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掘金 | 新国标实施在即,电子后视镜市场一触即发,这些公司已推出产品

真正普及还有多久?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去物理”化已成为主流。

2022年末,国家标准号为GB15084-2022的《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下称“新国标”)发布,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届时将全面取代现行发布于2013年的旧国标。

新国标执行之后,电子外后视镜不但可以安装,而且允许取代传统后视镜。


汽车电子后视镜即将上路


电子外后视镜,其实几年前就已经在国外的量产车上得以应用。但受限于法律法规,一直停留在概念车中。直至2016年,欧盟ECER46落地,日本、欧洲相继开始探索电子后视镜(CMS)的可能。

落地上车的车型也仅有奥迪e-tron、雷克萨斯ES300;以及部分商用车如奔驰Actors重卡、沃尔沃 双层客车 9700DD、达夫XG+等。

由于传统后视镜存在四大弊端:视野盲区较大、增大风阻、后车远光灯眩目、雨雪天气干扰。因此,国内各大汽车厂商有意采用影像系统来取代后视镜的地位,但同样受限于法律法规,一直停留在概念车中。

而此次新国标的最大的亮点便是:为电子外后视镜制定了详细的技术细则,使其不但可以安装,而且允许取代传统后视镜。     

新国标对电子后视镜的定义是“通过摄像机与监视器组成的系统来获取规定视野的间接视野装置”。其包含了高清摄像头、数字视觉处理系统、安全系统、液晶显示器等电子设备,是可取代传统光学后视镜的一种新型后视镜。 

7月1日新国标落地后,只使用电子后视镜的汽车便可以上路了。实际此前上海车展,就已有配备电子后视镜的车型亮相。 目前小鹏G7、北汽魔方、吉利路特斯EL-E-T-RE、广汽埃安、本田、华人运通等车厂均已明确会搭载CMS。 


市场真正普及还有多久?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最开始应用电子后视镜的应该是高端车市场,此时的产量并不会非常大;其后,随着成本的降低,方案的成熟,产品会逐渐向中级及入门级车型领域渗透。  

其进一步指出,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来看,电子后视镜市场2025年将出现明显的提升,渗透率约为5%~10%,2027年前后将快速增长,渗透率增至15%~20%,届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亿欧元。

当前,在国内首批装备电子外后视镜的汽车中,路特斯ELETRE的电子外后视镜的选装价格达到了1.6万元,成本偏高导致定价也居高不下。短时间内电子外后视镜恐怕还是汽车上的“高端奢侈配置”,以选装的形式供少数消费者尝鲜选择。 

售后层面,电子外后视镜跟那些装在翼子板或者保险杠位置的激光雷达一样。两侧延伸出来的电子外后视镜往往被布置在易损地方,碰到事故或者剐蹭,后期的维修成本同样会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天风证券也表示,现阶段电子外后视镜市场仍处于培育期,整体渗透率较低,未来随着技术成熟,成本降低,未来有望由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加速渗透。浙商证券预计2025年国内电子后视镜(内+外)总体市场规模超过60亿元。


附概念股:

华阳集团:电子后视镜产品包括了流媒体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其中流媒体后视镜承接了多个定点项目。

兆威机电:提供的车载运动屏幕、电子后视镜、汽车隐藏门把手、汽车主动式升降尾翼等相关产品已在民营自主品牌、新势力等车企中成功应用。

合力泰:公司电子后视镜业务已经少量出货,项目尚处起步阶段,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且存在不确定性。

东风科技:电子外后视镜项目在2021年预研基础上,2022年开始产业化推广应用。

华安鑫创:研制的电子后视镜,具有更加宽活的视野,自动实现光线补偿,有效降低风阻和风噪等。

好上好:公司目前基于星宸车载芯片研发的电子后视镜方案已经进入验证阶段。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