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掘金近端次新?

本文来自:王杨策略研究 作者:王杨

近端新股因其流通盘小、换手率高和产业新颖等特征,具备交易优势和赛道红利,不断涌现牛股,成为市场的重点投资机会之一。

摘要  

近年来,近端新股因其流通盘小、换手率高和产业新颖等特征,具备交易优势和赛道红利,不断涌现牛股,成为市场的重点投资机会之一。

2022年以来,在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近端次新涌现了不少牛股,如拓荆科技-U、坤恒顺维、天岳先进、臻镭科技、经纬恒润-W等。

本篇报告将就近端次新的投资方法论进行分析,涵盖近端次新定义、特征、投资策略、7月以来近端次新群像和掘金组合等。

1、近端次新定义特征

      新股上市初期,基于流通盘小、换手率高和产业新颖等特征,容易受到活跃资金的青睐,结合新股解禁时间,我们将上市一年以内的个股定义为近端次新股,因为新股换手率会随着时间逐步下降,因此我们会重点研究上市三个月左右的近端次新。

近端次新通常具备赛道红利和交易红利,新股天然的时代感是其具备赛道红利,上市初期流通盘小且换手率高是其具备交易红利,两者共振使近端次新成为市场上涨中的重要机会之一。

2、如何掘金近端次新

从市场情绪视角,就二级市场投资而言,情绪低点附近上市的新股,因上市首日表现受市场影响容易低开,而在上市之后往往表现更好。

结合行业、业绩、市值等视角看,新兴赛道的高景气小市值公司在上涨行情中弹性更大。行业规律视角,新兴赛道和科创板弹性更大;业绩规律视角,最新盈利高增是重要驱动;市值规律视角,市值小的近端次新弹性更大。

3、七月以来新股群像

从市场情绪视角,7月以来的近端次新恰逢市场情绪低点,从这个维度看,后续上涨潜力较大。

从行业、板块和业绩视角,本批近端次新,行业上集中在强链补链、能源革命和智能经济领域,板块上创业板和科创板占比达69%,天然具备赛道红利,整体景气相对较高。

4、近端次新掘金组合

本批近端次新的产业分布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在此基础上,前文分析了最新业绩高增是重要驱动,因此我们制定了一套筛选逻辑:1)2022年和2023年Wind一致盈利预测,或者三季报预告下限,在20%附近以上;2)条件1中出现的指标均为正值。筛选名单见正文。

在此基础上,如果所处子领域是当前风口、公司在子领域是龙头地位、市值在100亿以下,这些特征也有助于上涨弹性。

风险提示近端次新走势受市场情绪影响较大,市场情绪超预期回落的风险;近端次新多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有技术迭代及下游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近端次新的历史规律有效性下降。

  正文  


1、近端次新定义特征


1.1 什么是近端次新

近端次新股的定义:新股上市初期,基于流通盘小、换手率高和产业新颖等特征,容易受到活跃资金的青睐,结合新股解禁时间,我们将上市一年以内的个股定义为近端次新股,因为新股换手率会随着时间逐步下降,因此我们会重点研究上市三个月左右的近端次新股。

对比主板和双创板块的新股制度:相较于主板,科创板和改革后的创业板设置了更低的上市标准、更宽松的涨跌幅限制和更严格的投资者参与门槛,其中又以科创板更为明显。进一步从新股定价机制来看,科创板建立了更为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1.2 赛道红利:新股具备天然的时代感

新股具备天然的时代感。每个阶段的新股亦是各阶段产业更迭在二级市场的映射,代表了每个阶段最具时代感的产业风口。

数据上,统计2005年以来每年新股的行业分布,可以发现:2005年至2009年,稳增长和调结构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工业金属、电网设备等是代表性板块;2010年至2014年,智能手机驱动的TMT浪潮下,IT服务、软件开发、光学光电子、计算机设备等位列前十大;2015年至2019年,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化学制药、医疗器械、消费电子、家居用品等位列前十大;2020年以来,以强链补链、能源革命、数字经济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浪潮下,半导体、通用设备、汽车零部件、专用设备等位列前十大。

