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股全面下挫,中国铝业等多股跌停,国常会关注大宗商品涨价过快

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召开,会议要求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

格隆汇5月13日丨钢铁、煤炭、有色等周期股午后持续大跌,酒钢宏兴、重庆钢铁、潞安环能、中国铝业等多只个股跌停。

期货方面,黑色系集体重挫,铁矿大跌超8%,动力煤跌近5%,焦煤、焦炭跌超4%,螺纹跌超3%。

持续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不仅助推中国4月PPI增速跃升至三年半高位,亦引起中国高层的关注。周三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针对当前的物价形势,央行周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着重分析了当前物价走势,认为供、需和流动性三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大宗价格上涨。通胀主要体现在PPI在二三季度的阶段性走高,而对于PPI的阶段性上行宜历史、客观地看待,待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后,PPI有望趋稳。认为PPI对CPI传导关系减弱,CPI涨幅预计比较温和。

相较央行报告对PPI有望趋稳的乐观预测,国常会对大宗商品上涨过快可能给国内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显然更为担忧。尤其是在经济恢复基础并不牢固,外围国际环境依然严竣,且一些核心关键零部件仍受制于人,任何一个潜在的风险点都可能成为引爆雷点的“黑天鹅”事件。如何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货币政策与其它政策的有效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银证券指出,4月PPI同比增速上升幅度再次超出市场预期,既有去年同期基数低的影响,又有海外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走势强劲的影响。为平衡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市场预计年内美联储将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届时美债利率将再次上行,我们认为利率上行或将一定程度上抑制海外大宗周期品价格持续大涨的趋势。从国内来看,货币政策大概率不会领先美联储加大收紧力度,短期内或更多采取类似上调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等政策定向调节部分产品供需结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