.68亿元,同比下降7.90%。 不仅仅是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同比下降,2023年,招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项目中,除了因电子支付收入增长,以至于结算与清算手续费同比有了2.93%的微增外,其余项目全部出现同比下跌的情况。 2022年,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09.03亿元,同比下降14.28%。2023年,其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再度恶化,其中,仅保险代理收入实现了9.33%的增长,理财、基金、信托、证券的代理收入比起2022年系数下降,最高降幅达到21.52%。 房地产不良率破5% 2023年,招商银行继续加大了对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共处置不良贷款约549.3亿元,其中常规核销约304.4亿元,不良资产证券化121.2亿元,清收108.3亿元,通过抵债、转让、重组上迁、减免等处置15.36亿元。 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0.9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但是不良贷款余额不降反增,不良贷款余额615.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75亿元。 从不良贷款的生成上看,多年的零售业务开展和房地产客户风险的进一步释放推高了不良贷款余额上升。 2023年,招商银行新生成不良贷款609.97亿元,其中,**不良生成额387.10亿元,同比增加18.88亿元,占到新生成不良贷款的63.4%;公司贷款不良生成额131.24亿元,同比减少47.14亿元。 虽然招商银行的公司贷款不良生成额同比减少,但公司贷款不良额30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3亿元。 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风险持续暴露,房企债务违约也逐渐增多,房地产行业贷款也成为招商银行2023年不良高升的一个主因。 从行业分类看,招商银行手上占总贷款比例前三的是制造业、交运仓储和快递业和房地产业,但房地产不良规模171.8亿元,远超其他行业不良规模,不良贷款率5.26%,比上年末新增18亿元,增加了1.18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SH600036)$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3-25 22:23 · 格隆汇社区大V

营收净利两年双降,中信证券又被深交所“盯”上了

出品|达摩财经 “投行一哥”中信证券(600030.SH)遇上了**烦。 3月22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公告表示,为进一步压实保荐人“看门人”责任,从源头上把好上市入口质量关,深交所决定对联纲光电保荐人中信证券启动现场督导。 3月25日开盘,中信证券跳空低开,全天持续走低,截至当日收盘,中信证券下跌4.88%,股价报收于19.5元/股。同时,中信证券港股当日也同步下跌3.94%。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之前的3月15日,证监会曾连发多份文件,聚焦IPO市场等领域存在的问题。证监会方面人士表示,将对中介机构建立常态化滚动式的现场监管机制,以3年为一个周期,原则上做到全覆盖。 此次中信证券被启动现场督导,也是上述文件发布之后,首例被启动现场检查的IPO保荐券商。 中信证券的投行业务一直在券商中保持领先地位,但是进入2024年以来,中信证券投行业务却表现不太顺利。在IPO过会数量、承销规模和承销保荐费收入,同比均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中信证券还能保住“投行一哥”的名号吗? 祸起联纲光电 被深交所现场检查 联纲光电是一家以光电信号传输技术为核心,主要从事信号传输连接产品、电声产品及3C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2023年6月28日,联纲光电的上市申请被深交所受理。 招股书显示,联纲光电本次公开发行新股计划不超过3872.0408万股,占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智能制造中心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合计5.41亿元。 在首轮、第二轮问询函中,深交所分别问询14个、11个问题,作为保荐人的中信证券在回复函中发表了核查意见。不过,中信证券回复的内容与联纲光电的观点基本一致或者相近。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轮问询函中,深交所对联纲光电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过高提出质疑,中信证券作为保荐人的回复也引发了外界的热议。 深交所指出,联纲光电实际控制人徐耀立、徐耀志兄弟直接或间接控制发行人表决权的比例为91.34%,加上二人的配偶合计持有联纲光电6.66%股份,实际控制人家族合计控制98%的股份,即便本次发行上市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家族仍将合计控制公司72.70%的股份。招股说明书的风险提示中仅提示了两名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高可能产生的不当控制风险,并未提及二人配偶亦持有公司股份。 