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华尔街】史蒂夫•艾伦•施瓦茨曼与黑石

史蒂夫·艾伦·施瓦茨曼,别名苏世民,美国金融大亨,现为黑石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导语:1985年10月1日,史蒂夫•艾伦•施瓦茨曼(Steve A. Schwarzman)和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on),用仅仅4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共同成立了黑石集团。如今,黑石集团已成为集私募基金、房地产、资产管理和财务咨询等多个领域于一身,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的全球性商业公司。然而,前进的脚步依然在继续,作为黑石的首席执行官,施瓦茨曼正与黑石集团向着更好的未来不断努力。

文/吕雪峰

史蒂夫·艾伦·施瓦茨曼(Steve A. Schwarzman),别名苏世民,美国金融大亨,现为黑石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他一手创建的黑石集团(the Blackstone Group)是世界上最大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之一,在其建立的30年内保持着3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

如今,黑石集团已成为集私募基金、房地产、资产管理和财务咨询等多个领域于一身,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的全球性商业帝国。施瓦茨曼本人也当之无愧地成为私募帝国之王。

根据《福布斯》2015年4月的统计,施瓦茨曼个人资产净值高达130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100位,在美国位居第34位。

争强好胜的优等生

施瓦茨曼出生在美国的犹太人家庭,父亲约瑟夫·施瓦茨曼是一名零售商人。他与父母及两个年幼的双胞胎弟弟一直生活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附近的亨廷顿山谷。

年幼时,施瓦茨曼就极其好胜并富有野心。当时,他的父亲贩卖亚麻织物和居家服的小店生意不错,但施瓦茨曼试图说服父亲将小店发展成连锁商店。“我认为我们这个商业模式可以复制到全国。要是你去看看巴德贝斯-碧昂公司正在做的事情,就不会觉得这个主意很糟糕了。”施瓦茨曼说。1965年,施瓦茨曼以优异成绩从费城的阿宾顿高中毕业,并考入耶鲁大学,主修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在耶鲁,施瓦茨曼绝对是个优等生,是一名专注并永远追求第一的运动员。

从耶鲁毕业后,施瓦茨曼的第一份工作是就职在帝杰证券,对于主修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专业的他而言,这完全是一片未知的领域,他在金融知识方面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后来,他说:“我对会计常识一无所知,在来这里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普通股是什么玩意儿。”对施瓦茨曼来说,在帝杰证券的时光是一段十分难熬的经历,但凭借他的天赋与努力还是得到了帝杰证券高级合伙人比尔·唐纳森的赏识。唐纳森认为施瓦茨曼是个工作努力、途远大的男人。

后来,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施瓦茨曼进入雷曼兄弟工作,在这里,施瓦茨曼31岁时就升任为公司的合伙人,成为雷曼兄弟高管中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当时,施瓦茨曼不仅是经纪人,很多时候,他参与交易重组、重建及运作的全过程,并最终成为雷曼兄弟的全球并购业务的团队领导。

黑石诞生

1985年10月1日,施瓦茨曼和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on)共同成立了黑石集团,彼得森任总裁,施瓦茨曼任CEO。黑石集团的名字精妙独到地涵盖了两人姓氏中的渊源,施瓦茨在德语中寓意“黑色”,而彼得森在希腊语中意为“石头”。

成立之初,公司的条件相当艰苦,办公室里仅有两张办公桌和一张二手的会议桌。除了他们俩,公司只有一名雇员。他们的启动资金仅40万美元,是他们俩对半凑出来的。最开始,他们采用了类似合资企业的全新商业模式,称为“分支机构”,这些机构可以在黑石集团旗下运营。

当时,彼得森和施瓦茨曼一起,一人“主外”,一人“主内”。年富力强的施瓦茨曼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充沛精力是“黑石”这部庞大的“生财”机器得以顺利运转的“发动机”,而老谋深算的彼得森在金融界及政界浓厚的人脉资源和游刃有余的外交手腕则是“黑石”的“润滑剂”,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将黑石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私募股权大玩家。

1986年,他们赚得了公司开业以来的第一桶金:比奇纳特公司的一个项目。那时,他们4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已只剩下21.3万美元,而纳特公司的这个项目为他俩带来了5万美元的利润。与他们在雷曼时的收入相比,这点利润就像是芝麻粒一样,但对于黑石集团来说,这可是救命稻草。

从1986年起,黑石集团的并购业务开始飞速发展。他们给自己制定了一项宏伟的计划:设立一个募资10亿美元的基金。当时,并购行业的霸主KKR也只筹集了不到20亿美元。

其实,在私募基金被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视为旁门左道的华尔街,像黑石这样的新基金公司要想打开局面相当艰难。倔强的施瓦茨曼硬着头皮一家接着一家地敲开他自己认为有可能投钱的客户的大门,但其间却吃了无数次的闭门羹。他们还给488位潜在投资人发了推荐信函,却什么收获也没有,有的只是“恭喜”二字。另外,被他们视为最可能点头的19家客户也拒绝了黑石。

奔波几个月之后,他们的辛勤工作所获甚少,仅从纽约人寿保险公司筹到了2500万美元。苍天不负有心人,就在他们感到黔驴技穷之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英国保成集团,并最终凭着彼得森的个人关系筹集到1亿美元。

