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首席,如今的倒数第八!姜超转型产品为何跌20%

曾经的卖方研究大佬——姜超,从券商首席经济学家转型私募后,明显水土不服,旗下产品8个月回撤近20%。

2021年是分化的一年,过往被投资者热捧的明显基金经理,今年大多表现不佳。凭借易方达蓝筹爆火的张坤,今年哑火;医药女神葛兰也受板块影响,难筑往日风采。

而今年同样高开低走的,还有曾经的卖方研究大佬——姜超,从券商首席经济学家转型私募后,明显水土不服,旗下产品8个月回撤近20%。

“水土不服”+“太年轻”,姜超产品回撤20%

作为业内名副其实的卖方大佬,自己做投资之后,产品却大幅回撤。2021年4月12日,姜超管理的中泰超新星1号成立,这也是其从海通证券离职加盟中泰资管后的第一只产品。然而仅过去8个月不到,据Wind最新的数据显示,该产品的最新净值为0.8076,成立以来浮亏19.24%。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成立之初,规模仅9420.17万元的基金,中泰内部认购了1300万元,可见对于中泰对于姜超寄予厚望。

但就目前来看,这份期许却并未得到回应,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水土不服”和“太年轻”。

在分析其根本原因之前,先排除产品属性的因素。基金资料显示,该基金为灵活配置新基金,可投资的标的既包括权益类资产,也包括固定收益类证券,同时还能运营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但如此灵活的方式并没有让基金的收益变好,反而一路下滑。

和同类相比,自4月12日成立以来,同类基金的平均收益为5.04%,中泰超新星1号在同类722只产品里,排名714,位居倒数第八。这进一步验证了其大幅回撤的原因是水土不服,而非是产品属性的问题。

买方研究和卖方研究极为不同,理论和实践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卖方往往只用输出报告和观点不同,不管市场,而买方研究的最终价值体现就是盈利,获得投资收益是其唯一的目标。如果没法将观点转化为收益,那么观点就只是一堆没有价值的文字。

细看姜超的投资收益曲线,不禁让人疑惑,他究竟买了什么?4月12日成立后,产品最高净值达到1.0158,但在7月和8月,产品开始出现大幅下跌,2个月就跌去近20%。

对比同期其他资产来分析。假设其买的是价值股,以贵州茅台为代表,虽然2021年7月-8月贵州茅台跌幅为24.25%,但从4月12日至今,茅台的涨幅已达6.84%,而姜超的产品却依旧还是亏20个点。

而如果其买的新能源相关,以宁德时代为例,7-8月跌幅仅有7.42%,而从4月12日至今,宁德时代的涨幅更是高达87.64%。而即使买的不是龙头宁德时代,而是新能车ETF基金,4月12日至今也涨了64.79%

而如果对比指数来看,沪深300指数4月12日至今的涨跌幅为-1.58%,上证指数同期涨跌幅为4.24%,创业板指数同期更是高达19.59%。

可以说姜超作为曾经的首席经济学家,还是忽视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过去的8个月,即使是用最简单的景气度投资方法来进行投资,收益也不至于会如此惨淡。

而姜超产品大跌20%的另一原因或是因为“太年轻”,做了超过自己能力圈范围的事情。

对于卖方而言,姜超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大佬,但是对于买方投资而言,初入市场8个月的姜超还只是一个初学者,没有经历过牛熊磨砺,没有一点一滴从根本了解市场,是很难把握市场节奏,赚取投资收益的。

其实,业内从卖方转型买方的选择并不罕见,但这些转型的分析师里,大多还是转型到了券商资管。例如: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李少君加入国泰君安资管;光大证券研究所的胡雅丽加入东方红资管;兴业证券研究所首席王德伦加入兴业资管。

当然,也有加入私募的,但大多依然选择继续做研究,比如中金研究的梁红加入高瓴之后,担任其旗下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而姜超却选择直接进入市场,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跨度较大的改变,加上缺乏市场的磨砺,让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姜超万字长文预判2022走势,接下来又看好消费和制造业?

当然,仅仅看短短8个月的业绩,并不能就此认为姜超转型没有成功。因而对于投资而言,长期能够获利才是关键,短期的波动,只要在可控范围内,均是可以接受的。

似乎是为了回应旗下产品的回撤,近日,姜超也在个人公众号“姜超的投资视界”发表长文,对2022年的经济走势做了剖析。他用八个字总结明年的经济与资本市场——“经济重启,通胀到头”。

姜超认为明年经济重启的机会在于制造业和大消费。他认为当前的中国正在建立一个新的经济循环,通过把钱投向资本市场,投向优秀的制造和消费型企业。一方面促进企业发展,一方面又能让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姜超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会迎来一个长期繁荣的时代。而这或许也是其毅然转型的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而言,长期主义的姜超确实需要更长的时间观察,才能评判其投资能力。

当然,未来能否如姜超预料的那般发展,仍是一个未知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仍然等着他去跨越。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