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期业绩实录|科技和消费转型成功,首惠产业金融(0730.HK)迈入快速成长阶段

借由业绩发布会,一睹首惠产融的最新发展态势!

9月1日,首惠产业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惠产业金融”)举行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董事会主席孙亚杰、董事总经理梁衡义等出席会议。

2023年是首惠产融转型后打造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开局之年,公司展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00亿港元,主营业务成本4628万港元,净利润3012万港元,归属于母公司利润为2240.6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41%;基本每股盈利为0.56港仙,同比增长143%。

借由本次业绩发布会,可以一睹首惠产融的最新发展态势:

科技和消费转型成功,经营效益逐步显现

拆解经营业务构成可以看到,科技和消费业务协同发展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1)供应链科技服务规模快速增长

上半年,供应链科技服务实现营收1120万港元,利润率达到46%。主要得益于京票业务快速增长并且形成初步规模。

在业绩会上,管理层公布了几个业绩亮点:截至6月末,京票开立规模51.3亿元,月均开票规模稳定在10亿元以上;融资规模36.8亿元;平台注册登记供应商1858个,平台登记资金方包括首钢商业保理公司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满足了产业链上下游客商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融资需求。管理层表示,正在开发满足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业务需求及围绕首钢集团外部企业的业务和产品,通过产品多样化,解决实际业务场景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多种问题。

(2)融资租赁服务从B端向C端消费转型

上半年,融资租赁服务实现营收8650万港元,利润率达到40%。融资租赁业务依托公司旗下的南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的积淀和积累,正在从原来的单一B端业务转向“B端+C端”的混合业务模式

B端业务以服务钢铁产业链及上下游为主,关联方B端项目投放规模为2. 92亿元,外部B端项目投放规模为1. 08亿元。

C端业务主要聚焦手机等3C消费,至今年6月末投放规模6.39亿元,投放个人客户交易笔数90322笔。

管理层表示,融资租赁板块在加强业务风险控制和预期收益管理的同时,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可观的利润支撑。

(3)协同发展的战略定力使得经营效益逐年显现

公司转型成功显著优化了成本结构,上半年主营成本下降40%至4627万港元。行政费用和财务费用大幅下降,其中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4%至2030.3万港元。融资成本从去年同期233万港元下降到今年上半年87. 5万港元。

另外,上半年毛利水平同比增加14%至5374.3万港元。

管理层表示,随着后续规模效应逐渐释放、财务杠杆适当增加,公司不断摊薄固定成本,融资租赁服务、供应链科技服务的盈利能力,以及利润率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持续深化转型,打造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

展望未来,首惠产融的战略规划及发展思路清晰。

一是协同发展下,采取“两进两退”规划。供应链科技服务作为未来发展重心,做持续战略性的投入;融资租赁服务稳健,继续丰富业务生态;物业租赁服务,逐步有序地退出;现货贸易业务,在2022年下半年已经全面停止。

二是形成产融结合特色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作为公司持续深化主业转型调整的方向,平台一手链接资产,一手链接资金,未来进入公司发展视野的业务将越来越多。

资产方面,在产业资产端,重点围绕关联方的产业资产以及钢铁产业链上下游的资产,同时关注其他企业的相关优质资产;在消费资产端,包括已经开展的手机租赁资产、正在积极对接的其他3C消费品,以及其他类型的消费端资产。

资金方面,公司积极对接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为未来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求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可以看到,通过打造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公司得以持续扩大主业转型优势。

提问环节Q&A

Q1: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公司的战略定位以及未来的业务重心和发展规划?

A1:公司制定了5年的发展规划,而且战略定位基本明确,主要是形成产融结合特色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

首先,一手链接资金,一手链接资产。资产端,围绕钢铁企业上下游场景,公司区域内场景;资金端,包括银行、券商、租赁等,公司打造一个“金融超市”提供金融服务。

科技端,作为科技公司将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高新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供金科技技术创新,同时引入高端技术人才,加强产研技术合作,整合科技资源,积累知识产权,最终提升公司的科技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通过优化整合,推动形成供应链金融,加上消费租赁协同发展的模式。目前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毛利率具备大幅提升空间,随着公司满足更多入驻客户的需求,科技服务的业绩和利润表现将得到提高。此外,“B端+C端”租赁并重发展,同时适当增加财务杠杆,满足融资需求从而增加公司利润。

Q2:请问公司未来是否会跳出首钢集团的范围向外部拓展?如果是的话,对比其他同类型平台,公司的竞争力在哪里?

A2:公司短期内立足于首钢集团,在最熟悉的产业场景中继续创新供金产品,完善产品图谱,以适应更多产业场景。发展节奏上,将贯穿供应链,拓宽产业链,进一步服务生态圈。这个过程中,先积累科技实力,再提升运营能力,择机将市场拓展到其他的产业和区域。

公司的竞争力在于三方面的优势。一是具备灵活的市场机制和用人机制;二是专业化的团队,既有产业专家,又有高端的金融科技人才;三是作为已经上市且拥有产业背景的公司,资本市场运作和想象空间可能相对更加丰富。

Q3:全球经济波动和下行对公司现有业务有哪些影响?公司是否会基于对未来经济环境的预判而考虑再次调整业务的规划?

A3:8年时间,公司在业务上做过很多尝试和探索,但底层逻辑中有三个“不变”。

以产业为支撑,围绕核心企业保持业务多样化不变;加大科技平台的投入不变,数据驱动、区块链技术降低供应链金融的尽调成本,近几年累计资金投入超过5000万元;顺应国家发展政策,发挥行业和区域优势不变,拥有首钢集团的产业背景,业务主要落在京津冀和深圳。

全球经济波动和下行,但机遇和危机并存,公司有能力将危机转化成转型过程中的新机会。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