彼得森表示:“那顿饭堪称黑石集团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现已从黑石集团退休的彼得森回忆起黑石初创的困难:“我生命中最艰难的时日之一就是为黑石集团第一只基金募集资金的那段时间。”经过不断的努力和保成集团的连带关系,黑石集团还与日兴证券、三菱信托、三井信托等日本金融机构开展了有效的合作,并进而得到了日本金融界的信任。到1987年,黑石成功地从最重要的三大投资来源处获得了资金:保险业、对冲基金和日本金融机构。不过,最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10月世界金融史上的“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暴跌23%,创造了1914年以来的单日跌幅记录。此前一周的周四,施瓦茨曼向所有相关投资操盘者下达了平仓指令,第二天黑石集团顺利把6.35亿美元抽出。经此一役,黑石集团引以为豪,并成为当时首次募集资金金额最高的并购公司。

1988年年初,黑石募集的并购基金总额达到8.5亿美元。集团开始在全美范围寻找投资机会,其中从两笔业务中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酬劳:一笔业务来自索尼公司以20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广播唱片公司,另一笔业务是由施瓦茨曼主导的日本普利司通公司以26亿美元收购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正如施瓦茨曼和彼得森期望的那样,通过并购咨询业务接触到的企业家给了黑石集团发展杠杆收购业务的机会。

洞察与感悟

施瓦茨曼语调柔和,思维缜密,反应敏捷。那双淡蓝色的眼睛闪烁着热切的光芒,当盯着你的时候,仿佛能够钻入你的内心。“我最大的职责其实是尽力猜透人的心理。”施瓦茨曼说:“我需要了解人们行事的动机。”

也许正由于掌握了这一许多人并不擅长的学问,施瓦茨曼才将整个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乃至黑石的每一个细节都打上了他行事风格的烙印。黑石的员工都尊称施瓦茨曼为“精神教父”。

在黑石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施瓦茨曼与其他合伙人并不总是那么容易找到默契,有人调侃说,因为与施瓦茨曼产生口角而与“黑石”分道扬镳的合伙人可以组成一支华尔街的“明星棒球队”,这其中囊括了业界许多显赫的名字。

一个曾经目睹其中一次“分手”场景的人回忆说:“当时双方吼声连连、咒骂不断,那真是我平生在华尔街所见的最厉害的一次争吵。”然而,正如黑石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风雨一样,施瓦茨曼也从昔日的幼稚与莽撞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企业家。

因此,当问起与那些前合伙人口角的历史时,施瓦茨曼毫不隐晦地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好多年了。但从那时候起,我真的变成熟了很多。”今天的施瓦茨曼总是以谦谦君子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每当遇到可能与合伙人发生争执的事情,施瓦茨曼一定会以笑脸相陪,甚至他还会将那些工作中发生过不愉快的合作者请到自己在曼哈顿区公园大街上的豪宅或者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海滨别墅过周末,让妻子为同事们亲自下厨做菜。“黑石需要一种团队共享精神。”施瓦茨曼这样解释自己的变化。黑石与中国

早在2006年,黑石就看好中国市场,他当了中国ZF的债务人,并以在清华大学设立奖学金项目为跳板,与中国精英层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博得中国媒体的好评。

2007年黑石上市之前,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黑石集团签订协议,以30亿美元购买黑石集团10%的股份。同年9月黑石集团出资6亿美元购买中国蓝星公司20%的股权。

2008年黑石集团在北京成立第一个中国代表处。2009年黑石集团宣布在上海浦东成立旗下第一只人民币私募基金——黑石中国发展投资基金。

2010年,黑石集团投入6亿美元,购入中国最大农产品市场运营商寿光物流园30%的股份。同年,在商业领域,黑石投资11亿元人民币买下上海长寿商业广场。黑石还与上海市ZF下属的投资公司共同成立了总额50亿元的人民币基金,主要用于投资上海及周边地区。

慈善事业

伴随着黑石集团的成长壮大,施瓦茨曼的个人财富也与日俱增。他的巨额资产支撑了其相关的慈善事业。

2004年施瓦茨曼向母校阿宾顿高中捐赠了一个新的足球场——史蒂芬·A·施瓦茨曼足球场。2008年3月11日,施瓦茨曼宣布将向自己担任理事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捐赠1亿美元。

2013年4月,他投入3亿元,在清华大学建立“施瓦茨曼学者”奖学金项目,旨在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选聘优秀师资,为世界各国优秀大学生提供专项教育培训。

这个奖学金项目的第一届200名学生将安排在2016年7月入学。其中,20%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45%来自美国,35%来自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同时,该项目还面向全球公开招聘10名国际知名学者或顶级业界专家作为讲席教授,进行全英文授课。

最终,该项目将通过多国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经历,构建广泛而优秀的全球校友平台、导师网络和终身学习社区,为项目成员提供受益终身的社会网络。

施瓦茨曼表示,当塞西尔·罗德1902年创建“罗德奖学金计划”以促进国际间相互了解的时候,世界经济的重心在欧洲。毫无疑问,本世纪密切与中国的关系至关重要。借助世界一流的资源和中国最负盛名的大学,希望未来该项目的学生具备影响世界的力量。(完)

文章来源:《金融博览》2015年第12期(原文标题为:“史蒂夫·施瓦茨曼:私募帝国之王”,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