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确定性,平安健康(1833.HK)业务稳健增长,静待价值释放

业务方面的持续兑现增长最终也将会反应到资本市场层面

进入新的一年,受地缘政治等宏观因素影响,港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

1月22日上午,港股呈现高开低走行情。截至午盘,恒生指数报15004.77点,跌幅1.99%;恒生科技指数报3052.88点,跌幅2.46%。

这一过程中,许多优质的头部企业难免遭受波及。

站在投资者视角,保持理性,把握住震荡环境下的确定性才是当下探讨的重点。

更为具体的来说,只有基本面稳健,业务良好发展的企业,才具备穿越周期的内核和持续增长的潜力。

以平安健康为例,作为互联网医疗板块的头部企业,凭借着"管理式医疗+家庭医生会员制+O2O医疗健康服务"的商业模式,公司2.0战略持续深化,业务稳健发展。

具体可以从F端(金融用户)和B端(企业用户)两大战略业务来看:

在F端业务上,平安健康持续融入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业务场景,为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用户提供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协同效应日渐凸显。一方面能够助力综合金融业务获客、黏客和用户的二次转化及渗透,另一方面,在与产险、健康险、银行等其他支付方的协作上,能够加强对其用户的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

数据显示,公司付费用户持续增多,渗透率快速提升。2023上半年,公司F端战略业务录得收入人民币10.78亿元,同比增长12.6%,且过去十二个月服务的付费用户数超3800万,同比增长13.3%,在平安集团近2.29亿1个人金融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约16.6%。

在B端业务上,平安健康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产品质量,为企业用户提供专业高品质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企业作为支付方为其员工付费,让员工享受到从健康风险预防到健康隐患解决,到健康意识提升的全方位服务。

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公司累计服务企业数达1198家,同比增加449家,覆盖近390万企业员工及用户,B端业务收入达到4.49亿元,同比增长88.9%。其中,B端过去12个月服务的付费用户数达到约390万人,相较于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服务的付费用户数增长90.2%。同时,B端客户还展现出极高的用户粘性,期内存量大型规模企业客户续约率高达90%,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从机构的专业角度来看,多家券商及大行对于平安健康的业务以及后市发展,也均给出积极预期。

例如,国金证券给出平安健康目标价19.81港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其指出,随着平安健康战略调整陆续落地,业务结构不断优化,F端和B端资源优势明显,公司实现盈亏平衡可期。其中,公司在F端上已经形成与集团协同的体系化产品和服务,业务稳健增长,渗透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B端上,公司整合供应方资源,有望领跑企业健康管理新赛道。

中泰证券指出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毛利率提升,净利润减亏明显,运营效率提升,给予平安健康"买入"评级。基于公司优化产品及服务结构,调整低战略协同性业务等原因,中泰证券上调盈利估值模型,考虑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高成长性,公司强劲的竞争优势以及业务质量不断优化,预测公司2023/2024/2025年收入分别为46.22/53.06/60.9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08/-2.67/-0.62亿元。

总的来说,随着近期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正式召开、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发布、市场要求香港金融管理局调整投资策略,考虑使用部分资金购买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优质股票等等一系列顶层设计和发声,为平安健康这类互联网医疗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支撑其稳步发展,相信业务方面的持续兑现增长最终也将会反应到资本市场层面。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