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中国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净增长48万

本文来自:国家统计局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总量将保持在14亿人以上。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人口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亿人。其中,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首次达到千万级,人口净增长48万,自然增长率是0.34‰。

具体来看,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对于出生人口减少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今日在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人口增速放缓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老龄化、少子化也是发达国家乃至一些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人口出生率下降。

主要原因有:

一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比上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1-35岁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

二是生育水平继续下降。近年来,生育观念有所变化,婚育年龄也在推迟,加上其他一些生育成本提高方面的因素,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是有所降低的。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迟了年轻人的婚育安排。国际上多项调查研究发现,疫情发生以来,多个国家和地区生育水平有所下降。2020年,日本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韩国出生人口也比上年减少。

宁吉喆称,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总量将保持在14亿人以上。原因有三点:

一是育龄女性总量还是较多的。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仍有3亿多育龄妇女,每年能保持1000多万人的出生规模,人口总量将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

二是三孩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从过去十几年看,“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等生育政策均取得积极成效,出生人口数量增加。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为什么比2010年多了3000多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呢?主要是两次二孩生育政策促进了生育率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21年的43%左右。2021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各地纷纷制定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

三是人口的预期寿命在持续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死亡人口一直少于出生人口,有助于人口总量保持增长态势。一些被推迟的生育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释放,这些因素都将对人口总量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值得留意的是,关于生育政策的具体的支持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部分细则已先行落地:

1)个别政策已经落地,如教育“双减”政策,要求规范校外培训,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

2)大部分政策还在研究推动中,预计将在较短的时间里陆续出台。比如财政部、卫健委等组建工作专班,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

3)地方承担了不小的生育支持任务,部分支持举措的决定权被下放到地方。比如北京市政府宣布对多个未成年子女家庭进行公租房直配,并给予生育三孩的女性职工额外30天生育奖励假。

国君证券认为,现金补贴政策在生育支持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根据国外经验,补贴额度达到50%左右的人均GDP可能是比较有效的,那么我国的每孩现金补贴会在3.5万元以上。全国每年补贴支出预计在4000亿左右,可以效仿的几种支出方式包括公共预算直接拨款、设立专项基金或特殊账户。生育补贴属于投入大、见效慢的支出方向,仅凭地方政府难有明显成效。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保障所有人的生育权,现金补贴可能是救急良方。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