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成为阿斯利康全球战略中心后,会做什么?

阿斯利康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升级,除了彰显出其对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持续的投入信心,也将过去多年阿斯利康中国在政策与市场竞争环境影响下的,系列开行业风气之先的业务布局,有节奏地系统“串联”了起来。还得是阿斯利康!当有些跨国药企针对中国市场战略,

阿斯利康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升级,除了彰显出其对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持续的投入信心,也将过去多年阿斯利康中国在政策与市场竞争环境影响下的,系列开行业风气之先的业务布局,有节奏地系统“串联”了起来。

还得是阿斯利康!

当有些跨国药企针对中国市场战略,于复杂环境中,再次陷进“扩张”与“收缩”的语境时,阿斯利康成为坚定选择前者的那一拨。

2月26日,在“2024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大会”上,阿斯利康投下重磅消息:中国上海成为其第五大全球战略中心。

某种意义上,这不止是阿斯利康针对中国市场战略的升级,也是阿斯利康中国一直以来构建起来的“圈”生态的进阶版。2023年在第六届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上,阿斯利康中国在其众所周知的生态圈“三驾马车”外,又画了一个“圈”,其内涵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推动中国创新走向全球。

而在上海成为全球第五大战略中心后,阿斯利康对中国市场的预期策略之一,便是以中国产业优势链接全球机遇。

在半年内两次访问上海,并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的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看来,中国不仅在重要药物的全球研发和生产中扮演关键角色,且在创新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对于阿斯利康而言,中国市场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将上海升级为我们的第五大全球战略中心,以共同开拓科学疆域,为世界带来更好的药物。”

图注: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

01

以战略升级开启阿斯利康中国下一个30年

作为全球营收TOP10药企,阿斯利康此前在英国剑桥、美国波士顿、美国盖瑟斯堡和瑞典哥德堡设有四大以研发为主的战略中心,而随着阿斯利康全球战略中心(上海)揭牌,这意味着阿斯利康又增加了一个集研发、商业及生产运营为一体的全球战略中心。

这一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定位,从行业层面来看,开了先例。此前,有因中国区负责人职位升迁,将亚太区总部设在中国的跨国药企,也有在药审改革政策红利助推下,将全球研发的亚太区域中心设在中国的跨国药企,而集研发、商业及生产运营于一体的全球战略中心,比较鲜见。

更重要的是,阿斯利康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升级,除了彰显出其对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持续的投入信心,也将过去多年阿斯利康中国在政策与市场竞争环境影响下的,系列开行业风气之先的业务布局,有节奏地系统“串联”了起来。

从迎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逐步进入到中国市场以来,跨国药企作为中国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医药市场现有政策、市场、产品、企业格局的形成,都留下过印记,有的甚至高于本土制药企业。

相当数量的跨国药企在华发展已经入到40年的区间,按照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工作委员会(RDPAC)的阶段划分,跨国药企在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1980-2001年的引进拓展;2001-2012年的集中进入;2013-2019年的优化发展;2019年之后的深耕转型。

深耕意味着对中国医药市场发展潜力的长期关注,转型意味着跨国药企在华积累的经验有的行不通了。这是跨国药企整个群体对环境变化的体感。

但与其他中国市场占全球营收比较小的跨国药企不同,自王磊加入阿斯利康后,便开启了众多突破原有经验认知的策略变革。其业务增量不再单纯依靠全球产品管线的补益,而在商业运营模式上做到极致创新,一步步撑起中国成为阿斯利康全球重要市场,并一度使中国市场营收连续4年占据跨国药企在华首位。

于此相得益彰,伴随王磊的职位升任为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阿斯利康中国此前积累的经验,在中国市场保持稳定深耕的同时,得以外溢到更多的市场中。

2024年是阿斯利康中国在华的第31年,王磊此前曾将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前30年的发展,分为三个以10年为期的阶段,“头十年是冲着中国市场来的,第二个十年是冲着中国制造来的,第三个十年,我们努力帮助中国患者同步用上全世界新药,把全世界创新成果加速带到中国。”

