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空窗期”会在两会后打破吗?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陶川;作者:陶川 邵翔

政策静默期的背后

随着春节后中国经济修复的“超预期”(图1),两会前的宏观政策一直处于“空窗期”。我们认为这一“空窗期”既反映出政府对于疫后经济复苏的信心在增强,也表明出台新的政策刺激正面临两大问题上的掣肘,即:1)经历了前几轮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后,积极财政在能力上是否可持续?2)面对西方不断加大的科技制裁,大规模的补贴是否可行?因此,在权衡经济复苏和政策掣肘的过程中,两会后的宏观政策并不会贸然发力,下一次政策定调的时点要到4月底的一季度政治局经济会议。

财政能力可持续性的疑问,意味着两会后的财政政策很可能更注重“提效”而非“加力”。如图2所示,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先是遭遇了2018-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而后又是2020-2022年的三年抗疫,财政政策为应对这两大冲击所实施的三轮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在力度上可谓空前,但从2022年4.2万亿的规模来看,如果不是央行提前上缴1.13万亿的结存利润,内在的财政的空间已明显受限。这也正如财政部最新要求“2023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措施”。

在地方卖地收入下滑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来替代地方政府加杠杆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如图3所示,疫情前地方财政支出一直是中央财政支出的5-6倍,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虽然疫情后中央财政支出大幅上升,但地方财政支出则受制于卖地收入的下滑显著放缓。因此,2023年在赤字率仅小幅提升的背景下,指望中央政府大幅加杠杆来替代地方政府支出是不现实的,这从2023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定调“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可见一斑。

科技制裁不确定性的加剧,反而意味着针对某一行业的大规模补贴未必可行。如图4所示,2017-2020年中国政府的补贴虽然扶持了科技行业发展,但这些科技企业在盈利上对补贴的高度依赖也随之显现。这种依赖性往往会在外部制裁加剧下变得十分脆弱。以半导体行业为例,2022年随着美国对华制裁的加码叠加全球景气度的下降,中国吊销、注销芯片相关企业达到了5746家,远超往年(图5)。因此,应对当前的中美科技脱钩,不计成本的大规模补贴并非良策,尤其考虑到上述财政能力的可持续性,当前更需要的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预计两会后仍需要一段时期来验证经济在疫后的复苏成色,对此的系统性评估很可能要等到4月底的一季度政治局经济会议。这也意味着当前的政策“空窗期”并不会在两会后立刻结束。对市场而言,一方面需要调降两会后增量政策出台的预期;另一方面需要关注两会后的国常会,这是因为在上述两大问题的掣肘下,新政策的酝酿和出台很可能都是渐进的,而每周一次的国常会无疑是最即时的观察窗口。

风险提示:海外货币政策收紧下外需回落,海外经济提前进入显著衰退,严重拖累我国出口。毒株出现变异,疫情蔓延形势超预期恶化。地缘政治爆发黑天鹅事件,导致经济和市场动荡。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