因此,深交所要求联纲光电说明实际控制人家族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相关内控制度是否健全且能发挥必要的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以及在招股说明书中提示相关风险。 对此,联纲光电与中信证券在回复中列举了8家实际控制人家族持股比例均超过90%且成功上市的案例,分别是,鼎龙科技、振邦智能、丰茂股份、华融化学、美硕科技、威力传动、银河微电、浩欧博。 中信证券表示,查阅近期完成上市的案例,与联纲光电类似存在实际控制人家族持股比例较高的案例情况。发行人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体系,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能发挥必要的作用。 该回复一经发布很快引发了市场关注,“拉踩式回复”、“逼宫深交所”等说法不绝于耳。对实控人占比过高是否能上市,也引发了诸多讨论。 截至目前,深交所已发出三轮审核问询及监管函件,要求联纲光电及中介机构就公司治理有效性、财务内控规范性、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性等事项进行核查说明。 深交所在本次对中信证券启动现场督导的公告中也表示,联纲光电及中介机构于近期提交了问询回复,但回复内容不够清晰,所涉问题仍未能予以充分说明。遂深交所决定对中信证券启动现场督导。 投行业务承压 整体业绩下行 从2018年开始,中信证券一直在增加投行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比。2022年,中信证券投行业务收入为85.1亿元,承销规模一度超过高盛、摩根士丹利,位居全球第一。 2024年以来,中信证券投行业务明显承压。截至3月25日,中信证券在2024年共有31家IPO保荐项目,已有7个IPO项目主动撤回,包括认养一头牛、大族封测、汉桐集成、中航石油、爱科百发、博纳精密、辉芒电子等,项目撤回率达到22.58%。 而在2023年同期,中信证券的保荐家数达到80家,IPO主动撤回量只有3个,撤回率仅为3.9%。 从已发行的数量来看,2024年中信证券承销了4家项目,承销及保荐费用为2.56亿元。而2023年同期,中信证券承销项目为9家,承销及保荐费用为11.64亿元,今年承销及保荐费用仅为去年同期的两成多。 由于近两年中信证券投行业务的极速拓展,相应的违规现象也开始频发。 2023年1月,上交所对中信证券两名保代肖少春、路明予以监管警示,直指该二人在华大智造的IPO项目中存在履行保荐职责不到位的情形,包括未充分关注华大智造与关联方的合作事项,也未按要求进行核查报告;未督促华大智造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导致华大智造股票上市交易、合作事项取得进一步进展后才披露相关情况。 2023年4月,中信证券两名保代徐欣、宋永新先是被西藏证监局取出具警示函,次月又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原因是,中信证券作为华钰矿业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项目保荐机构,在2017年至2018年6月持续督导工作中存在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现场检查不到位、对销售收入及主要客户异常变化核查不充分等问题。 2023年的大妖股左江科技同样也是由中信证券保荐。2023年11月24日,证监会对左江科技立案调查。1月30日,证监会通报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指出已初步查明,*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 不仅仅是投行业务,中信证券的其他业务也都面临收缩问题,其营收、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双双下降。业绩快报数据显示,2023年,中信证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00.47亿元,同比下滑7.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86亿元,同比下滑7.65%。 $中信证券(SH600030)$ 
传闻成真?有大型券商暂停融券券源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3-22 23:10 · 格隆汇社区大V

14年来首次营收下滑,中信银行也“卷”不动了

出品|达摩财经 增利不增收成了横在银行面前的一道关卡。 3月21日,中信银行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信银行营业收入2058.96亿元,比上年下降2.60%;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70.16亿元,比上年增长7.91%。 在LPR利率持续下调、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环境下,中信银行的表现还算尚可。从规模上看,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突破9万亿大关,达到90524.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91%。 不过,中信银行营业收入的同比下滑也实属罕见。通过梳理过往年报发现,自从2009年,中信银行营业收入录得-2.11%的同比下滑后,其营业收入每年均能保证一定的增长,本次也是中信银行14年内首次出现营收同比下降的情况。 此外,中信银行虽净利润有所增长,但增速上已明显放缓不少。2021年和2022年,中信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6.41亿元和621.03亿元,其中,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6%,2022年则略有下降,降至11.61%。 