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疯狂布局:充满想象力的阿里“卫星城”

在阿里,电商主城之外,马云已经布局相当数量的“卫星城”围绕周边,并且还在快速“建设”,这些卫星城与主城资源互补又独立发展,未来如果发展壮大,将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作者:格隆汇 天成) ...

作者:格隆汇 天成

阿里巴巴自去年上市,踏上神坛以来,日子并不好过,遭遇了一系列风波,股价也应声而降至最低80元左右。现在的阿里,传统电商业务似乎已过了黄金时代,新兴业务、国际化战略见效仍需等待,青黄不接之时,难怪不少人怀疑:阿里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确实,阿里的主城——电商业务已经发展得太庞大了,要维持运转已经相当不容易更不用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了。不过,在阿里帝国,主城之外,马云已经布局相当数量的“卫星城”围绕周边,并且还在快速“建设”,这些卫星城与主城密切相关,与主城资源互补又独立发展,未来如果发展壮大,将有着不亚于主城的规模与能量。

在分析马云的诸多“卫星城”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卫星城?

卫星城概念最早产生于英国,当时伦敦人口、规模已经相当庞大了,于是有人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不过直到后来,美国学者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了“卫星城”这一形象性的概念: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气象卫星一样,故名

其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

第二代卫星城: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

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简而言之,卫星城初期是为满足分流中心主城的压力而提出的,不过随着卫星城发展到一定阶段,将会独立于主城,依着自己的特点,闯出另一片天地。

而其实接下来你会发现,建筑规划师们提出的卫星城概念,和马云在主城——电商城之外所布局的林林总总的“卫星城”是一个道理。

马云的中心主城和卫星城

马云的中心主城是电商,早期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投资并购占据绝大部分,不过随着电商领域的布局丰满,阿里开始深入娱乐、金融、生活服务、医疗等多个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领域,并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进行整合的卫星城池正在形成。下图描述阿里的各领域业务的布局情况:

阿里主城:电商;卫星城布局包括:云计算服务、仓储物流、支付、电商业务、O2O、移动端、文化娱乐和数字媒体、在线教育、健康医疗产业、金融业。

阿里商业布局图:

来源:易观智库

阿里投资路线分布:

从投资行业分布看,2013年以前,阿里主要是以电商、物流为核心展开一系列投资布局——从早期的基础网络架构投资、到电商协同服务投资,都是以扩展、完善中心主城——电商生态为主。2013年至今,阿里则将中心转移到移动互联网、O2O、金融、社交以及文化创意等社交和生活服务类投资,并且从投资数量来看,已经远超过往,说明这两年阿里正在快速把资金投放和布局这些领域(大力建设卫星城)。

 阿里近10年的投资收购事件:

阿里疯狂布局卫星城背后的逻辑

这两年阿里疯狂的投资并购,布局像文化娱乐、健康医疗这样的卫星城(华数传媒、恒大足球、文化中国、优酷土豆、21世纪传媒、中信21世纪...),让众多阿里粉丝们大呼:看不懂。曾有批评指出这类投资与阿里主营的电商业务相去甚远,可谓“不务正业”,一路“投资”过来,谁也看不清楚马云、阿里的逻辑,只是在期待他的下一次“投资”大戏。

那么,阿里这样做,是布局?还是迷失?

其实就像建设卫星城一样,阿里在电商之外这样的“辐射”动作,其背后是:电商的格局已经稳定了,空间在缩小、风险却在提高,阿里亟需从电商中出来,去辐射更多的服务领域。从战略角度来讲,电商平台业务就好比阿里的“都城”,都城稳定了,想要继续扩张,只有在大本营周围建立卫星城和护城河,不断试探和巩固后方,才能使阿里的称霸无后顾之忧。

阿里这样看似多点撒网、毫无章法的做法的确会让人看不懂,但高手就是高手,纵观马云的投资布局,不是把控了产业上游,就是与行业领先者深度合作,抓住痛点精准出击。我想,如果马云学习围棋,必是围棋高手,所谓布局,好比“于无声处听惊雷”,讲究的是先人一步,围棋落子,看似天女散花,毫无章法可依。但用到巧处,日后窜起成势,让对手措手不及。研究马云的每步棋,确实都让人眼前一亮,奇思中不乏“稳健”。依托阿里的现有的大平台,执行得当的话,未来5到10年“开花结果”只是顺理成章罢了。

阿里卫星城布局的三个阶段

前面讲到,卫星城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

第二代卫星城: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

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这三个阶段是逐步递进的。反观阿里这么多年来的投资布局,其实也是这样,按照自身以及市场需求,从小到大,层次从低到高。

