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一姐”离去后的中电投:两家港股公司影响几何?

业内一直传言“电力一姐”与中电投集团内部不睦,继而影响到集团对两家港股上市公司的发展定位(即资产注入)。如此看来,此次李小琳一次性彻底脱离中电投,促使中电投集团终于理顺对旗下二级公司的股权关系

作者:Laker

有媒体称在62日举行的国电投党组召开第一次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国资委宣布了副职名单 ,“电力一姐”李小琳并不在名单之列,而被调往大唐电力集团担任副总经理。甚至有消息称,当天国务院国资委宣布结果之前李小琳并不知情,知道之后“很生气,回到办公室砰一声关上了大门。”其后也有新闻爆大唐电力集团内部人士否认了这一消息。不管去哪,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已经54岁的李小琳终于离开了待了十二年的“象牙塔”,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一姐”的事业生涯最终落下帷幕。


李小琳此前一直是中电投集团二级公司——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的一把手,即中电投集团的二把手。而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旗下控股两家港股上市公司,即中国电力(2380HK)和中国电力新能源(735HK)。


业内一直传言“电力一姐”与中电投集团内部不睦,继而影响到集团对两家港股上市公司的发展定位(即资产注入)。如此看来,此次李小琳一次性彻底脱离中电投,促使中电投集团终于理顺对旗下二级公司的股权关系,对港股两家上市公司的前景可谓是大大的利好。

中电投旗下核电、新能源资产非常诱人

中电投集团是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是集电力、煤炭、铝业、铁路、港口各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当前旗下最值钱的资产不用说都知道是核电。今年5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合并成为国家电力投资(以下简称“国电投”)。公开资料显示,国家核电2014年净资产约为140亿元,中电投核电公司净资产约为120亿元,合并后国电投旗下核电资产约为260亿元。按照目前A股及港股相关上市公司市净率情况,国电投核电资产的市净率应在2-3倍,对应市值区间为520亿至780亿元。

其次是新能源资产。截至2013年底,中电投电力装机容量8968万千瓦,清洁能源比重占34.19%,即3066万千瓦(即30GW),包括风电、光伏发电、垃圾发电、燃气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非常可观。然后还有煤炭产能7410万吨,电解铝产能289.3万吨,铁路运营里程504公里等。

中电投集团内目前尚未放入上市公司平台的资产正是最有价值的核电和新能源资产,搁到任何平台里都让人眼红。

中电投旗下哪些上市公司平台最受益

目前中电投集团旗下控股5A股和2家港股上市平台,A股包括上海电力600021SH、中电远达600292SH、吉电股份000875SZ、露天煤业002128SZ、东方能源000958SZ;港股包括中国电力2380HK和中国电力新能源0735HK

我们先来分析下最诱人的核电资产的去向。不难看出合并后的国电投(即核电资产)有急于上市的诉求。核电行业天生是融资需求强烈的重资产行业,国核光有好的核电技术而没钱没运营牌照也没用,好不容易通过了与中电投的合并抢夺了最后一张核电运营牌照,从中核、中广核双雄争霸的格局改变为国电投、中核、中广核三足鼎立,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然后紧接着的第二步无疑是加速上市建立融资平台的节奏。

目前看到的方式无非是核电资产单独IPO,亦或借壳上市。在国企改革预期日益加强以及核电备受重视的情况下,再加上中广核去年底登陆港股市场,中核也拟明日于A股市场挂牌,剩下国电投上市的迫切性可想而知。如果采取IPO的模式,效率过低达不到快速上市的预期,但也不能绝对排除,但我们认为借壳上市或许概率更大。假定国电投最终选择借壳上市,目前国家核电旗下暂无上市平台,所以只能从中电投旗下平台选择。中电投旗下7家上市公司平台,中吉电股份、中电远达、东方能源和露天煤业几乎公认了分别是中电投集团的风电、环保、光伏和煤炭平台,在此就不多做分析。

然后就剩下上海电力和香港两家平台,由于A股市场比较火热的关系,多数人都会认为上海电力最有可能成为集团核电资产运作平台。

但近几个月发生了一些变化,按时间顺序如下:

1、上海电力于324日发布公告称否认资产注入及重组,且至少三个月不会涉及资产注入或重组事项,是否打消了核电资产借壳上海电力的想法。


2、不少投资者注意到了5月底中国电力连续减持上海电力,中国电力不是傻子,在此敏感期间出售上海电力股份是否也意味着上海电力无缘此次借壳?


3、“电力一姐”调离中电投,集团是否会考虑将核电资产放入港股平台?


如果按照以上的逻辑来看未来核电资产注入港股平台概率更大,从博弈角度看,自2月以来上海电力涨幅280%,而中国电力和中国电力新能源涨幅分别43%64%,港股的两家公司的博弈度或许更高。

就算以上逻辑有误,核电资产注入港股平台预期落空,中电投集团旗下的新能源资产也非常可观,尤其是对于目前两家港股上市公司当前规模而言。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的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并经过合理推断。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会员个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