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掘金 | 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机构:预计放开三孩生育可使新出生人口提升约10%

已有多省出台类似政策

1月30日下午,一则#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第一,显示将于2月15日起施行的《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详情点击阅读),取消了对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限制条件,取消了生育数量的限制,简化了生育登记的要求等。

《办法》共十六条,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是取消了是否结婚的限制。新《办法》取消了对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限制条件,将生育登记的重心转移到生育意愿和生育结果上来,回归人口监测及生育服务本位。

二是取消了生育数量的限制。新《办法》规定,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应办理生育登记。

三是简化了生育登记的要求。新《办法》规定,网上办理生育登记时,可通过相关信息系统调取身份证或有效证件电子证照的,不再上传身份证明材料。

四是增加了信息共享的要求。新《办法》增加了“婚育一件事”一次办、生育登记信息共享、电子证照共享等内容。

消息刺激下,三胎概念股午后异动,美吉姆直线拉升涨停,孩子王涨近10%,方直科技、朗姿股份、皇氏集团、美吉姆、爱婴室等跟涨。

中信证券指出,短期来看,预计放开三孩生育可使新出生人口提升约10%。中性假设下,进一步考虑堆积效应,预计提升效果可到14%左右。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则预计该效果足以使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5-1.8之间。中长期来看,要将生育率维持在适度区间,仍需要生育鼓励政策的支持。


四川最新回应


据红星新闻从四川省卫健委相关处室获悉,《办法》中所说的“生育登记”并非大众所认为的“上户口”,生育登记可以通过网上登记,主要是向群众宣传告知其有哪些权利、义务,也是部门对群众基本情况的了解,“跟上户口是不一样的。”

1月30日,九派新闻联系了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处,接线工作人员解释称,他负责计划生育工作,据其了解,办理生育登记,是为了保证妇幼服务更好地开展,保障相关部门对当地人口的有效监测。《办法》并非鼓励不结婚生孩子,而是为了保证“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让其进行生育登记后就享有一些妇幼保健的服务。

针对“不婚生子”的现象,前述工作人员认为,“生育登记就是一项纯粹的管理生育人口的工作”,涉及伦理、法律的讨论是另外的问题。

早在2021年6月,《中央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印发,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其中提出“完善国家生命登记管理制度,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密切监测生育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


此前已有多省出台类似政策


针对我国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人口发展趋势,国家已多次优化调整生育政策,各地近期也陆续出台政策鼓励生育。如安徽、湖南、广东等地的生育登记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中,目前已不再将“是否已婚”作为进行生育登记的前提条件。

2022年,安徽卫健委发布《关于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持身份证或户口簿”。由于此次政策调整不再限制生育子女数量,以及是否结婚登记,一度引发热议。

去年8月,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关于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登记人可以在孕后生育前办理生育登记,未办理的应在子女出生后及时补办;登记时,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持身份证或户口簿。

2021年12月1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删除了有关“再生育审批制度”的条款,并在第十九条规定: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

《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指出,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再生育审批制度的取消,生育子女的公民,不再受生育数量的限制,均可办理生育登记。现有政策亟需调整和完善。

去年5月起实施的《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生育登记管理办法》在生育主体上也取消了结婚限制,并囊括了外省户籍人口。经过优化后,生育登记逐渐回归生育服务本位,充分体现了目前生育政策更加“便民利民”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7月,湖南省也印发了《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落实生育登记制度的通知》。根据该《通知》及2021年12月新修订的《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精神,湖南省明确生育子女无须再审批,实行生育登记制度。但湖南规定,夫妻不仅可在生育前进行生育登记,也可在生育后补登。其中,双方符合结婚登记条件非婚生育的,可在办理结婚证后进行补登。不过,仍提倡孕前或者孕早期3个月内办理生育登记。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口学系主任曾在《中国新闻周刊》发文,“取消生育登记限制是民心所向”。不再将“是否已婚”作为进行生育登记的前提条件,这充分体现了生育政策的包容性,机会平等、福利普惠,更加尊重生育决策的自主性和生育状态的多样性,以政策的包容体现出生育友好的价值取向。

国联证券表示,新生婴儿的增量将使整个母婴产业链需求量大幅提升,带来相关行业及公司的投资机会。

附概念股: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