1.3 交易红利:换手率高且流通盘小

近端次新股通常有流通盘小、换手率高、市值偏低的特点,继而具备一定的交易优势,在上涨行情呈现高弹性特征。由于各上市板之间新股规则不同,我们将主板和双创板块进行分开讨论。

针对主板,我们重点统计2014年以来新股,可以发现:(1)自由流通市值较小。上市首日自由流通市值在30亿及以下的新股占比25%,在50亿及以下的新股占比58%,在100亿及以下的新股占比约90%。(2)日均换手率较高。由于主板新股上市首日存在涨跌幅限制,通常首日涨停板尚未打开,因此上市首日的换手率中位数为0。进一步观察上市后一个月、两个月和三个月的日均换手率(剔除上市首日)均在14%以上,远高于2014年以来主板A股的日均换手率均值(3%)。

针对科创板和执行注册制后的创业板,通过对新股表现进行统计,可以发现:

自由流通市值较小。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中,上市首日自由流通市值在30亿及以下的占比分别为79%和92%,在50亿及以下的分别占比92%和97%,在100亿及以下的分别占比99%和100%。

日均换手率较高。由于注册制下新股上市首日不存在涨跌幅限制,因此双创板块新股换手率高峰通常出现在上市首日。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中位数分别达到74%和68%。而观察上市后一个月、两个月和三个月的换手率(剔除上市首日)也仍然维持在10%以上,同样高于2021年7月以来双创的日均换手率均值(6%)。

1.4 赛道红利和交易红利共振:近端次新是反弹主力之一

近端次新股是市场反弹行情的主力军之一。原因在于,新股上市初期具备流动盘小、换手率高、产业新颖等特征,在每一轮反弹行情中,交易因素和赛道因素共振,更容易诞生牛股。

数据上,统计4月低点至9月底涨幅前100的个股,可以发现,2022年1-4月、2021年以来上市新股占比分别为6%和18%,均超过其在全部A股中的占比(2%和13%)。具体来看,1-4月的近端次新牛股中,以拓荆科技-U、坤恒顺维、天岳先进、经纬恒润-W等为例,交易优势和赛道红利共振,彼时在Q1的市场情绪底部上市,随着市场情绪回暖反弹,其上涨弹性显现。

1-4月情绪低点上市的新股中,涌现出一批自4月26日至9月底涨幅在100%以上的牛股。


2、如何掘金近端次新


2.1 市场规律:情绪低点附近新股上市后表现更佳

我们借助万得全A风险溢价来判断市场情绪,当风险溢价超出2010年以来的均值+1倍标准差时,判定为市场情绪低点;当风险溢价低于2010年以来的均值-1倍标准差时,判定为市场情绪高点。在此背景下,我们选择2014年以来的观察样本有,市场情绪低点包含2014年1月-2014年7月、2018年10月-2019年2月;市场情绪高点包含2015年4月-2015年8月、2017年2月-2017年3月、2018年1月、2020年10月-2021年2月。

从二级市场投资触发,市场情绪低点附近的新股上市之后表现更好,更具研究价值。具体来看,一方面,新股首日表现和市场情绪正相关,情绪高点附近新股上市首日容易高开;另一方面,新股上市后的1个、2个、3个、6个乃至1年的累计涨跌则和市场情绪负相关,情绪低点附近新股上市之后的一年内累计表现更好,情绪高点附近新股上市之后的一年内表现较差。

2.2 从样本看哪类近端次新上市后上涨弹性大

2.2.1 样本构建

为了分析近端次新的哪些特征有助于上涨弹性,我们构建观察样本,对其进行分析梳理。

样本选择:我们以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26日区间内上市的新股为分析样本。

样本处理:对于主板个股而言,若4月26日至9月30日区间内,个股仍处在新上市后未开板的状态,则以打开涨停板当日收盘价开始计算;对于双创个股而言,剔除上市五个交易日的涨跌幅。

样本分组:以4月26日至9月30日区间最大涨幅为指标分为三组,也即,区间最大涨幅达到100%为一组、区间最大涨幅为50%至100%为一组,区间最大涨幅在50%以下为一组,数量分别为23家、34家、59家。

