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稳“一哥”宝座 又登历史舞台!公募风光下基民何时才能赚钱?

去年,公募基金首次超越银行理财,成为“资管一哥”。而截至今年4月底,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再一次迎来历史性时刻。不过,尽管持续高光,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依旧,公募基金想要更好的发展,后续还要有更多的努力。值得期待

引言:去年,公募基金首次超越银行理财,成为“资管一哥”。而截至今年4月底,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再一次迎来历史性时刻。不过,尽管持续高光,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依旧,公募基金想要更好的发展,后续还要有更多的努力。值得期待的是,在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基调下,随着“严监管”、基金创新发展以及基民素质提升等因素影响下,公募基金行业或将迎来深刻变革。

公募基金再迎高光时刻 总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

5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51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0.78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末,公募基金产品规模达到 27.60万亿元,同期银行理财规模 26.80 万亿元,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超越银行理财,成为整个财富管理行业的主力军。而截至3月底,公募基金规模为29.20万亿元,连续两个月站在29万亿元大关之上。

三个月内增长超3万亿元

今年1月底,公募基金规模为27.36万亿元。这意味着,与1月底相比,公募基金规模在三个月内增长超3万亿元。与3月底相比,公募基金规模在短短一个月内增长超1.5万亿元。

公募基金快速的增长,短期是固收类基金的贡献增加,而全年看,权益类基金也是重要的提振动力。根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数据显示,与3月底相比,4月底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变动不大,而债券基金规模较3月底增长近5000亿元,货币基金规模较3月底增长近1万亿元,这两类基金增长的规模与公募基金4月总规模的增长大体相当。而2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万亿元,这一数据刷新了当时的历史纪录,其中,权益类基金2月规模增加7000多亿元。

我们认为,基金规模整体上行,一方面在于全球市场向好以及市场情绪回暖之下,投资者投资信心的回升,基金募资规模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整体上行,基金净值不断修复,提升基金净值。

基金赚钱下基民不赚钱仍是诟病

众所周知,由于盈利模式的存在,基金公司在盈利方面整体表现良好。但对于基金来说,大多还是赚少亏多。公募规模虽然在持续增加,但质量并没有显著提升,长期以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始终困扰着投资者。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15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披露了2023年年度报告,经统计本期公募基金合计亏损4347.74亿元。根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从基金类型来看,2023年年报货币市场基金与债券基金总利润均超2000亿元,为近3年同期最大盈利,混合基金整体亏损超5000亿元,单只产品平均亏损0.73亿元;股票基金整体亏损超3000亿元,单只产品平均亏损0.94亿元。

其实,如果从从长期平均收益率上,公募基金表现并不差,甚至还跑赢股市主要指数。但多数投资者并非长期持有,如果遇上市场高位购买基金的,甚至还会被套很多年。而在此期间,很多基金还通过塑造明星基金经理以及押注赛道追求短期业绩。如此,实际上整体对基金的质量带来影响,也抑制行业更高质量的发展。

基民何时才能赚到钱?

好的是,在新“国九条”之下,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即,而基民不赚钱的显现也有望得到改善。

今年新“国九条”指出,推动权益类基金占比提升、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加强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还指出基金公司要解决“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问题,要求基金公司要转变到以投资者回报为导向上来,有效降低投资者成本。很明显,新“国九条”给予基金行业新的指引,而在指引下,也将推动行业迎来新的更好的发展。这其中,为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严监严管”的态势持续加强,不仅有力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行业进一步的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预计,在新的指引以及严监管下,公募基金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深度改革。从自身上,在注重产品品类的创新的同时,会进一步加强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体验以及提升投资者的回报预期。与此同时,对于投资者来说,随着长期投资以及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对于基金投资的认识和理解有望进一步提高。而这,都将有利于基金行业进一步的发展以及投资者盈利状况的改善。

因此,在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壮大之下,随着新“国九条”给与基金行业新的指引,在监管趋严、行业自身优化改革以及基民投资理念提升之下,基金行业或迎来深刻变革,在基金高质量发展的预期下,“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现状也将带来较大改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