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研报解读 | 猫眼(01896.HK)流量、数据优势明显,获海通证券“优于大市”评级

2021年05月26日 15时18分

日前,猫眼娱乐发布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总营收13.657亿元,同比下滑68%。经调整全年亏损净额为4.356亿元,而去年同期收益净额为7.032亿元。

业绩由盈转亏,通常会受到主流研究机构的质疑,但海通证券在近期研报中提出,猫眼娱乐流量、数据优势明显,内容服务成为看点,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疫情年大考,猫眼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猫眼娱乐在财报中称,总营收下降和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对电影行业乃至整个线下文娱产业的广泛冲击。

受大环境影响,猫眼娱乐2020年的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以及广告服务及其他所得三个主营业务版块的收入均出现明显下降。

其中,作为猫眼娱乐核心业务的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和上游内容的娱乐内容服务两大业务版块的收益缩减最为严重。2020年在线娱乐票务服务收益由为7.57亿元,较2019年的23.03亿元下降67.2%;娱乐内容服务所得收益为3.53亿元,较2019年的13.97亿元下降74.7%。

但与此同时,猫眼娱乐的收益成本也大幅降低。财报显示,2020年猫眼娱乐的收益成本为8.28亿元,同比减少48.6%。

收益成本减少主要由于票务系统成本减少,内容制作成本及内容宣发成本减少。其中,票务系统成本将至1.45亿元,而2019年的这一数据为5.37亿元;内容制作成本及宣发成本在2020年缩减近半。

其实2020年影视相关行业业绩亏损早已在市场预期之内。2020年,中国大陆影院自1月23日起关闭183天,线下大型演出及赛事也因新冠疫情纷纷取消,大量影视项目进度受阻,无法如期上映。在这样特殊的大背景之下,猫眼娱乐在疫情重创下仍然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全文娱”战略曙光初现

虽然2020年业绩盈转亏,但猫眼财报依然有一些亮点可寻。海通证券在研报中表示,2020年公司整体电影票务业务市场份额稳定,继续保持领先,公司将严格管控票务业务成本及费用支出,进一步提升票务业务盈利能力。

猫眼于2019年实现上市后的首次年度盈利,其主要原因在于票补减少和业务多元化布局。2020年虽然遭遇黑天鹅事件,但猫眼的“全文娱”战略方向依然得到市场的正反馈

从前票补是在线票务平台间竞争的大杀器,但近两年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猫眼节流成效显著。2020年,猫眼销售和营销开支占营收35.6%,比2019年的36.3%还要低了一点,这说明猫眼票补支出继续平稳下降,其节流节奏并未被疫情打乱。

在多元化布局方面,猫眼业务链条继续向上游内容行业延展。

在院线电影方面,猫眼2020年参与出品、发行18部影片,合计票房89.82亿元,占全国总票房48.3%,同比提升7.5%。其中总票房过10亿元的影片有4部,猫眼参与了其中3部(《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金刚川》)的出品、发行。猫眼出品及主控发行的《一秒钟》、《风平浪静》等新作同样反响热烈,其中《风平浪静》是猫眼首部自主开发的影片,获得知名电影节奖项提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21年猫眼开局堪称亮眼。2021年春节档首日定档的7部影片中,猫眼参与出品、发行5部,其中由公司参与出品和保底主控发行的影片《你好,李焕英》最终票房超过了54亿元,位列中国影史第二名。而2021年,猫眼整体片单储备丰富,包括《1921》、《怒火重案》、《中国医生》、《涉过愤怒的海》、《明日战记》、《不速来客》等多部作品

在剧集和网络电影领域,猫眼储备项目有包括猫眼、腾讯合作的平台定制剧《乌鸦小姐与蜥蜴先生》和《通天塔》,计划于今年开机的《庭外辩护》《天才棋士》、《女为悦己者》、《服不服》等多部剧集,以及涵盖了东北喜剧、新武侠、军事等热门题材的网络电影项目。

按照猫眼提出的全文娱战略,未来猫眼业务将覆盖现场娱乐、短视频、视频、电影、文娱媒体、剧集、音乐、艺人KOL等多个领域,这种全方位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方向将有利于帮助猫眼摆脱被单一票务业务掌控的局面

海通证券预计,猫眼2021-2023年总营收分别为46.44亿元、55.10亿元和61.3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39.37%、18.66%和10.9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0亿元、9.86亿元和12.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5.21%、45%、21.82%;对应全面摊薄EPS分别为0.60元/股、0.86元/股和1.05元/股。参考可比公司2021年平均27倍PE估值,给予猫眼2021年25-30倍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8.07港币/股-21.68港币/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相关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