2.2.2 行业规律:新兴赛道和科创板弹性更大

从行业和板块视角,4月以来最大涨幅超100%的以新兴热门赛道的科创板个股为主,换言之,科创板或新兴赛道的近端新股弹性更大。

从行业来看,涨幅超过100%的公司,占比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电子(35%)、机械设备(22%)、医药生物(13%),均高于这三个行业在全部A股中的占比。进一步观察申万二级行业,半导体板块有7只个股,占比最大(30%),其次是通用设备和自动化设备。

从上市板看,高涨幅个股中70%来自科创板,远高于全部A股中科创板个股占比(9%),创业板和主板则分别占17%和13%。

2.2.3 业绩规律:景气是重要驱动

从业绩视角看,最新盈利高增是重要驱动。具体来看,观察三组的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和2022年中报,无论是平均法还是整体法,都可以发现,涨幅50%至100%的样本组和涨幅超过100%的样本组,相较于涨幅50%以下的样本组,2022年一季报和中报的盈利增速优势都非常显著。

与此同时,涨幅超100%的样本组,在5月至9月上涨窗口期对应的当期业绩(也即2022年中报),相较于2022年一季报的环比提升也较为显著。

2.2.4 市值规律:小市值弹性更大

从市值视角看,市值小的公司在反弹中弹性更大。数据上,4月26日至9月30日期间,最大涨幅超过100%、介于50%和100%之间、小于50%的次新股上市日平均市值分别为95亿元、121亿元和433亿元。

若剔除掉中国移动这一市值最大的公司,区间最大涨幅小于50%的公司上市日平均市值降至227亿元,仍显著高于前两个区间。


3、七月以来新股群像


3.1 市场情绪:7-9月新股上市时值情绪低点

7-9月新股上市时值市场情绪低点。近期万得全A风险溢价再次迫近2010年以来均值+1倍标准差的临界点,显示市场情绪再次降温,触及低点。

受市场情绪降温影响,本轮新股首日表现欠佳。2022年7-9月,受市场情绪影响,新股首日跌破发行价的月度占比明显回升,9月该值达40%,高于2021年以来的均值(12%)。但根据之前的研究,在情绪低点上市的新股,更容易在后续市场上涨中涌现牛股,因此7月以来上市的这批近端次新值得深度挖掘。

3.2 板块分布:集中在先进制造和双创

行业上看,本批近端次新集中在先进制造。新股天然具备鲜明的时代感,在强链补链、能源革命和智能经济的产业背景下,7-9月上市新股中,个股数量排行前三的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合计占上市新股总数的42%。

板块上看,双创新股是绝对主力。7-9月,创业板、科创板上市新股占全部上市新股69%。一方面,注册制的实施提升了新股上市的效率;另一方面,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产业定位与当下的产业背景相契合,印证了次新股的产业新颖特征。

3.3 业绩表现:三季报预告过半数正增长

近端新股因其产业具备鲜明的时代感,映射到景气度上,整体具备比较优势。

就三季报预告来看,7-9月上市新股中有61家公布2022年三季报预告,其中三季报预告净利润增速下限为正的有40家;三季报预告净利润增速下限较中报环比改善的有25家。

就Wind一致盈利预测来看,在披露盈利预测的55家企业中,46家企业22年盈利预测为正,54家企业23年盈利预测为正。


4、近端次新掘金组合


7月以来上市的这批近端次新恰逢市场情绪低点,当前具备研究价值很大。与此同时,其产业分布以强链补链、能源革命、智能经济为主,天然具备赛道红利。

前文分析了最新业绩高增是重要驱动,因此我们制定了一套筛选逻辑:1)2022年和2023年Wind一致盈利预测,或者三季报预告下限,在20%附近以上;2)条件1中出现的指标均为正值。筛选后名单如下。

在此基础上,如果所处子领域是当下风口、公司在子领域是龙头地位、市值在100亿以下,这些特征也有助于上涨弹性。

风险提示

1、近端次新走势受市场情绪影响较大,市场情绪超预期回落的风险;

2、近端次新多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有技术迭代及下游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3、近端次新的历史规律有效性下降。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