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亿政策红包来袭,汽车股反转时刻到来?

编者注:5月23日,国常会表示将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今日港股汽车股开盘拉升;机构分析指,汽车行业进入复苏阶段,板块将迎基本面反转。作者:Judy5月24日,港股汽车股开盘拉升,长城汽车一度涨超13%领涨板块,现涨7.11

编者注:5月23日,国常会表示将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今日港股汽车股开盘拉升;机构分析指,汽车行业进入复苏阶段,板块将迎基本面反转。

作者:Judy

5月24日,港股汽车股开盘拉升,长城汽车一度涨超13%领涨板块,现涨7.11%,报12.66港元每股;吉利汽车涨5.57%、五菱汽车涨2.59%、广汽集团、东风集团股份跟涨。image.png

车市再度起飞靠的是什么?后续汽车股又将何去何从?

600亿红利来袭!国常会释放新信号

5月23日,国常会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其中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以及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减免购置税一直被认为是汽车产业较为有效的刺激政策。按照简单估算,一辆十万元左右的乘用车购置税约1万元,按照减征50%购置税来算,600亿元的购置税减征对应1200万辆乘用车,如果按照减征25%购置税来算,则对应2400万辆乘用车。image.png

且过往历史减征政策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9年的购置税减征政策,让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突破800万辆;2015-2016年的第二轮购置税减征政策,更是分别收获了180万辆、340万辆增量。

针对本次购置税减征政策,业内人士分析称,此前享受过减免政策的小排量,以及没享受到免税政策的油电混动车型,都有可能纳入到此次减征的范畴中。

按当前年销水平,假设按照以前小排量购置税优惠50%的政策,大致一年总量优惠税收能达到600亿元级别。如果本次减征惠及燃油车消费,不管是一年尺度还是两年尺度,都会对汽车消费恢复起到加速作用。

汽车销量承压,多地出台促消费政策

就目前来看,汽车行业也急需购置税减征政策“助攻”。在疫情、俄乌冲突等多因素影响下,汽车行业销量短期承压。

据乘联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4月,传统燃油车累计销量为492万辆,同比下滑18%;4月单月,传统狭义乘用车销量为67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55%,环比3月下降50%。

而从各企业自身情况来说,同样不容乐观。据统计,截至4月底,销量目标完成率能超过30%的企业,仅有比亚迪、长安汽车,哪怕比亚迪前4个月累计新能源车销量同比暴涨387.94%,可销量目标完成率仍不足三分之一。600亿政策红包来袭,长城汽车一度飙涨13%!汽车股反转时刻到来.png

在这种情况下,多地也是纷纷出台政策刺激汽车消费。

5月18日,陕西印发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方案,支持消费者购买新车或“以旧换新”,依托国内线上支付平台定期发放汽车消费券;

此外,山东青岛将于5月21日至10月31日期间投入资金2.67亿元,发放300多万张消费券,购买汽车可享受3000-10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深圳南山区推出汽车消费专项促销活动,计划于5月20日至8月31日期间发放总额为1.5亿元汽车消费券,针对国六以上燃油和新能源汽车,单个用户最高可申领5.5万元消费券......

平安证券表示,在政策暖风频吹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有望从 2022 年二季度的低谷获得复苏动能。

机构:汽车行业进入复苏阶段,板块将迎基本面反转

展望未来,机构分析称,目前汽车行业进入复苏三部曲,全面复工复产曙光在望+多地出台消费刺激手段+成本缓和,下半年汽车板块有望迎基本面反转。

华西证券表示,整车估值已接近2020年以来的底部区间,考虑零部件与整车关联性较强,汽车刺激政策若落地,整车销量复苏驱动零部件共振,量价齐升进入良性循环,配套核心车企的优质自主零部件企业有望率先实现业绩修复。

中信证券发研报指,本次国常会政策刺激力度超预期,购置税减免对汽车销量有望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看好汽车板块整体的恢复与发展。该政策将会明显利好销量弹性大,边际利润好的车企,特别是以传统燃油车为盈利核心的车企:长城汽车(皮卡最受益于汽车下乡等政策)、吉利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上汽集团等。

此外,长期来看该行仍然认为,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仍是最值得把握的投资主线,继续重点推荐: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等领衔智能化创新的造车新势力,以及新能源销量火爆、盈利边际有望大幅改善的比亚迪。

平安证券分析称,考虑各种因素,增量政策更可能投放至燃油车这个汽车业目前的最大基盘上,拥有新一代混动技术的传统车企相对受益于减税政策或更为明显。强烈推荐长城汽车、推荐吉利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建议关注长安汽车。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本文来源于新浪集团旗下港美股服务平台华盛通APP资讯专栏,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