但显然,阿斯利康的目标远不止如此。在王磊的规划中,阿斯利康中国用其30年积累起来的体系内商业化、生产、研发能力构建,叠加近7年来集合中国智慧健康创新中心、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等创新生态圈“三驾马车”的持续蓄能,希望以阿斯利康为纽带与桥梁,开启下一个30年的战略新版图:将国际前瞻的技术引进来,带着中国医药创新力量走出去。

这与上海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五大战略中心的目标一致,“我们此前认为中国的市场是一个具有卓越生产能力的市场,但现在看来,中国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来源,阿斯利康在这里建立战略中心,是希望今后和中国杰出的创新生物制药企业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进一步以创新来推动产业发展。”阿斯利康全球业务拓展高级副总裁Shaun Grady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

于此战略相辅相成,在“2024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大会”上,阿斯利康还发布了“上海生物医药创新企业2024合作出海计划”,该计划将覆盖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和欧美日发达国家,以双向走访对接的形式,助力30家上海优秀企业出海,持续推进医药创新的跨境合作与交流。

02

跟着阿斯利康,去海外突破商业化天花板

“出海”对中国药企而言,是一个老话题,但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讲述“出海”故事的主角们也在改变。

当特瑞普利单抗、呋喹替尼、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接连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且来自中国的创新药真正在美国市场实现从0到“重磅炸弹”的蜕变,现下的中国药企的“出海”语境,受益于中国创新力量的崛起,已经演进到创新药械上,而且显示出前无所有的迫切。

背后的原因一句话就能概括:受中国药价及医保相关政策影响,创新药在中国市场的峰值天花板日渐明确,创新药只有走到更广阔的市场去,才能形成第二条增长曲线。

众所周知,对海外市场拓展,最大的壁垒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此时寻找到一位国际市场拓展的“领路人”至关重要。

而跨国药企因其在海外市场本土化运营经验,天然具有链接国内外市场的桥梁作用。以此次阿斯利康发布“上海生物医药创新企业2024合作出海计划”为例,该活动就一下子汇聚了阿斯利康拉美地区、中东及非洲地区、亚洲地区业务负责人,以及和铂、西比曼、沙砾生物等6家本土创新医药企业。

其实,早在2023年5月王磊在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曾表示“出海、国际化是中国创新成功的结果,要相信中国领先的、有特色的好药,应该让全球的患者都用上”,虽然“目前全世界还没形成一定要吃‘中国药’的想法”,但王磊相信,“这种想法会很快到来”。

此后中国创新药跨境交易数量爆发某种意义上也验证了王磊的预判。雅法资本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的新药跨境交易中,对外授权数量首次超过授权引入数量,由2022年的35个,提升至2023年的63个。交易数据内在结构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出中国医药创新经过近10年积淀,已经具备了国际市场影响力。“中国创新一般是不开始就看不到,看到的时候就已经爆发了”,王磊表示。另外一方面也表现出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急迫性。

事实上,阿斯利康在过往生态圈构建过程中,已经帮助过部分“圈”内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比如与绿叶集团、康泰生物、艾德生物等企业合作,帮助本土企业产品与服务走向国际。

且2023年,在阿斯利康提出“将国际前瞻的技术引进来,带着中国医药创新力量走出去”的战略新目标后,王磊已经携阿斯利康生态圈所囊括的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患者服务方案等,奔赴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与当地医药界一起探讨中国创新产品与模式落地的可能性。

从战略出发点而言,在“2024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大会”上,阿斯利康发布的“上海生物医药创新企业2024合作出海计划”,既是阿斯利康此前战略目标的延续,也是将上海设为阿斯利康全球战略中心之一后的再出发。

“近年来,中国创新正加速迈向国际化发展新阶段,在全球医疗产业中地位持续提升。上海作为我国现代医药产业的发祥地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以此为背景,王磊表示,“作为扎根中国的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式创新的投入,构建海内外创新合作桥梁,推动更多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从研发、诊疗创新等方面助力本土医疗创新成果加速落地,推动本土医疗行业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医疗大潮之中。”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