第一阶段:完善主城的布局——电子商务的生态体系布局

电子商务是阿里的立足之本,因此其投资与收购的前期布局主要是围绕其主业,逐步形成行业垂直发展优势,最终建立电商、物流、支付三大核心生态体系,这一布局是其能够立足产业发展巨头地位的核心根基。

第二阶段:弥补与竞争对手差距的主动出击——重点布局移动互联网

受移动端入口分散特性的影响,和竞争对手相比,阿里在PC端的海量流量优势并没有被成功移植到移动端。通过对UC、高德地图、新浪微博的投资与全资收购,阿里在移动端掌控了多个大流量入口,弥补了与腾讯等竞争对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差距,未来可能将地图资源、支付、电商等资源打通,形成涵盖用户日常生活学习、商业活动、社交等领域,最终形成包含吃、穿、住、行等综合需求的数据收集和汇总的生态体系。

第三阶段:独立于主城、有潜力的卫星城布局——满足用户更高的生存与精神生活需求

如果说阿里在投资的第二阶段主要围绕布局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通过线上线下移动商务闭环布局,完善本地生活和基于LBS功能的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在社交、衣、食、住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求,那么阿里在投资的第三阶段力求通过全面布局满足用户在医疗、教育、金融,特别是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

如文化传媒领域,收购文化中国(阿里影业)、推出娱乐宝产品、投资优酷土豆、21世纪传媒,以及收购恒大足球队50%股权等案例,本质上是围绕用户在文化娱乐等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展开——娱乐宝实现新的影视剧投资模式、阿里影业等生产内容、优酷土豆是播放平台,而同华数传媒的合作,可借助其在内容资源、牌照和渠道方面的优势。通过以上布局,阿里已经形成一个贯穿上下游的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

阿里布局的三个阶段

那么,阿里这样三个阶段布局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用阿里投资部负责人张鸿平的话说就是:建立无边界的商业生态系统

“阿里的投资方向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阿里现有业务做比较强的整合,相对来说,这部分阿里会采取控股的方式(多数股权、全资);另一部分,阿里巴巴在众多的投资里,采取少数股权投资。阿里从本身来讲,是一个从打造生态圈做平台的公司起家的,所以我们实际上非常强调在生态圈里头的布局和大家共赢的观点。通过不断布点、织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巴巴将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体系,建立移动互联的“无边界生活圈”,实现“淘宝就是生活”的愿景。”

马云的卫星城布局能成功吗?

其实,马云、阿里建的这些卫星城、做的这些布局,是在取势,这势便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大趋势。正如十几年前,别人看不懂马云做电商一样,因为他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现在同样很多人看不懂阿里。用马云的话说就是:大家对于阿里的有些投资看懂,有些投资看不懂,都很正常。其实一个投资,假设连街上买股票的老太太都能看懂的话,那麻烦就大了。战术是基本上今天做的事情大家都明白,你原来干这个,那只是战术,真正的战略,你去思考未来。

没错,马云在思考未来,但这未来并不是空洞遥远的如科幻小说一般,而是看得见想得到的未来,很多人看不懂不做,但也有人看的懂不愿意做,因为一旦你下决心要发力这些朝阳领域,重构传统行业,面临的道路险阻将会异常的多,没有打破传统的意念、没有坚韧不拔的决心、没有一呼百应的统治力,是决然成功不了的,能成功的必然是人上之人。

这些,马云有吗?

《福布斯》杂志曾这样描述马云,“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拿破仑一般的身材,同时也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 网友和媒体称他为“外星人”、马ET。对于酷似“外星人”的长相调侃,有人解释原因称因为他不太走寻常路,对地球上的规则天生叛逆。

没错,马云绝对是叛逆、打破常规之人。零售业被其颠覆、物流业被其颠覆,连银行业也被其改变(余额宝),阿里如此敢为天下先的“大胆”动作,铸就了它的的伟大。正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信条——Movefast and breaking things(快速前进,打破常规),一件事情、一个项目想要成功,必然是善于破除原有规则,创新、在创新......

目前来评价马云的卫星城布局能否成功还为时尚早,其中一个难题是:业务整合、协同效应。

阿里已经做到如此庞大的规模,并且还在不停的投资、合作、布局,比如前段时间和上汽合作开始进军互联网汽车、与乐视体育合作开始做体育产业、还有银泰商业传要变为阿里商业,未来阿里的卫星城池将进一步扩张,大家担心的是:马云真的是外星人么,能把这么一大家子给管好。

这些,我们就留给时间来检验吧。

参考文章:《阿里投资逻辑与产业布局(2005-2014)》——但斌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