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之心:「两个卖水果的小姑娘」逆袭为「水果皇后」的故事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对豫记同样很重要。

2010年6月,400多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河南籍媒体人基于对家乡的热爱,共同发起了旨在以传播中原文化为己任的豫记新媒体项目,此后十年,我们用文字深耕河南,用脚步丈量中原;替中原问道,为河南鼓呼。

作为全国最早的一家把乡土人文植入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平台,豫记已经为全球河南人生产了两千余万字的文化食粮,已经团结了全球2000多位河南籍优秀媒体人,更是将视野延展到团结更多的河南籍精英人群,致力于以民间方式讲述新时期河南故事,并以移动互联网等新的媒体形式进行传播,成为一家在政府引导下的民间全媒体文化平台。同时,豫记新媒体平台亦开了媒体人转型的先河,在全国媒体界创造了“豫记模式”,引来了精英人群的持续关注与资源汇聚。

回望来路,14年前,豫记是一个河南籍媒体人社群,这是豫记的1.0时代;10年前,豫记是一个新媒体平台,这是豫记的2.0时代;而现在,豫记将要开启下一个十年,迈入豫记的3.0时代。

新的十年,豫记要给河南带来什么?豫记又怎样实践“新质生产力”“消费促进年”“乡村振兴”“全国统一大市场”“豫农优品”等中央与河南省的精神与指引?

我们的答案是知行合一,“知行本一事,真知即真行。”我们希望在“文化食粮”的基础上,切入到当下的社会、经济实践中去,投身到实业中去。真正做到豫记“脚下有泥,眼中有光”。我们希望引入国内各行业精英,链接各平台经济体官方,依托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依托河南农业大省基础,从品牌、销售出发,为河南创品,助河南优秀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因此,豫记将要启动河南形象全球化传播项目“这就是河南(知行版)”第二季,我们深刻感受到,仅仅只是做好河南形象提升、优秀文化传播远远不够,还应当为河南经济的转型升级、消费促进等提供助力。

有两个想法,一是打好三张牌,即河南好企业、河南好物、河南好文化;二是知行合一,这包括两个目标:一是将省外电商顶流运营团队引入河南,形成“教导团”,赋能河南,实现全链路“传帮带”的实践引领。二是河南经济主体与平台经济体如抖音、拼多多、淘天集团、京东等产生公益性合作。

在和河南省民营企业协会共同发起“这就是河南.百城寻访”计划的基础上,豫记将走进排名全国前三之一的万邦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启动豫记的电商项目——“豫记真选”。这里有一个缘份——此前的2022年年底,豫记和万邦的商户们曾经联手为河南菜农卖出了数百万斤滞销蔬菜。

这段时间,“豫记真选”团队一直在万邦市场寻找万邦商户的故事,并被深深感动着,这些商户身上,各自折射出河南商人身上特有的优秀品质——纯朴、勤劳、智慧、感恩……豫记真选,就是要以媒体人的良心、良知做电商运营创新,以河南人的厚道赋能“豫农优品”。

合抱之木,起于毫末。在此,我们将不断与河南的优秀创业者双向奔赴,豫记将报道他们勇敢而智慧的创业心路,“平凡而强烈”的家国情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也深知,豫记只是个小单元,我们的努力依然需要您的支持、参与与传帮带;我们也在此呼吁,团结起来,做一个立功、立言、立德的“新河南人”!

致敬创业者,致敬每一位一直“逆行”的新河南人。

——编者按

郑州东站出站继续东行,驱车二十余公里后就能到达中牟县万洪路,这里坐落着全国第二大的农副产品一级批发市场——万邦农贸批发市场。万洪路正是市场中间的一条主路,每天从白昼到黑夜,马路上各式车辆川流不息、笛声不断。

一幢红色的建筑上写着「陈氏阳光果蔬贸易有限公司」几个大字,远远都能清晰看见。这间公司的掌舵者,正是被称为“水果皇后”的陈雪梅姐妹。

据笔者了解,陈氏阳光自2012年万邦成立当年就进入市场,目前已经是万邦最大的水果一级批发商,也是河南重要的农产品供应链企业,与全国500多家大型商超建立了合作关系,服务二级批发商2000多家及终端水果门店6000多家。

