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嵩松获刑!公募监管风暴真来了

下一个会是谁?

消失在公众视野好一阵的蔡嵩松,终于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但这一次,是以一个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面貌。据天眼查查询,董博雄、蔡嵩松、曲泉儒等人,已于3月27日在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案由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另据报道,他们还涉及了操控市场相关罪名。在蔡嵩松匆匆卸任以来的这段时间,市面上也并非没出现过一些小作文,但很多人也只是猜测到被调查的层面,完全没想到这样的开庭案由。

公众对他的认知形象,再一次崩塌,重组成另一个样子。这让我们再次感叹贵圈真乱的同时,也不免深思,这个关乎中国8亿多基民的大行业,到底怎么了?


01


这个开庭公告,有几个耐人寻味的地方。

其一据资料,除蔡嵩松外,曲泉儒此前也是诺安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10月离任所有产品。而董博雄与另一个券商机构国信证券的分析师重名。国信证券反馈称确实有这一个名字的前员工,职务为研究助理,已于2019年6月离职。

若属实,三人曾分属两家公司,在不同时间离职,前后隔了3年多,所为何事同时成为了此次的被告?

其二,“受行贿”的案由中,谁受贿?向谁行贿?案件涉及的另一方当事人是谁?他们到底是如何运作的?据获悉,该案涉及的当事人不止这三人,其他当事人的案件另有法院审理。

之前2022年9月,诺安基金前基金经理邹翔,就因“老鼠仓”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罪、行贿罪被判。案由类型有所类同,不知道曲泉儒在当时离职是否与此也有关系。若是,说明一直在查。

其三“该案件在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案件号中有‘刑初’两字。表示该案件属刑事案件,目前是一审阶段。但一审案件就在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一般来说,能被中级人民法院来管辖的,多是涉案金额较大、案情较复杂或者是判刑刑期会比较长的案件。

显然,这个事情涉及的内容,可能要比想象中的严重。

此外,圈内已有传闻蔡是被“罚了三个亿,判三年有期徒刑缓刑4年”,有记者致电蔡嵩松询问其相关事情,但对方的回应只是“没什么好说的,这个是网上的说法”,明显是不置可否。

据报道,目前蔡嵩松已经处于取保候审状态。

能走到这个地步,已经足够说明很多问题了。无论真相和结果怎样,这都在说明,这一次公募的监管风暴真的已扑面而来了。


02


蔡嵩松,可以说是近年来基金造星运动中最受争议的基金经理之一。

股民贴在他身上的各种标签,比任何其他经理都要多。

2020年,蔡嵩松凭借“梭哈”并压中半导体大行情一战成名,成为圈内“顶流”。

据报道,蔡嵩松在诺安管理诺安成长混合基金的时间4年多里,他就像救世主一样,将诺安成长混合基金从净值0.7、年度负收益、单季收益也几乎全负的基金“起死回生”,期间任职总回报71.70%,年化12.44%。(实际上,有业内测算,从份额加权净值增长率来看,诺安成长名义回报71%,实际基民获得9%左右。

期间在2019年更是通过95.44%近乎翻倍的收益率横杀全场,被基民们尊称为“蔡总”。

他管理的基金规模也因此迅速膨胀,最高一度超过400亿,单只基金规模高达327.76亿。

但随着半导体行情转熊,他的产品也急速回撤,最高年度回撤超过40%,被基民转骂为“菜狗”。

最终,大家对他的态度从信仰开始改为质疑:

质疑他的基金与“赌徒式投资”无异。曾有某知名基金经理在2020年中报中就公开质疑:“一只硬核成长类产品,基金经理从业才3年,做投资仅1年,规模从去年的十几亿迅速膨胀到当前的近两百亿,且大部分规模是今年二季度流入的,该产品基本上全仓半导体。我不禁陷入深思,虽不免有葡萄好酸之嫌,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更让大家对他质疑和吐槽的,是他管理的产品巨额亏损,但依然领着巨额的管理费和薪酬。