如今,中信银行净利润增速再缩减至7.91%,从三年连降的净利润增速不难发现,在规模突破9万亿后,中信银行也遇到了增长乏力的难题。 增长乏力 营收十四年来首次下滑 中信银行营业收入的下降主要是来自利息净收入的下滑。年报显示,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435.39亿元,同比下降4.72%,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23.57亿元,比上年增长2.65%。 参照中信银行过往业绩表现来看,持续下滑的净息差或仍为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2019年到2022年,中信银行净息差从2.12%降至1.97%,2023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87%。2023年三季度,其净息差再度较年初下降0.15个百分点至1.82%,同比则下降0.14个百分点。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其净息差已降至1.78%,在9家上市股份行中也处于下游。 面对净息差的持续下滑,中信银行也只能采用“以量补价”的策略来提高利息净收入,即通过扩大生息资产来弥补利息下行引发的收入下滑。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信银行贷款及垫款总额为54983亿元,对比2022年的51528亿元增长6.71%,比2022年6.11%的增长率再度提高0.6个百分点,但是仍低于10%以上的行业平均增长水平。 因此,低于行业的贷款规模增速再叠加同样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净息差,中信银行业绩承压也就不足为奇。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度,中信银行大幅进行了拨备调节,因而在营收下降的同时才出现利润的反向上涨。 年报显示,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合计622.04亿元,比上年减少92.亿元,同比下降12.88%。其中,计提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498.4亿元,比上年减少59.46亿元,下降10.66%。 2023年全年,中信银行的拨备前利润为1370.91亿元,对比2022年来看,同样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5.34%。也正是因为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的减少,才使得中信银行2023年的利润总额勉强实现2%的增长,达到748.87亿元。 从中信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上看,2023年的表现似乎也稍逊于2022年。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23.57亿元,比上年增加16.12亿元,增长2.65%。 但是从收入组成上看,2023年中信银行非利息净收入中,受投资收益变动影响极大,全年投资收益同比上涨30.9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却从2022年的370.92亿元下降12.7%至323.83亿元。也就是说,剔除投资收益带来的收入增长,中信银行2023年非利息净收入也比2022年下降不少。 零售业务难以扛起增长大旗 在2021年报发布会上,中信银行首次系统阐述了新零售全景图,表示正在构建以财富管理为主体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价值链,试图将曾经“短板”的零售金融业务变成新的发展引擎。 在本次年报中,中信银行也披露了零售金融业务所带来的成绩。2023年,中信银行零售管理资产为4.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2%,**规模2.2万亿元,私行管理资产也站上万亿台阶。 中信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行个人贷款余额22838.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69.36亿元,同比增长7.89%。 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个人贷款(不含**)余额17109.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73.58亿元,增幅10.13%。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全年仅新增年增270.83亿元,大多数贡献则来自于经营贷和消费贷。2023年,中信银行全年个人普惠贷款余额新增866亿元,其余的增长部分则全来自于消费贷款。 比起个人**业务的增长,中信银行**业务则显得相形见绌。 在2023年之前,中信银行**发卡量增速已逐步放缓。2019年至2022年,该行**累计发卡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4.26%、11.16%、9.40%以及5.21%。至2023年,发卡量增速才有所好转,为8.37%。 但是,随着中信银行**发卡量增速的回升,其交易量却出现反向的下滑。2023年,中信银行**交易量为27159.95亿元,同比下降2.73%。此举也直接导致**业务2023年全年收入594.21亿元,同比下降0.67%。 不仅收入没有上涨,中信银行**的不良率却节节走高。