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医学影像龙头搞AI,一脉阳光冲刺港交所,三年亏超5亿

高盛、中金等入股

近日,江西一脉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一脉阳光)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登陆香港主板,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一脉阳光成立于2014年10月,公司分别为于2016年8月、2018年9月、2020年5月、2021年7月完成A、B、C、D轮融资,引入北京高盛、佰山投资、北京人保及中金盈润、京东盈正及OrbiMed。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雇员激励平台南昌一脉直接持有本公司59,088,588股股份,其普通合伙人为陈朝阳先生;北京高盛直接持有30,882,270股股份;佰山投资直接持有22,058,814股股份;北京人保直接持有19,289,403股股份;奋勇科技持有18,617,271股股份。

(公司股本结构,图片来源:招股书)

本次发行募资,公司拟将所筹资金用于“扩充影像中心网络”、“与影像科专业人员订立合约以及与大学合作开设医学影像培训课程”、“研发影像技术和平台能力以及持续招聘技术人才”、“在医学影像领域寻求战略合作及并购的机会以及在医疗影像服务产业链中寻求战略合作及投资机会”、“将公司的业务拓展至相对缺乏医疗资源的海外国家和地区(例如东南亚)”、“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1.三年亏超5亿

一脉阳光是一家医学影像专科医疗集团,主要通过影像中心服务、影像赋能解决方案、一脉云服务实现收入。

(图片来源:招股书)

业绩方面,截至12月31日止的2020年至2022年报告期,公司分别实现收入5.01亿元、5.92亿元、7.84亿元,相对应的年内亏损金额分别为1.20亿元、3.82亿元、1505.8万元。不难发现,虽然公司收入逐年增长,但仍未盈利,三年累计亏损约5.17亿元

(综合损益表主要内容,图片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31.3%、29.6%、30.2%,存在一定的波动。

分业务来看,影像中心服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其占比超过60%,影像赋能解决方案收入占比由2020年的30%波动上升至2022年的34.4%,而一脉云服务收入占比仅为2%左右。

(按业务划分的收入明细,图片来源:招股书)

事实上,尽管一脉云服务收入甚微,但公司对其重视程度并不低。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850万元、1190万元及1150万元,研发团队的重要组成便是一脉云平台研发团队,他们主要负责处理云存储和云计算等技术以建立产品线。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公司的运营费用和资本支出仍将大幅增加,短期内公司或将持续亏损。


2.细分市场规模小

医学影像服务是医疗活动中临床医生做出诊断、指导治疗,以及体检判断身体是否健康的常用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和工具。随着医学影像技术不断进步,其在医疗领域中的价值日益突出。

不过,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运营是一个较为细分的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收入计算,该市场的规模由2018年的人民币8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23亿元,虽然增长迅速,但整体规模偏小

(2018年至2030年(预估)中国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规模,数据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同时,中国人均MRI、CT等大型医学影像设备保有量及人均医学影像消费额均远低于发达国家,2022年中国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渗透率仅为1.0%

公司表示,按医学影像中心网点数目、设备数目、执业影像医生数目、日均检查量及患者支付的费用计,一脉阳光在中国所有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运营商中排名第一。

(市场竞争格局,数据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事实上,公司存在无法进行有效扩张的窘境,业务规模难以提升。

作为医学影像中心服务商,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影像中心开业数目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开设新影像中心前产生大量开支,如装修成本、租金开支及设备成本,于营运初期阶段,新影像中心与现有影像中心相比营运成本较高、收入较低。如此一来,可能导致公司短期财务表现出现波动。

目前,一脉阳光的影像中心网络覆盖国内16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86家影像中心,影像赋能解决方案服务超过80家医疗机构;公司配备和管理的包括PET、超导MRI及多层螺旋CT在内的先进影像设备总数量逾210台;注册主执业影像医生逾220名;2022年,公司运营的影像中心日均检查量约为15,000次。

值得注意的是,一脉阳光表示,其打算持续投入服务于提升客户使用体验、研究利用AI及深入学习等领先科技拓宽服务场景、多元化盈利场景及模式的应用平台。

公司集成AI平台为影像医生提供诊断的辅助工具,同时,建立影像数据标准化体系。目前,公司已与五名AI产品提供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3.结语

总体来看,在细分领域,一脉阳光的确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前期吸引了较多的资本介入。不过,其所处细分行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较小,公司目前仍面临盈利难题,未来公司仍需加大新技术赋能(如:AI集成平台),以增强影像中心运营管理能力以及赋能服务能力。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