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安利股份(300218):24Q1实现高质量开门红 主营产品量价齐升 延续良好态势

05-07 00:01 6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卢昊

  核心观点
  公司24Q1 同比扭亏为盈,实现大幅增长:实现归母净利0.41 亿元,同比+394%,扭亏为盈,环比+41.4%,扣非归母净利0.38亿元,同比+315%,扭亏为盈,环比-16.1%。
  公司延续高增长态势,主产品量价齐升:24Q1 收入同比增长25.2%,销量同比增长16.7%,单价同比增长7.26%,毛利率同比增长10.5pct;研发费用率8.38%,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经营格局不断向好,发展后劲十足。
  公司深化“2+4”布局,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车用革在比亚迪、丰田、小鹏、长城、极越、极氪等汽车品牌运用。24Q1成为安踏集团战略伙伴、美国安德玛装备部和慕思股份供应商,安利越南成为耐克鞋用材料与美国乐至宝供应商,有望不断放量。
  事件
  公司发布2024 年一季报,扭亏为盈,归母净利和扣非归母净利同比高增长
  公司24Q1 实现营业收入5.41 亿元,同比+24.6%,环比-5.0%,实现归母净利0.41 亿元,同比+394%,扭亏为盈,环比+41.4%,扣非后归母净利0.38 亿元,同比+315%,扭亏为盈,环比-16.1%。
  简评
  公司延续良好态势,主营产品量价齐升,产品和客户结构持续优化,研发强度增加
  公司24Q1 延续23H2 的良好态势,主因系公司主营产品量价齐升、与品牌客户合作深化、产品客户结构优化及政府补助支持等。
  4Q1 公司主营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6.7%,均价同比增长7.26%,实现量价齐升;同时主营产品销售毛利率28.1%,同比+10.5pct,主要受益于公司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不断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高单价、高毛利、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公司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648 万元(当期收到政府各类补助资金213 万元),增厚整体业绩。公司24Q1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1%/4.6%/8.4%/0.5%,环比分别-0.65/+0.67/+3.04/+0.89pct,研发费用增加较多系公司加快技术升级,推进无溶剂、TPU 等新材料研发。公司一直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品牌引领、创新驱动,研发高强度投入,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公司主营聚氨酯合成革,深化“2+4”布局,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市场开拓成效显现公司近年来与品牌客户深化合作成效显著,在“2+4”领域构建梯队式的客户群体,在功能鞋材品类,公司与彪马、亚瑟士、迪卡侬、安德玛、安踏、特步、李宁、大东等国内外品牌客户合作良好,24Q1 成为安踏集团战略伙伴;公司是耐克在中国大陆唯一一家中资聚氨酯合成革供应商,积极推进耐克鞋部合作,未来有望持续放量,同时积极联系阿迪达斯、NB、昂跑、HOKA 等品牌业务,作为驱动公司未来中长期发展的储备客户;在沙发家居品类,公司在国内、美线市场覆盖了芝华仕、爱室丽、乐至宝等较多知名品牌,培育了一批500 万-2000 万左右量级的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客户梯度体系,24Q1 成为慕思股份合格供应商,获库斯家居“战略合作伙伴奖”和喜临门“向心贡献奖”;在汽车内饰品类,2023 年拓展成效初显,相关产品在比亚迪、丰田、小鹏、长城、极越、极氪等汽车品牌的部分车型上实现应用。在电子产品品类,公司与苹果合作稳定,在三星、谷歌、联想、Beats、vivo、OPPO、小米、荣耀等品牌客户部分产品上实现应用。在体育装备和工程装饰品类,公司与迪卡侬装备、耐克装备合作稳定,球革目标市场增长,24Q1 成为美国安德玛公司装备部供应商,同时积极培育工程装饰这一新兴领域,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安利越南不断导入客户并积极放量“十四五”期间,公司计划形成年产能1 亿米左右。2024 年公司将积极推进产能结构优化,计划技改升级2 条湿法生产线,新增2 条干法复合型生产线,增加水性、无溶剂产能。此外,前期安利越南已有2 条生产线完成调试投产,目前产量已达20-30 万米/月,未来有望进一步减亏并实现盈利,剩余两条生产线预计24 年H2 投产。
  客户方面,安利越南于24 年2 月成为耐克鞋用材料供应商,目前正推进耐克实验室认证,24 年4 月成为美国高端沙发品牌乐至宝供应商。
  盈利预测和估值:
  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2.01、2.88、3.71 亿元,EPS 为0.93、1.33、1.71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公司所处行业市场需求与居民的消费生活紧密相关。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量随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呈现出一定波动变化。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下游行业对于公司产品的需求和价格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形,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原材料涨价或能源价格大涨(公司原料为MDI、BDO、己二酸等,并对外采购天然气,如果原料和能源大涨导致公司产品成本波动,且产品销售价格未发生同步波动,将导致公司业绩波动);公司新产品放量不达预期(公司近2 年积极开拓汽车革市场,若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净利润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