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30亿,股价飙涨90%之后,雏鹰农牧宣布终止增持计划

去年雏鹰农牧(002477.SZ)因为“欠债肉偿”事件走红网络,随后又因为买不起猪饲料饿死猪名声大噪,近日这公司又搞事情了。3月6日晚,公司公告称控股股东、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及其他部分核心管理人员终止实施增持计划。

去年雏鹰农牧(002477.SZ)因为“欠债肉偿”事件走红网络,随后又因为买不起猪饲料饿死猪名声大噪,近日这公司又搞事情了。

3月6日晚,公司公告称控股股东、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及其他部分核心管理人员终止实施增持计划。

image.png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根据雏鹰农牧此前公告可知,公司是在2018年6月开始出现资金流动性紧张局面,所以4月的时候,猪应该还活得好好的。

因此2018年4月21日,雏鹰农牧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侯建芳先生、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及其他部分核心管理人员计划自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在符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增持公司股票,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0万元,所需资金来源为自筹。

现如今,猪死了,雏鹰农牧陷入巨额亏损,因此公司宣布终止增持计划。不过公司公告称终止增持计划是因为“受国内金融行业去杠杆、金融监管新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增持人员无法筹措充足的增持资金;公司控股股东侯建芳持有公司的股票被多轮轮候冻结,此外近期部分人员已经离职,综合上述因素增持计划的实施受到阻碍,经审慎研究,决定终止实施增持公司股份的计划”。

增持的钱来自融资加杠杆?说好的自筹资金呢?

更奇葩的是,在公司经营困难,利空不断的背景下,其股价却像打了鸡血一般,从2019年第一个交易日开始,该公司股价随着市场上扬也持续飙涨,原本举步维艰的雏鹰农牧,不知不觉中,变成股民手里的香饽饽。

3月7日的今天,在宣布终止增持计划出来后,雏鹰农牧在公司股价竟然再次涨停!

截止目前,公司今年股价已经累计上涨89.33%: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

好多股民说正常啊,公司已经所有利空都出尽了,而且猪周期又来了,作为养猪大户的雏鹰农牧,股价涨一涨,翻几倍不是很正常嘛?股价涨了,公司自然问题就解决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原始股东不想继续承诺,理由“不再是亲戚”

大概雏鹰农牧这两年水逆吧,爹不疼,娘不爱,连姑姑也要撇清和其关系了。除了公司终止增持外,3月7日公司还发布一份关于股东申请豁免承诺的公告,股东温燕如女士拟申请豁免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时对所持有股份自愿锁定的承诺。

根据雏鹰农牧于2010年发布的招股说明书可知,温燕如当时在公司持股比例为0.2%,她的身份除了是雏鹰农牧的股东,还是时任雏鹰农牧常务副总经理李花的大姑子。

截至目前,温燕如持有雏鹰农牧股票186.75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06%,该部分股票不存在代持情形。

公司公告称申请豁免的原因是因为温燕如现在不是李花亲属,而且之前也没有明确承诺不可变更或不可豁免,也没有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更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因此申请豁免锁定。

看来养猪大户的雏鹰农牧并没有在猪年改写自己的命运,连“亲戚”都弃之而去了。

亏损30亿,究竟“饿死”多少猪?

股价上涨任它涨,“亲戚”抛弃任其抛弃,但债务还是债务,依旧在那里、不增不减。

2月27日,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18年预计亏损30亿元,同比下降6828.95%。

image.png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称之所以亏损30亿元,主要由于资金紧张,饲料供应不及时,导致公司生猪养殖死亡率高于预期。

image.png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对于雏鹰农牧这样的公告解释,网友质疑颇多。有网友表示“为啥不卖了一半猪给另一半猪换饲料,也太死心眼了吧”、“每年盈利也就几千万,为什么亏损能30个亿?”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1月15日雏鹰农牧公告了债务事项进展,称已与部分债权人签订协议,涉及总金额2.71亿元,全部以公司火腿、生态肉礼盒等产品偿付本息,目前尚未进行产品交割。

不过,到目前为止,雏鹰农牧也并没有公告相关产品交割的最新进展。

那么亏损30个亿,雏鹰农牧到底“饿死”了多少头猪?

根据万得显示,截止到2月29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1.9元/公斤。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

姑且以12元/公斤的价格来衡量生猪的价格,假设每头猪50公斤,以亏损30亿元计算,要“饿死”500万头猪;假设每头猪100公斤,要“饿死”250万头猪。

不过雏鹰农牧没有对外公布生猪的具体死亡数据,2017年公司生猪养殖212.99万头,2018年尚未公布,因此具体“饿死”多少头猪,只有公司自己最清楚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雏鹰农牧巨幅亏损,除了生猪死亡大力贡献之外,2018年公司计提了3.84亿元的商誉减值也贡献了一大部分。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