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涨,上了新闻联播……下半年楼市此消彼长?

是潮水还是登陆?

作者:丁建刚

来源:丁建刚房产

A股太需要一次大涨了。将载入人类史册的2020年。时至年中,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纪录依旧不断被刷新,人类所面临的这场百年罕见的灾难,仍看不到希望的曙光。

疫情改变了全人类,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的秩序。各国都面临着疫情并叠加了其他诸多矛盾和考验。中国同样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压力。

各类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

中国太需要A股来一次大涨,以提振人们的信心,A股大涨上《新闻联播》也足见当局用心良苦。

7月6日晚间《新闻联播


这和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都没有必然联系。

最大的基本面就是形势需要和货币的放水(也不论是已经放水还是预期放水)。

在焦灼了5个月后,A股终于迎来了大涨,连续几天时间收复3000点大关。

至7月6日收盘,A股两市以刷新5年纪录的15660亿元巨额成交量,上证指数5.71%的涨幅,不负众望地开启了这一轮行情。

中国A股的大涨,带动了亚洲股市大涨,甚至欧美股市也出现了较大涨幅。

这轮大涨,除了形式需要以外,货币是最坚强的后盾。无论货币当局怎么说,人们坚定不移地相信,放水是必然的,甚至是必须的。


每遇到股市大涨或大跌,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提出:接下来楼市呢?是此消彼长,还是双双上涨

在过去的多年中,股市和楼市的关系,有人说是“跷跷板”,也有人说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事实上,两者之间的走势并没有必然的规律。

要研究楼市的走势,最重要还是要研究这一轮A股大涨的成因和推动力。

成因来自于时局对未来经济信心的需要,推动力来自于对货币放水的预期。

这两者对楼市同样适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楼市和股市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当然还需看这轮A股上涨的可持续性。

本轮上涨的成因和轨迹与2015年那次惊人相似。

 

2015年4月《人民日报》文章


那一轮鼓动起来的A股上涨,在两个多月后崩盘。

与2015年不同的是,2020年的楼市一二线城市商品房市场被“限价”锁死。

如果预期相同,楼市同样会迎来投资狂潮。

如果配以信贷政策继续宽松,那么近几年去杠杆的成果将丧失殆尽,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大。

潮涨的越快越大,退潮的风险也就越大。潮水有多大?什么时候会退潮?谁会被潮水卷走?谁又会倒在沙滩上?一切都未知,任何预测都是算命。

只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涨潮,潮水也一定会退。

或逃生保命,或做弄潮儿,全看自己本事。


A股大涨沪指飙升近6%

带动亚洲股市走高


本周一(7月6日),A股三大指数延续上周态势,继续高开高走。 

其中,沪指收盘大涨近6%,创5年最大单日涨幅,连续收复3200点与3300点两道整数关口,创2018年3月以来新高。

截至收盘,沪指涨5.71%,收报3332.88点;深成指涨4.09%,收报12941.72点;创业板指涨2.72%,收报2529.49点。

市场成交量继续放大,两市合计成交突破1.5万亿元,达到1.56万亿元,成交额创5年新高。

随着A股大涨,全球市场特别是亚太市场风险偏好情绪也随之升温。

截至7月6日收盘,香港恒生指数飙升近1000点,涨幅达到3.81%,收报26339.16点;国企指数涨幅4.72%,收报10726.83点。

此外,日本日经225指数收盘涨1.83%,韩国KOSPI指数收盘涨1.65%。


“牛市”真的来了?


上周(6月29日-7月3日),三大股指已经全面上涨,券商领先于市场整体行情启动,资金面情绪高涨,初显牛市特征。

面对突如其来的高涨行情,部分投资者按捺不住纷纷加码入场,但也有部分投资者继续谨慎观望。

不禁让人疑问,牛市真的来了吗?

专家认为大涨行情的持续性目前还难以判断。

诺亚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夏春表示, A股在2020年3月底以来的市场表现是真牛,但这轮行情能维持多久很难说。目前A股走势是经济基本面(PMI数据、住房数据、汽车销售数据等)和技术面(财政货币政策、注册制、金融机构合并预期等)的组合反映,但A股部分板块的估值仍有调整压力。

但更多专家、机构及媒体表示乐观。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表示,这一轮A股上涨行情的主要推手是流动性。站在当前的时点,情绪大概率还能把市场向上“推一把”。

中信证券表示,预计补涨仍将持续1到2周,但涨速将放缓;解禁压力与业绩验证过后,市场将重回均衡状态。

中信建投分析,证券板块率先上涨20%,估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背景下,仍然具有上涨空间。

国泰君安判断,看好后市,突破3300点,静待3500点,进击券商和低估值有业绩的龙头股,先周期后消费、科技。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