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5个月升值5500点,警惕这波强势上涨

人民币升值表面上看似利好,实则值得警惕。

作者:巴九灵

来源:吴晓波频道

历经2年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新回到6.5时代。

昨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5762,而上一次人民币汇率来到6.5时代,还是在2018年6月27日。

图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官网

当然,人民币汇率也不是一两天涨成这样的,从今年5月27日到达7.1765的低谷起,人民币已经一路高歌涨了5个多月,涨幅高达8%,罕见狂涨超5500点。

图源:英为财情

小巴举个例子来说明。今年5月底,你在中国境内兑换1万美元,需要支付7.1万元人民币,而如今只需要不到6.6万元人民币,前后相差了整整5000元人民币。

而且,这几个月来人民币的上涨,不仅仅是针对美元,相对欧元、英镑、日元等多国货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值。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全球疫情肆虐,各国经济疲软时,中国率先抗疫成功,经济触底反弹,人民币的一路升值,就好比是金融市场颁给中国经济的一枚奖章。

但小巴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监管层并不想看到这种涨涨涨的情况,甚至他们认为监管层的一些举动是在有意干预人民币过快升值。

第一个举措是,10月10日,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

业内对此的解读是:这一调整减少了对远期外汇行为的约束,实则是鼓励市场去持有美元,刺激外汇需求,从而对过快升值的人民币进行降温。

第二个举措是,10月27日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消息称,近期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

“逆周期因子”是央行在2017年5月正式宣布引入的,当时推出这个政策有稳定人民币汇率的考量。如今的淡出,则被业界解读为:监管层欲打消市场对人民币过快升值的预期。

小巴发现,在这两个被视为“干预”的举措之后,人民币汇率不降反升。尤其是11月4-9日这4个交易日里,在岸人民币升值超过1400点。

那么,问题来了,近半年以来,为何人民币一路猛涨?人民币上涨有何利弊?未来人民币走势如何?小巴采访了几位大头,下面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谭雅玲:人民币升值表面上看似利好,实则值得警惕

我认为从今年6月至今的这波人民币走强是值得警惕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1. 从历史经验和他国教训看,货币升值是对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一种压制,货币贬值则反而是一种机会。

日元升值曾沉重打击日本经济,导致日本经济陷入衰退长周期,虽然衰退的原因不仅是汇率,但汇率问题是引爆日本经济一蹶不振的关键。

再看目前的美国和欧洲,美国经济相比欧洲,优势显而易见,但美元不升反贬,美元指数控制在91-95,跟其防范美元升值的行为有关。而欧元区经济不及美国、政策滞后于美联储,且疫情严重,但欧元升值倾向不变、贬值力度有限,欧元区经济尚未恢复就再陷深渊。

实际上,包括特朗普在内的历届美国总统都希望美元贬值,美国方面既有动力也有能力来操纵美元。最直接的证明是,这轮美元的贬值,黄金等对标物的涨跌逻辑出现了混乱。一般美元跌时,黄金会涨,但实际上美元跌时,黄金也在跌,而美元涨时,黄金也在涨。这就凸显了美元的威力。

2. 这波人民币的升值,跟美元贬值有直接关系,美元走弱,人民币就走强。但其中存在一个异常现象,尤其是从8月、9月的指标看,美元贬值幅度大约为1.3%,人民币升值幅度却达到了约1.8%,美元价格是自由浮动,而人民币是有限浮动,但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却超过了美元的贬值幅度。

这种异常现象背后,可能有海外对冲基金刻意打压中国利润的嫌疑。

再比如,本周一(11月16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6048,中间价相当于是央行的指导价,央行偏向往人民币贬值的方向运行,但离岸人民币一开盘就是6.59,接着就往6.57的方向运行了,离岸方面明显存在跟中间价和市场对着干的势力。

3. 这一轮人民币的升值已超出中国经济的现实。中国以民营企业为主,尤其是出口方面,民营企业占了半壁江山。

在十一长假后,美元指数基本上稳定在93左右,但人民还是不断升值,接下来又到了年底收官的节点,中国出口企业换汇到了敏感的时间,这些企业能接受的人民币汇率基本在7元左右,但如今美元兑人民币走到6.6甚至6.5,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不利局面,甚至是不可承受的水平,容易造成严重的账面恐慌以及心理恐慌,而这种恐慌会刺激离岸市场进一步推高人民币。