2019年至2023年,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89.48亿元、115.61亿元、96.50亿元、105.20亿元、131.98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4%、2.38%、1.83%、2.06%、2.53%。 从中信银行的零售金融战略上看,经过近几年的调整,确实有着明显的增长。2023年全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营业收入达到864.24亿元,对比2022年的846.64亿元增长2.07%。 但是,从利润的贡献上来看,零售银行业务贡献的利润仅有159.35亿元,同比下降8.31%。且利润占比仅有21.3%,在收入占比提升的同时利润占比反而下降不少,利润尚不足公司银行业务的一半,甚至都不及金融市场业务所带来的利润。 不仅如此,对比公司业务来看,个人贷款有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个人不良贷款的占比。2019年,中信银行的个人不良贷款总额为151.94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23%。截至2023年末,其个人不良贷款总额已增加至276.68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42.7%. 如此来看,一味的提高个人贷款规模并不能为中信银行的业绩起到制胜的关键,在提高零售业务的同时,如何能够保证利润的增长以及控制不良率,或许才是中信银行新零售战略的重中之重。 $中信银行(SH601998)$  $中信银行(HK00998)$ 
聚焦深度,谈行业!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3-22 15:52 · 格隆汇社区大V

动能换挡,龙湖2023年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35亿元

2024年3月22日,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龙湖集团」或「集团」,港交所股份代号:0960.HK)公布其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全年业绩。 长久以来坚决执行的财务铁律,是龙湖集团坚信穿越周期的强大底气。 2023年,龙湖集团持续稳步、有序压降负债,截至2023年末,龙湖集团的综合借贷总额为1926.5亿元,同比下降7.4%;平均借贷成本为4.24%,保持行业低位;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平均合同借贷年期为7.85年,进一步拉长;在手现金604.2亿元,净负债率为55.9%,现金短债倍数为2.25倍,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60.4%,一系列指标均维持行业内的较高水准。 在政策的支持下,2023年,龙湖集团加大经营性物业贷款融资力度,全年净增经营性物业贷款174亿元,以更优的成本,进一步拉长借贷账期。 基于战略合作银行的持续信任与支持,截至2023年末,龙湖集团总借贷内的银行融资占比达77%;外币借贷额占比降至17.7%,100%掉期,完全规避汇兑风险。 践行高质量发展模式,2023年,龙湖集团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全集团合计净流入35亿元,为主动压降负债规模、优化债务结构提供新的活水。 龙湖集团持续获得资本市场的高信用评级,其中,惠誉、穆迪、标普评级分别为BBB-、Ba1、BBB-,中诚信、新世纪均为AAA级。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03-21 20:33 · 格隆汇社区大V

浦发银行连续三年业绩下滑,净利润已退回12年前水平

出品|达摩财经 浦发银行终于发布了姗姗来迟的业绩快报。 3月20日,浦发银行(600000.SH)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734.34亿元,同比减少8.0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02亿元,同比减少28.28%。 这已经是浦发银行连续第三年出现营收、净利润双双下降的状况。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浦发银行不足400亿元的净利润还要追溯到2012年。 事实上,对于浦发银行2023年度业绩的表现,市场并不意外,回顾整个2023年,浦发银行每个季度的业绩表现均持续下滑。2023年三季报时,浦发银行-30.83%的净利润增长率令市场唏嘘不已,如此的表现在大中型银行的历史数据中也实属罕见。 或许正是受业绩不振影响,2023年9月,浦发银行宣布了重大人事变动,董事长郑杨、行长潘卫东双双请辞,建设银行原公司业务总监张为忠被任命为为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2月7日,张为忠董事长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批复,但浦发银行行长一职仍处于空缺状态,目前经营管理工作则由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副行长刘以研主持。 对于刚刚上任的董事长张为忠来说,浦发银行交付了这样一份成绩单,显然担子过于沉重。日后张为忠能否带领浦发银行克服困难,开创一个新的发展格局,也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所在。 