据天天基金网数据,作为蔡嵩松的代表产品的诺安成长混合,在2022年全年亏损129.3亿元,管理费为3.76亿元。

2021年初,“蔡嵩松年终奖超7000万”事件一度上过热搜榜。还有网友在微博上称,蔡嵩松2020年的巅峰期年终奖超过6000多万,估计一年总收入1亿。

赌徒式押注赛道,一战成名后疯狂发产品,然后产品巨亏,让基民损失惨重,但自己依然收获巨额的管理费。

这样的结果,基民难以接受。

对于基金管理来说,整个产品梭哈单一赛道,尤其是规模在超过百亿之后依然重仓,这样的投资管理方式,到底是如何过风控关,又到底合不合规?值得深思。

基金管理说白了,就是拿基民的钱去投资。A股主要行业赛道也就那么十几个,如果把钱分十几分然后分别都去梭哈,必然有几个产品会成为爆款。然后这些爆款产品的基金经理成为大明星,再通过这个大明星去募集更大量资金,继续把游戏玩下去。

在2021年A股行情最好的那段时间,大量赛道已经出现极端抱团导致估值泡沫畸形扩大的状态。尤其是新能源、半导体这些。

但也是在当时,A股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出现了大井喷,当年新成立基金超过1800只,发行份额超过3万亿份,都创出了最高历史纪录。

作为从业基金投资的机构,以及管理基金产品的管理者,哪个不是拥有极高的金融领域专业知识、投资研究能力和风控能力。

当时的极端抱团导致个别赛道过于拥挤和泡沫化,甚至连官媒都连续发文质疑的地步,他们难道不知道?

海量发行之下,必然有爆款产品出来,但其他亏损的产品,要为基民负责吗?

更关键的是,这种赌徒式基金产品,当所押注的赛道出现持续大跌而巨亏,他们该不该负责?

这些都是无数基民的质疑。

在近几年,在基金圈,基金产品十年亏损几十亿、上百亿,管理费收掉数十亿的,不在少数。

其中有些还是在最近几年开始出现的,包括各种赛道里面所谓的“新星”:

更何况,如今著名如蔡松,竟然是涉嫌违规犯罪。这样的落差,让基民如何接受得了?


03


去年,公募基金上演史上最大规模离职潮。全年有超126家基金公司旗下超300名基金经理离职,创5年来的最高纪录。

他们当中有来自大型公募基金的“新顶流”、“新明星”、“新王牌”,也有一些“老牌”。

基金经理的薪酬支付方式中,有不少的奖金都是分几年发完的,一般递延三年。

2021年A股一度走向牛市高点后(不少行业赛道极致抱团),让很多基金经理实现了史上最高光时刻,到了2023年A股行情走差,叠加大奖金基本分完,所以出现离职潮也算急流勇退的体现原因。

但这其中,有多少基金经理是在押注单一赛道赚到盆满钵满之后,看到形势不对开始通过“离职”来金蝉脱壳的?

他们之前在高光时刻大量发布的产品,如今也有不少随着股市大跌变成了烂摊子,他们如何或者该不该,向曾经慕其名而来的基民交代?

更有甚者,在今年“转融券”事件出来后,公募基金参与“转融通”借出所持股票用于给其他机构或投资者做空对冲的事情也开始被曝光出来。截至去年期末公募基金转融券额近200亿元,但实际上在结算统计之前反复被借出又返还的资金有多少,无法统计。

这被基民质疑这是“给钱基金来做空自己”,为了收取微薄融出费用而提供了大量券源给别人做空。其中融出的重灾区,恰好也是在2021年最热门的几个赛道。

这样的模式,到底算不算在履行认真管理基金,为投资者做好回报的责任?

有人曾说,在国内基金这个行业,几乎就从来没有人在高位时建议客户赎回,建议客户“卖出”。他们只会在最热的风口时去大肆叫卖最火爆的产品,尽可能卖出去更多。

这个现象,似乎无可反驳。

回到蔡松的这个事件,或许他在上面这些现象中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一定程度也有很多共同性。

大家还记得曾经的“叶飞爆料”事件吗?他所爆料出来的行业黑幕,冲击了无数人对基金行业的认知。

可以说,因为他,也导致了整个基金行业迎来新一轮严查严整顿,这几年来,被抓、被判刑的基金经理并不在少数。

尤其今年以来,证监会密集发声,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穿透式监管、把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落实到位。依法将所有证券期货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就开出90多张行政处罚书。

所以蔡松如今的这个结局,并没让人感到太多意外。

或许大家好奇的只是,下一个,会是谁?无论这案件结果怎样,希望这件事,能推动基金行业对管理、考核和收费模式的重新思考。这个行业还是有太多的问题,是时候要认真改革好了。

8亿基民,需要一个认真的交待。(全文完)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