但谁能想到,三十多年前,陈氏阳光仅仅是改革开放初期出门打工的“两个卖水果的小女孩”的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商丘市姑娘陈雪梅刚刚初中毕业,但为了供养家中另外七个弟弟妹妹上学,作为家中大姐的陈雪梅,带着刚从小学五年级辍学的三妹陈娜,茫然地随着打工大潮,从民权县城辗转来到河南省会郑州市,机缘巧合之下,开始沿街摆摊卖水果。

最开始,陈氏两姐妹先卖应季的草莓、葡萄等水果,她们每天凌晨蹬着一辆人力三轮车到郑州市区南郊的田间地头去收葡萄,顺利的话,天亮时他们又能满载水果回到市区,然后再蹬到当时的水果集中地——郑州商务大厦摆摊,日夜兼程、风雨无阻。

“那时也不觉得累,每次收到好的草莓、葡萄,就非常开心;每次顺利卖完水果,也是兴奋异常——又能有点儿钱寄给弟弟妹妹完成学业了!”陈雪梅讲起当初,说那时是简单的快乐,泪水中的希望。

边做边学。

陈雪梅姐妹俩一边辛苦卖水果,一边紧盯着水果批发市场。碰上价格适合的水果,他们也会在批发市场批出一批价廉物美的水果来零售。

随着水果摊的生意越做越大,二人萌生出进入更大市场的想法。2000年夏天,陈氏两姐妹拿出辛苦攒下的4万元“巨款”,又大胆借了一点儿银行贷款,在郑州二环道水果批发市场租下档口,升级进入水果批发行业。

创业从来九死一生。陈雪梅姐妹俩一样也掉了很多“坑”,因为专业的不熟悉、经验不足、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又是一路的泪水与欢乐。

“最让我难过的是2002年,我拿着贷款到广西进了一车龙眼,当时只是图便宜,没有仔细看龙眼的品质,也没摸准郑州的市场行情,一车龙眼拉回市场后,因价格过高根本没人买,导致这批本来质量就差的龙眼很快烂掉,只好低价处理。”陈雪梅说,这一次让她血本无归,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欠下一屁股外债。

再大的艰难时刻,姐妹俩亦不敢一蹶不振,而是相互鼓励,风雨之后,反而让她悟出一个重要的道理:创业要以利他思维去做事,以诚信经营的理念去合作;只有让客户、合作伙伴越来越信任陈氏阳光,生意才能越来越长久。

阳光总在风雨后。短暂的低迷与创业“悟道”之后,陈氏姐妹带着从老家借来的1万元“老本”和数万元银行贷款,在2003年重返二环道,开始了二次创业。

秉持利他的经营理念,陈氏阳光的水果批发规模日渐增长,她们先后组织团队去海南采购芒果、打造石榴品牌,品类迅速扩展至十余种,并且在进入万邦市场后,陈氏阳光启动了全球化采购,选品团队及产品源头遍及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南非等30余个国家。

近年来,无论线下商超或电商平台均在大力布局农产品源头直采,试图打通“产地直达消费者餐桌”的最优供销路径,源头直采模式不仅能节约中间费用,还能真正提升农产品的品质稳定性。

“销地直采与产地直采在反馈与修正机制上不同”,果链供应链创始人、水果行业连续创业者刘水生告诉作者,如果从销地采购30吨西瓜,10吨品相不好,进货商无法追溯西瓜的产地、批次信息;但产地直采就能实现,前端能快速反应到后端,从而在接下来的批次中做出持续有效改进。

陈雪梅也表示,陈氏阳光之所以不断深入农产品源头、走向全球化采购,也是因为源头农产品代表着更稳定的质量、更合理的价格,“这符合我们「让老百姓吃上健康水果,过上阳光生活」的企业使命。”

天下之中的中原,自古南北东西要道,如今又有了新郑国际物流港、米字型高铁、中欧班列中泰直通班列,万邦农贸批发市场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市场,亦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地利之因。

