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学子的“权力”与“游戏”:过去5年,他们都去哪“捧饭碗”了?

华为连续三年“抢”了最多清北学子。

作者:王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小时候总是烦恼,长大了到底是上清华呢?还是上北大呢?

不管你是不是想多了的那一位,想必总归会好奇,那些考进了清华和北大的学子,从学校走出后,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近5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试图发现他们的一些人生轨迹。

从每年的数据来看,国内升学和出国(境)深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选择签三方就业的比例,两所高校都是仅占大约40%左右。

TOP2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选择,既代表了优秀的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偏好,也很大程度折射出区域竞争格局和行业变迁。而短短5年间,风云变幻。 

毕业生在“逃离”北京?

大学一般有个规律:学生在哪里上大学,很大概率会选择留在这个地方工作。

所以,坐拥两大TOP级高校的北京充分享有了高等人才红利,近五年来,清北的毕业生留在北京就业的比例一直最高,但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以清华大学为例,2014年,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类别的毕业生留在北京就业的比例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其中,本科毕业生留在北京就业的比例为30.3%,之后几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017年对比2016年小幅回升,但到了2018年,这一比例变为17.3%,甚至已经低于广东和上海。

硕士毕业生留在北京工作的比例也有所降低,但相比较而言,两所高校中,博士毕业生留在北京的比例虽然同样有所下降,不过都继续维持在了一个相对高的水平。清华2014年这一数据为56.1%,2018年仍有49.7%;北大2014年这一数据为52.03%,2018年仍有42.44%。

博士生毕业后很多会选择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在这方面,北京的资源优势明显。其中,2017年,有39位北大毕业生选择了在母校工作。

清华大学2014年毕业生去向图

(从左至右分别为本科、硕士、博士,数据来源:清华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清华大学2018年毕业生去向图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广东“崛起”

北京“失落”的同时,广东在清北学子心目中的地位在“崛起”。

以北大为例,2014年,本科毕业生去广东就业的比例仅占10.43%,2017年和2018年,这一比例分别达到了33.59%和32.62%;2014年,硕士毕业生去广东就业的比例仅为11.57%,2017年和2018年,这一比例分别达到了25.34%和25.25%。

在清华毕业生当中,本科毕业生在2014年选择去广东的比例就已经达到了27.1%的高位水平,此后几年一直维持在20%以上,2017年更是达到了35.4%;而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去广东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总体趋势。

这一定程度与广东两大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近年来对应届毕业生的友好政策有关。以深圳为例,2015年开始,深圳对落户的毕业生发放人才安居补贴,本科6000元/人,硕士9000元/人,博士12000元/人;2016年,补贴标准提升至本科15000元/人、硕士25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

此外,清北学子越来越青睐总部位于广东的华为和腾讯,这在后面的图表中将会得到佐证。

北京大学2014年毕业生去向图

(数据来源:北京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北京大学2018年毕业生去向图

(数据来源:北京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北大学子不爱去上海?

相比于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每年去上海的比例更低。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每年去上海就业的比例均在10%以下,一些类别的毕业生在一些年份的这一比例甚至仅在2%左右。

2018年,上海公布《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提出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的绿色通道政策。

或许与政策刺激有关,2018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去上海就业的比例激增至25.2%,超过了留在北京和去向广东的比例。

但相比之下,北大毕业生似乎“不为所动”。2018年,北大本科毕业生去上海就业的比例仅为1.42%,创下了近五年的新低。

清华大学近五年签三方人数最多的单位TOP5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历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北京大学近五年签三方人数最多的单位TOP5

(数据来源:北京大学历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华为连续三年“抢”了最多清北学子

看完了地域倾向,再看来看清北学子对行业和公司的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近五年,两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签三方人数最多的前五家公司的名单。

最近的连续3年,华为“抢”到了最多的清北毕业生;而直到2017年,华为和腾讯才真正“全面崛起”,同时出现在了两所高校的TOP5名单里。

2018年也称得上IT企业的“大丰收年”,其中,清华大学签三方人数最多的单位中,华为、腾讯、网易和阿里巴巴赫然在列。而再往前回溯五年,前五基本被国字头单位所垄断。记者查询了清华大学2013年签三方人数最多的单位,分别为国家电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其中,清华大学2018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指出,当年毕业生签三方就业的单位中,民营企业占31.8%,超过了国企的29.9%;而在2014年,民营企业的占比仅为18.2%,甚至不到国企占比(37.8%)的一半。

但北大的情况略有不同。2018年,北大毕业生去向为国有企业的占比仍高达28.78%,机关占比为20.57%,民营企业的占比为13.84%。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