业绩承压 作为改革开放后上海的第一家本地银行,浦发银行诞生之初即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昔日的浦发银行凭借“对公业务”一度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居前三,业绩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不相上下。 2017年时,招商银行(600036.SH)、兴业银行(601166.SH)、浦发银行总资产均在6万亿元左右,营收规模方面,浦发银行居于股份制银行第二位,净利润则不及兴业银行,位于股份制银行阵营第三。 2017年同年,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造假案爆发,为掩盖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办理**、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最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领4.62亿元罚款,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等人被处罚,相关涉案人员移送至司法机关,除此之外,浦发银行总行涉事高管也被立案调查。 浦发银行近年来一直在不断消减事件对经营的影响,与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拉开。 招商银行凭借零售战略不断升级,在2022年末资产规模就已突破10万亿大关,兴业银行在2023年三季度末资产规模也达到9.92万亿元。浦发银行业绩快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才刚刚突破9万亿元,达到90072.47亿元,与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差距已越拉越大。 对于浦发银行来说,盈利增长乏力无疑是当前浦发银行最直观的困境。 从营业收入看,2019年,浦发银行在增速回升到11.60%的高点后便开始不断下滑。2021年和2022年,浦发银行营收及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负增长,营收分别下滑2.75%、1.24%至1909.82亿元、1886.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下滑9.12%、3.46%至530.03亿元、511.71亿元。成为国内唯一连续两年“双降”的上市银行。 2023年,浦发银行业绩降幅再次扩大,全年-28.28%的净利润增速创成立以来新低,降幅在已披露业绩快报A股上市银行中处于垫底位置。而-8.05%的营收增速也仅略高于平安银行的-8.44%,排名倒数第二。 对于2023年业绩的大幅下降,浦发银行在三季报中解释称,贷款市场利率水平处于低位,同时受存量贷款重定价影响,息差收窄,净收入同比下降。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非息收入也同比下降。 息差的不断下降无疑是浦发银行业绩恶化的根本,在2018年时,浦发银行还以1.94%的净息差,在A股9家股份行中排名第三。截至2023年9月末,浦发银行净息差则下落至1.43%,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在9家股份行中垫底。 内控不足 除了业绩上的压力,内控的缺失也是浦发银行现存的重要问题之一。 自从2017年浦发银行爆出的成都分行775亿特大造假案后,浦发银行的内控问题就一直被外界关注,但近几年仍屡见不鲜。 通过对过往监管披露罚单梳理发现,仅2021年和2022年,浦发银行罚款就超过了1.6亿。其中2021年7月因为配合现场检查不力、内控制度修订不及时、未向监管部门真实反映业务数据等31项违规行为,一次性被罚款6920万元。 2023年,浦发银行分支机构仍因为金融违规问题多次被罚。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年浦发银行被监管部门“点名”15次,每次处罚金额从35万元到200余万元不等,累计罚款金额超千万元。 浦发银行不仅屡屡受到监管处罚,在客诉量上也一直居高不下。 据原银保监披露数据统计,2022年,浦发银行的投诉量为1.88万件,占股份行投诉总量的比例为15.8%,投诉主要涉及到**、个人贷款等业务,**是重灾区。2022年,该行**业务投诉量占总投诉量比重超过了80%。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量中,浦发银行的投诉量为3616件,仅次于平安银行,排名第二。而2023年第一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则为2489件,浦发银行的投诉量远超均值。 此外,作为曾经股份制银行中的“对公大王”,浦发银行近年来对外投资风险频出。 继2018年踩雷“乐视网”,“鹏华资产-浦发银行-华润深国投信托-华润信托·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被深度套牢后,又在2023年踩了“中植系”的雷,可能面临数亿元损失,也为未来业绩埋下了诸多不确定隐患。 不过,在资产质量方面,浦发银行近年来也通过主动调整对公贷款结构,压降不良资产,成功减少了对公贷款的不良资产余额,不良率也逐年下降。 过往财报显示,2017年时,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度高达2.14%。截至2023年年末,该行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741.9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21亿元;不良贷款率1.48%,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浦发银行(SH600000)$ 
聚焦深度,谈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