而源头直采一样受益于此,陈氏阳光因此不仅拿得“万邦之货”,更是又在郑州地利之下,将产品销向全国。

陈氏阳光的解决办法是,不仅与国内外产区农户、农场主、大型果园等进行直接贸易合作,更是以产业链的思维深入产地源头,建立从种植、采收到包装、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做好源头产品的标准化建设,真正从源头管控水果质量。

“比如榴莲,我们不仅从泰国源产地采购榴莲,更是对榴莲种植的土壤组织、肥料选用等方面介入,层层把关,再经过我们产地工厂的筛选分级、全程冷链运输,确保送给客户高品质的榴莲。”陈雪梅说。

“即使现在泰国每天温度接近40摄氏度,我们的几百人团队依然是去到源头给农户筛选水果。”陈雪梅自豪地告诉作者。

如今,借助直播、短视频等内容形态,陈雪梅希望不仅公司的产品本身能溯源,也让陈氏阳光的客户、消费者能看到源头产地正在发生的一切,“通过产品溯源直播,可以让消费者看到我们的果子是怎样种植出来的,怎样到万邦市场的,让消费者吃起来更放心。”

据记者了解,陈氏阳光正在不断涉足与强化公司的“电商化进程”,在电商的路径上,可谓屡败屡战,反复尝试电商各种业态。

“农产品特别是水果,电商通路代表着‘新质生产力’,也是我们必须进军与参与的重要渠道”,陈雪梅笑道,我们交了几千万的“学费”,也取得了一些入场券。

“这次与豫记真选合作,也让我们多了不少信心!”陈雪梅语气提高,她在听说“豫记真选”项目的背景与思路后,很受鼓舞,“我们的初心是一样的!”

豫记真选作为豫记承接的“这就是河南”项目中的重要一环,希望不再仅仅是为河南优秀的农产品、企业鼓与呼,而且要知行合一,通过引入国内“顶流电商队伍”,共同下场打造“新质电商运营能力”样板,将“豫农优品”销向全国、美誉全国。

同时,豫记希望联合遍布全球的2000多位河南籍媒体人、各大电商平台官方、河南省市各级政府及协会、河南省各大高校新传院系、河南农产品链路上的优秀产业带及优秀企业,形成一个平台;并在这个平台基础上,通过引入顶流的电商运营队伍,共同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电商运营模式——即做一个能够让政府满意、消费者开心、符合平台生态、市场各参与方得益的“生态型模式”。并将此模式在未来能够赋能省内产业带、产业链及市场各方主体。

“豫记又要‘疯了’!”河南不少媒体人都说,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


豫记何以力小而任重?

“道在溺中!”豫记创始人杨桐如是说,“这是豫记的3.0版升级,也是我们这群媒体人亲身下场,为‘实业强省’的一次尝试!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理解,结合引入的国内顶流电商运营团队,共同探索全新的电商运营模式”,他引用王阳明“真知即真行”的理论,说豫记要进一步为河南各方构建生态型经济体,为新质生产力、豫农优品、乡村振兴,做一点儿我们的努力探索。

“我们相互感动,创业是光荣的!实业也是经济的根本!”陈雪梅提到豫记对她的采访时说,我也为豫记喝彩,我们愿意为这个项目尽一份“绵薄之力”!

陈氏阳光依然在路上。从三十多年前的“两个卖水果的小姑娘”,到今天成长为采购源头遍及全球的农产品供应链企业,陈雪梅姐妹不容易。

“从当初的养家糊口,到让公司员工有个家的感觉,再到带产地上万人就业,我们很高兴!”陈雪梅语速加快了很多,当她提到720水灾、疫情期间等非常时期保供、为灾区做的一些事情时,眼中开始闪现泪花。

故事不多,宛如寻常一段歌。从“两个卖水果的小姑娘”到今天的“水果女王”,陈雪梅的故事已然升级,商之大者,为国为家。

但仍然有不变的本色:那浓厚的中原乡音与利他之心。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