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光伏、汽车等行业巨头纷纷布局

钙钛矿技术又有了重大突破。12月9日,根据协鑫集团官微披露,蓝箭航天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携带协鑫钙钛矿组件发射升空,标志着全球首次钙钛矿组件空间搭载试验正式启动。本次在轨试验主要在于验证组件性能和积累原始数据,开辟钙钛矿组件空间应用的新领

钙钛矿技术又有了重大突破。

12月9日,根据协鑫集团官微披露,蓝箭航天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携带协鑫钙钛矿组件发射升空,标志着全球首次钙钛矿组件空间搭载试验正式启动。本次在轨试验主要在于验证组件性能和积累原始数据,开辟钙钛矿组件空间应用的新领域。

作为光伏材料界的“新宠儿”,钙钛矿正成为各大厂商着力攻关的一个方向。

钙钛矿.png

钙钛矿新技术频频落地

公开资料显示,太阳能电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代晶硅电池、第二代化合物薄膜电池以及第三代新型电池。钙钛矿电池属于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是指以钙钛矿材料为基础的太阳能电池,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低成本、轻薄柔性等优点。

2013年,钙钛矿电池入选《科学》杂志评选出的“十大突破”,被称为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术。随着技术研发不断深入,钙钛矿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逐步突破,并逐渐被产业界熟知。

今年4月,七国集团(G7)气候、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发布《联合声明》称,将“推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技术革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一能源领域的“新秀”引发强烈关注。

过去一个月,我国在钙钛矿领域的技术创新实现多个突破。

11月29日,位于内蒙古的1兆瓦级钙钛矿项目成功并网,共采用11200片纤纳光电自主研发和制造的钙钛矿α组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钙钛矿并网地面光伏项目,使钙钛矿技术步入了实质性商业阶段,大大提速了产业化进程。

11月30日,协鑫光电公众号发文称,其推出的1000mm×2000mm钙钛矿单结组件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8.04%,标志着协鑫光电跨过18%的转换效率门槛。协鑫光电CEO范斌认为,18%的组件效率将是量产起点,已能对标目前的碲化镉组件。这意味着量产大门有望真正打开。

随后,协鑫光电的279mm×370mm叠层组件经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权威认证,效率达到26.17%,为大面积高效率叠层组件打下基础,也标志着钙钛矿技术在光伏电池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根据NERL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1月,钙钛矿单结电池最高实验室转换效率达26.1%,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最高实验室转换效率更是高达33.9%,由隆基绿能的研发团队创造。

12月5日,极电光能官宣,公司研发的810.1cm2大尺寸钙钛矿组件稳态效率达到19.5%。这是极电光能继今年6月以18.6%稳态效率打破日本松下保持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之后,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榜单上最大尺寸的钙钛矿组件效率纪录。

在业内专家看来,除了电池转换效率外,钙钛矿最大的竞争优势是性价比,理论上每发一度电可以做到比晶硅便宜。目前钙钛矿产品仍未大规模铺开,单家企业能量有限,钙钛矿的发展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重磅级玩家相继进场

公开资料显示,已有多位重磅级玩家涌入钙钛矿赛道,除仁烁光能、光晶能源、兴晟能源等光伏板块上市公司外,还有车企巨头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房地产开发商华纳集团,风电巨擘明阳集团,以及中国华能和中国核电等实力央企。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分析报告,钙钛矿电池在分布式光伏市场具备竞争力,可广泛应用于BIPV幕墙,也是光伏车顶的优良材料。钙钛矿电池下游应用场景广泛主要得益于钙钛矿材料吸光系数大,厚度较薄就能实现对太阳光的有效利用,同时钙钛矿材料特性决定了钙钛矿电池的制作可采用轻薄、柔性基底。

12月8日,杭萧钢构集团计划总投资20亿元,在徐州新沂打造异质结光伏电池+高效光伏应用产品生产基地,其中包含1GW晶硅薄膜异质结电池、1GW光伏组件、5GW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等太阳能电池及光伏应用产品项目。

公开信息显示,杭萧钢构成立于1985年,2003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公司,名列建设部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和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比亚迪在11月初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比亚迪将积极布局钙钛矿电池技术,以推动电池转换效率屡创新高。目前,比亚迪已拥有专业的钙钛矿太阳能技术研发团队,并将在研发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成立光伏技术研究院,以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长城汽车则早在2022年3月就宣布布局钙钛矿。此后,长城汽车又宣布与江苏省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协议,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全球首条GW级钙钛矿光伏组件及BIPV产品生产线、100吨钙钛矿量子点生产线、全球创新中心及总部大楼。今年4月项目正式开工。

面对钙钛矿技术的火爆,也需要注意相关风险。国盛证券指出,一方面行业受下游光伏装机量需求波动的影响,如下游光伏行业扩产节奏放缓或遭遇周期性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将直接影响上游光伏设备的市场需求,从而对钙钛矿设备的市场需求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钙钛矿相关技术仍处于验证阶段,并未实现量产,产业化进程目前仍面临稳定性不足,寿命较短和大面积成膜导致效率下降等问题,如产业化发展的难点无法及时突破,钙钛矿量产将难以实现,从而抑制相关设备的市场需求。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