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潮未歇,频现区间下限定价为哪般?

无论是由何种原因造成的,市场总有自动调节的功能。


经历了2018年的大规模海外上市潮,香港市场也一跃站在了IPO“世界之巅”。

作者 | YIDan

来源 | IPO那点事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经历了2018年的大规模海外上市潮,香港市场也一跃站在了IPO“世界之巅”。2019开年已有半个月,陆陆续续亦有9家公司登陆港股市场,有公司上市即暴涨,却又现大面积破发。现今半个月内,新上市公司频现区间下限定价,能否带给我们一些关于2019年赴港上市的思考?

 

1

赴港潮仍未歇

 

许多人还对2018年赴港上市的盛况记忆犹新,港交所一共迎来了218家新上市公司,其中主板上市143家,GEM上市75家。除去不涉及募资的10家GEM转主板、3家介绍上市的公司,去年IPO上市的205家公司一共募集资金22863.63亿港元。2018年,港交所的IPO集资额超过纽交所、纳斯达克和东京证券交易所,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一。

得益于香港的上市制度改革,港股打新也成为了热门趋势,在2018年主要的上市新股交易中,散户认购规模高达2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香港货币基础的四分之三。不过,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面积破发——年内,上市首日破发的达67家,上市首日破发率32.68%,145家公司的股价低于发行价,破发率超过70%。

虽然2018年港股市场及新股表现差强人意,但并没有浇灭大把公司赴港上市的热情。此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曾表示,2019年有超过250家企业有意赴港IPO,且包括很多科技和生物科技企业。港交所官网显示,目前仍有逾140家公司的上市申请还在“处理中”。 

据港交所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8 年12月31日,主板处理中的上市申请个案数量为162家,其中包括15家已过聆讯即将上市的公司。创业板上处理中的上市申请个案数量为47家,15家已过聆讯即将上市的公司,2019年港股IPO市场仍将大概率保持强势,融资额预计最多达到2300亿港元。目前陆金所、滴滴出行等知名企业或新经济企业传出年内将赴港上市的消息。 

而港交所方面正在研究改革新股发行机制,据了解,港交所将聚焦缩短新股结算周期(T+5)。香港证监会发言人指出,一直就如何精简首次公开招股(IPO)过程与港交所定期对话,该会认为可推出措施改善现有安排的效率,亦对可以缩短IPO过程以加强本港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力的建议持开放态度。这也意味着,公司在港新上市的周期将进一步缩短,IPO的节奏越快,对包销商及保荐人将直接有利。

 

2

区间下限定价

 

早前据香港明报报道,今年,港交所仍会积极双管齐下打击壳股,除推行多项措施外,亦传出“教育”个别投资银行,表明今年上市审批会着重“新经济”及“集资额较大”新股,不符合两大要素、有啤壳嫌疑的会在审批时更为审慎。可以看出港交所对于新经济股的欢迎态度一如既往,但对报有“上市圈完钱就跑路”想法的公司监管将更加严厉。

赴港上市的企业虽然顺利通过了聆讯,但要过的可不仅仅只有这一关。包括最新敲锣的微盟、天瑞汽车内饰、成都高速3家公司在内,今年以来登陆港股市场的9家公司的发行价大都处于招股价下限区间。其中,TS WONDERS、优品360等5家公司是以招股价区间的最低价定价,微盟以及苍南仪表是在招股价下限区间定价。

(2019年新上市公司首发募资总额排行,来源:wind)

不过,若按1月17日收盘价计算,仅有优品360、TS WONDERS两家公司股价在发行价之上。在未破发的公司中,赚钱效应最强的是食品零售商优品360,股价已较发行价上涨40%。目前看来,港股市场中的IPO破发潮依然在延续。

来源:富途证券

港股的新股发行主要是市场化定价,如果市场预期高,发行价自然就高,倘若市场反应冷淡,发行价也会随之调整。尽管市场中一直有港股估值偏低的声音存在,但事实上,去年港交所修订上市条例后,新经济股扎堆上市,这些公司估值大多都高于其正常标准,定价过高是导致投资人不愿为其估值泡沫买单的原因之一,这也是造成港股市场屡见破发的原因。

每每大面积破发一次,就刷新一次企业对于赴港上市估值的审慎。定价也就成了颇为敏感的流程。现今企业大多选择定价在下限区间乃至区间最低,或许有出于对公司估值保守的因素。此外,也不排除有良心公司为投资者预留获利空间,再者,上市调低估值,相应也就降低了股价破发的概率。 

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波动加剧,恒指一路震荡走低在25000-27000点之间拉锯,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下降。而进入去年12月以来,港股的成交量萎靡不振,周成交量一度跌至近两年以来低位,市场情绪也有所滑坡。再加之上市新股亮点企业不多,导致投资者对于新股兴趣缺缺,这个情绪也延续到了如今。

市场对上市新股的冷淡是一方面,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去年美元走强、美联储持续加息,香港的流动性不断收紧,同时2018年香港IPO数量居全球首位,募资额大增,也进一步收紧了资金面,影响大多数企业的估值和认购价格。

 

3

结  语

 

无论是对上市条例的不断改革创新,新股IPO流程上的精简还是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都显示出香港作为成熟的资本市场,自由、创新、包容等特点,也将不断促进港股市场中健康发展。而大多数新股公司IPO时选择区间下限定价,也预示着疯涨的泡沫不再,估值渐渐回归理性。 

正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所言,“无论是由何种原因造成的,市场总有自动调节的功能。近来随着市场进入调整,一些发行人已经开始理性地调整发行价格区间或发行规模。这是非常良性的互动,说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正在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谨慎依此进行投资决策。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