所以,人民币升值表面上看似利好,实质产生的滞后不良反应越发严重,毕竟对汇率有直接影响和感受的是外贸出口企业。

关于人民币未来的走向,这一轮人民币升值的节奏比较极端,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会有回调修整。

但大方向来说,人民币将进入升值周期,预计今年最高点会达到6.54-6.57,明年会不会破6.5甚至6.4,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还不确定。

胡捷:如果美国疫苗推进顺利,人民币升值趋势或较快见顶

近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受美元贬值的影响。

今年四五月起,美元一路走低,主要是因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用力很猛,短短一个多月,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投放了3万亿货币基础货币,在投放之前,基础货币存量也不过4万亿左右。市场流动性大增,美元走弱,其他国家货币相对走强,人民币也因此走强。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受中国经济较快恢复的影响。

到了八九月份,美联储量化宽松带来的美元走弱影响已经过去,美元相对其他国家货币处于稳定状态。但这时人民币还在持续走强,主要是因为中国防疫效果明显,经济复苏在全球一枝独秀,助推人民币走强。

未来人民币的走向,还是跟国际经济趋势有直接关系,大致推断,随着疫苗的研发成功,美国经济恢复会加速,逐渐接近疫前水平,中国经济的相对优势逐渐回归常态,因而人民币大概率不会持续大幅升值。

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已恢复到常规水平的90%,疫苗方面也迎来了好消息。美国两家制药公司莫德纳公司(Moderna)和辉瑞(Pfizer)研发的mRNA疫苗都取得了鼓舞人心的进展。从现有数据看,这是当前全球最好的疫苗,生产成本低,产能高,如果最终顺利推出,一年之内可提供数十亿支,足够美国人自用。

我们预期中国经济复苏和疫情控制延续当前良好状况,同时美国经济会因疫苗推进而加快恢复。如此,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或较快见顶。

当然还存在一个潜在的不确定因素,即目前美国正在酝酿第二轮补贴。虽然是财政部补贴,但最后还是可能变相转嫁到美联储的货币发行中,导致美元的进一步走弱。具体得看补贴政策的细节。目前共和党希望5000亿美元就搞定,这个数目不算太离谱,但民主党希望再来2万亿美元,如果是后者,或将导致美元继续贬值,因此还需观望。

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是比较好的,大起或大落都不是太好,假如在一年之内出现20%的升值或贬值,就会让人心慌,因为大家无法拥有一个安定的投资环境去规划其生产投资。

当然,人民币的坚挺,有助增强大家对人民币的信心,助益人民币国际化。但仅依靠人民币升值去推动国际化是不可持续的。货币的国际化,最根本的驱动因素还是币值稳定以及自由兑换的便捷。

陶金:汇率波动较难预测,建议做好汇率套期保值措施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短期看,首先是拜登当选提升了美国国内经济刺激规模上升的预期,压制美元。其次是北半球进入秋冬季节,疫情第二波、第三波暴发,人民币资产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引发了一部分人民币的需求。

长期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最根本的逻辑还是中美息差一国的利率水平综合反映了其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和通胀等状况,因此中美息差已经反映了中美之间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区别。尽管偶尔会出现汇率波动影响利率变动,但长期看,利率是因,汇率是果。

此外,贸易形势、中美经济复苏差距、中国在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持续对外开放,都支撑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升值。

也就是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有长期因素支撑,但也存在预期和情绪超调、甚至是热钱流动等因素,后者可能会造成人民币在未来的波动性加大。并且对于这些因素导致的波动,央行有必要进行干预。

同时,汇率过快升值,对外贸企业的出口订单影响是比较明显的,短期内形成了对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压制。

关于人民币未来的走向,美国大选不确定性降低、疫情等短期蔓延形势都支撑人民币继续升值,经济基本面也促使外资流入中国的动力加强。

但疫苗研发和投产预期、全球经济复苏甚至中美贸易形势的变化,都可能减弱上述支撑因素,当前市场并未形成人民币升值的一致和强烈预期。因此,我认为短期内人民币不太可能单边上涨,但中长期人民币升值是较为确定的事件。

事实上,汇率波动是较难预测的,即使是经济学家和央行官员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来预判汇率走势。因此,对于外贸企业、普通外汇投资者等,更好的办法是做好汇率套期保值措施,即将外汇敞口进行对冲,或者拉长投资时间,更多地根据两国间经济基本面等长期因素对汇率走势进行研判。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