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噱头还是实力?医药“第一股”爆发却含金量注水,谁来祛魅?

承认吧!医药“第一股”大多是定语“装”出来的。一种愈发诡异的现象同样发在了医药行业:什么药企IPO时都能冠上“第一股”的名号,只要定语够长,修饰词够多,或关键词够新、够怪、够奇特,就像一位明星一样,只要光环前所未见,颜色足够“多巴胺”,便

承认吧!医药“第一股”大多是定语“装”出来的。

一种愈发诡异的现象同样发在了医药行业:什么药企IPO时都能冠上“第一股”的名号,只要定语够长,修饰词够多,或关键词够新、够怪、够奇特,就像一位明星一样,只要光环前所未见,颜色足够“多巴胺”,便能以此为包装,风光出道。

如最近出现的miRNA第一股,北交所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再如早些时候的铁皮石斛第一股、灵芝孢子粉第一股、手术动刀第一股、小鼠第一股、模式动物第一股、原创小分子第一股……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更有甚者被冠上了好几个“第一股”之称,如某家被冠上脑科第一股的股票,还被称作AI脑科学第一股、神经专科第一股、民营神经专科第一股、“超脑”概念第一股、脑科医院第一股。

又或是集体在玩猜字谜游戏,如疫苗第一股、A+H疫苗第一股、人用疫苗第一股、新冠疫苗第一股、mRNA新冠疫苗第一股、RNA疗法第一股、HPV疫苗第一股……

当这样的现象泛滥,看者视觉已经疲劳。早些年所谓的“第一股”,大多的确代表了所在领域首家IPO的公司,行业预期和关注度均颇高。但随着上市环境宽松,IPO门槛变低,创新力量崛起,竞相上市的背后,“第一股”的称谓却成了一层易破碎的壳,其成色到底几何,后续综合实力能不能与之匹配,自圆其说?这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毕竟,有的“第一股”已经退市,或者杳无音信了。

一窝蜂“自创”第一股,原因何在?

越多越多的“第一股”涌现,背后的逻辑其实很好理解。

首先,离不开上市环境更为宽松这一大因素,尤其在全面注册制下,审核效率高、IPO通过率高、包容性大幅提升,企业上市融资进程自然大大加快,IPO总体数量相较过往有着明显增加。

另一大不可忽略的语境在于,国内创新环境与过往已不可同日而语。业内各界人士几乎有着相同的共识,国内的“创新力量起来了”:如果与五年前做对比,中国的新药研发环境、生态和基本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字最能够生动地反映出效率和变化。在2023中国国际药物信息大会/2023DIA中国年会暨展览会披露的一组数据或可佐证,2017年至2022年,从处在临床前或临床阶段中的项目数量变化来看,欧洲地区与之前几乎持平,美国的增幅为23%,而2022年中国的情况是五年前的4.4倍。

这无疑值得肯定,从仿制药到仿制创新,再到自主创新,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效率之高、速度之快较为明显。于是乎,上市环境宽松,再叠加医药创新力量崛起,IPO的总量自然有所上升。林子大了,鸟也多了,新登陆资本市场的药企则开始绞尽脑汁思考,如何才能“异军突起”呢?

“贴标签”是最省事的办法。换言之,明确定位,用最简单的、最快的、最持久的方式进入一个人的头脑,既让资本市场记得住,也凸显自身差异化定位从而获得融资。很有意思的是,“只要想贴,这个标签怎么着都能贴的上去”。

大环境的潜移默化也不可忽视,跟新药研发里面的“FIC”以及“BIC”概念类似,在一以贯之的文化氛围下,市场往往更认可“要么成为某领域的第一位选手,要么成为最好的选手”。这时,争相竞抢各种名号的第一股开始泛滥。顶着“第一股”的头衔,尤其在市场知名度不高时,或对药企营销较为有效,不仅利于宣传推广,甚至可以迅速引起更多潜在客户的关注。

当然,也得承认,能被成功冠以“某某第一股”,说明该股必然在某个产品或服务细分市场有一定的差异定位。但让大家吐槽的点在于“太多了,且包装过度”,不少企业仅在玩“文字游戏”,纯粹在第一股前加“无止境的定语”,殊不知而今“遍地第一股”,含金量已大大降低。

定义真正的“第一股”

“第一股”不应该是文字游戏,而应该是数字游戏。

一个很大的区别是,以前的“第一股”一般是被市场赋予,体现在实打实的“数字”上,比如市值、业绩、规模。而今,市面上大多“第一股”并非以市值来定义,而是在某些细分领域率先上市,或者具有某种明显特征的。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尴尬的是,一种文字游戏开始弥漫,只要前缀够长、定语够多,仿佛遍地都是自封的第一股。

此时,有必要再次重申真正的“第一股”。

复盘此前太多成功的企业,都是先站好自己的位置,持续深耕,再扩散业务,逐步做大做强,从而一路攀爬至行业龙头地位。从几大龙头来看,在行业里有着“双瑞CP,所向披靡”之称的恒瑞和迈瑞,一个稳居“A股医药第一股”,一个占领“器械第一股”。市值几乎在各自领域里“断层第一”,市值双破3000亿,而且从综合实力来说,无论行业地位还是业绩表现都当之无愧。

单拿“老大哥”恒瑞来说,虽然近两年业绩连续下滑,在扩围创新的方式上有些保守,但总体实力和地位目前仍然难以撼动。除了总市值稳坐医药行业第一,恒瑞在管线规模也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公司,包括Fast-follow药物数量。从创新药物靶点来看,其管线中覆盖多个国内外尚无同靶点产品获批的药物。

再拿国内医疗器械巨头迈瑞医疗来看,同样经过了时间的验证,在持续的积累中占据了国内领先地位。不仅市值抗打,而且也得到了业绩的验证,在2023年第一季度以83.64亿元稳居国产医疗器械领域营收榜首,远超身后一系列选手。再如CXO龙头药明康德市值同样“断层第一”。

而今,即使顶着“某某第一股”名号上市,更需要清醒的是,第一个IPO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该领域的第一,竞争仍然激烈。噱头背后,同样暗藏风险,很多企业IPO之际并不代表有足够实力立足,或已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更多仍处于“烧钱阶段”,仅通过 IPO来获得更多融资,风险开始显现。

比如昔日“肿瘤微创治疗第一股”和佳医疗于便于今年6月惨遭退市,主要原因在于大股东通过各种违规手段,掏空上市公司。这并非个例,昔日A股“人参第一股”紫鑫药业亦逐渐走向退市边缘。作为全国第一家上市中药企业,天目药业昔日亦有着“中药第一股”之称,但经历了常年亏损、诉讼缠身、重组失败,至今内忧不断。而今的“中药第一股”已被云南白药和片仔癀轮番攻占。

由此看来,凭实力拿到的“第一股”才更持久,需在经历过风吹雨打后,无论是行业地位、规模、市值等综合实力方面建立更持久的稳定性。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