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财报后飙升14%?Prime护城河到底有多深

Prime期权终于变现,仍有再次提价的空间

作者 | 美股研习社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2月3日盘后亚马逊发布季度业绩,本来受Meta暴雷、欧央行转鹰等因素大跌8%,在业绩发布后却奇迹般的直线拉升18%,这里面有什么名堂?我们从几个关键点来看:


(1)财务:营收miss,Margin beat,经营现金流大幅下降


亚马逊季度经营数据  

来源:财报

据财报,亚马逊21Q4营收1374亿美元,同比增9.5%,比预期1377亿小miss;经营利润(Operating Income)35亿美元vs预期24亿美元,经营利润率2.5% vs 预期1.8%。

这份财报总的来说没太多亮点。首先从营收结构上来看,产品收入714亿美元vs去年同期710亿美元基本没增长,拉动营收增长的主要是服务(云计算AWS,后面再单独分析),而AWS的增速实际上也在预期内。

经营利润(率)高于预期,但是这个和预期较低也有关系——21Q4经营利润35亿,而去年同期是69亿。另外,虽然净利润和EPS比预期高,但是这主要是投资Rivian带来的一次性收入(118亿美元),市场并不太在意这个,或者说这都不是能推动股价涨18%的原因。我们接着往下看,关键在Prime会员费。


(2)Prime:隐藏的王炸期权


刺激亚马逊股价大涨的,正是Prime会员费提价,由119美元提高至139美元(上一次提价是在18年,再上一次是14年,好似出现4年一次的范式)。为什么市场这么认这个东西?可以直观从下图来看:

亚马逊Prime价值分拆

来源:摩根

将Prime会员包含的服务分拆成履约(包邮、时效高)、流媒体、游戏、音乐、图书等6个部分,然后分别和竞对进行对比,可以发现Prime几乎每一项都比竞对提供了更高的价值,而拆分的售价却远低于竞对们。

总体算下来Prime价值/价格≈8.5x,这也就意味着有非常强的提价期权——提价了也不用担心消费者不买账,因为享受的服务确实性价比太高了,并且还在不断提升——亚马逊每年大量投入仓储物流等基建,并通过收购(如美高梅)等方式扩充其他娱乐增值服务,也就意味着Prime的价值也是在不断提升的,商业模式形成正向循环。

这样塑造的竞争优势难以复制和赶超。比如目前亚马逊提供的1日达包括1000万+商品,2日达包括约1亿+商品。1日达商品量自18年翻10倍——持续的投入不断加深护城河(Walmart 2日达包邮仅200万商品)。

从结构上来看,目前订阅会员数约2.4亿,其中美国9200万——增量主要来源于海外市场,在现有的海外20个市场中Prime渗透率大约16%-28%(海外TAM约7.23亿),美国本土约75%,海外会员渗透率仍有较大空间。

数据可见Prime海外保持高增速,18年超过本土。相比于其他订阅服务,亚马逊的增长后劲更强——高规模高增长,如下图:对比20年奈飞2.08亿订阅用户,14%的增速,Prime 2亿订阅却有高达34%的增速(有疫情助推一大波的因素,剔除掉这个因素增速也不俗,摩根预计后续增速接近20%)。

全球主要会员制商业模式增速对比

来源:摩根

总结来说,Prime会员模式生态优质,增长较快且稳定,仍有较大提价空间——这张期权终会再次变现,只是我们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不过值得相信的是,这总比拆股确定性来得高。对于这个体系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1. 提供价值远超价格,市场也认这个,那么就一直有提价的期权(从过去看是4年一次);

2. 消费者也认这个,目前2.4亿左右会员,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

3. 经营永续性、确定性强,可以给较高估值溢价;

4. 结合上述逻辑:提价20美元,每年收入增约50亿美元,给PS 20x不过分,这块也就是1000亿美元市值增量。


(3)AWS:拉动增长主力,增速在预期内


AWS营收178亿,和预期173亿in line,同比增39%。到亚马逊为止,三大云巨头(亚马逊、微软、谷歌)都已发布财报,其中微软和谷歌云业务都增长45%左右。在这个体量下三巨头仍有这么高的增速,直观反映的是企业上云大潮浩浩荡荡,这里也不得不佩服贝佐斯的远见,押注履约、Prime和云,让亚马逊持续强了10多年。

至于三巨头云计算的增速稳健,另一个重要的点是将维持上游芯片商(如英伟达、AMD)的景气度,有助于推动其股价反弹。


(4)指引


亚马逊指引22Q1营收1120-1170亿,同比3%-8%,vs市场预期1200亿;经营利润30-60亿,vs 市场预期63.5亿。按营收指引中值1145亿计算,与预期差5%左右,这也是股价冲高回落的主要因素。

注:本文由美股研习社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