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截至午盘,沪指涨0.58%,深成指涨1.27%,创业板指涨2.25%,北证50指数涨1.15%。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8853亿元,较上日放量1023亿元。
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
华西证券指出,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强劲,全年经济增速目标达成的压力减轻。下半年而言,无论关税最终结果如何,出口对增长的拉动力会比上半年减弱,国内政策重心仍在“稳增长”。美联储Q3降息可能性较大,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空间也有望打开。中期来看,政策深化“反内卷”是优化产业供需格局和推升PPI重回上行的重要驱动,有利于A股中长期盈利预期改善。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方面,光伏设备板块盘中集体爆发,首航新能
$首航新能(SZ301658)$ 、亿晶光电
$亿晶光电(SH600537)$ 、通威股份
$通威股份(SH600438)$ 多股涨停,亚玛顿
$亚玛顿(SZ002623)$ 上演”地天板“。
消息面上,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光伏行业“反内卷”正获得更高层面的关注,对整治光伏行业无序竞争的力度将更大。多位参会企业负责人称,会议给予行业发展极大信心。
据悉,国家相关部门已经走访国内主要光伏企业,要求企业于近期尽快上报成本价格,“如果后续继续低于成本价销售,就有可能会受到重罚。”在获得高层关注前,光伏行业已经逐渐凝聚起“反内卷”共识,包括硅料、光伏玻璃等多个环节都在探索市场化产能出清的路径,业内也亟盼标志性案例出现,引领行业破局“内卷”竞争。
除市场化手段以外,多位受访人士认为,现阶段,政策手段应发挥关键作用。不过,也有企业负责人反馈,当前产能出清进程仍较为复杂,特别是企业在选择关停产能时涉及不同地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往往难以抉择。业内也建议,要避免不合理的地方保护行为,防止“边清边增”。
存储芯片概念走强,存储芯片、先进封装方向领涨,沃顿科技
$沃顿科技(SZ000920)$ 2连板,柏诚股份
$柏诚股份(SH601133)$ 、朗迪集团
$朗迪集团(SH603726)$ 涨停,三超新材
$三超新材(SZ300554)$ 大幅跟涨。
消息面上,证监会官网显示,国产DRAM内存芯片大厂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Counterpoint预测称,DRAM内存企业长鑫存储今年将在去年大幅增产的基础上产能进一步同比增长近50%,国产存储产业链相关设备/零部件/材料/产业链合作公司有望受益。
CPO、铜缆高速连接等算力硬件股走高,逸豪新材
$逸豪新材(SZ301176)$ 、新易盛
$新易盛(SZ300502)$ 创历史新高,金安国纪
$金安国纪(SZ002636)$ 4连板,工业富联
$工业富联(SH601138)$ 盘中涨停。
消息面上,工业富联,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7.27亿元至69.27亿元,同比上升47.72%至52.11%。花旗称,英伟达的Blackwell GB200芯片目前已成为AI集群的核心动力来源,并且部署进度正在加快。此前关于供应链瓶颈的担忧也有所缓解,“机架部署正以极快的速度推进”。
游戏板块表现活跃,冰川网络
$冰川网络(SZ300533)$ 、电魂网络
$电魂网络(SH603258)$ 、巨人网络
$巨人网络(SZ002558)$ 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推动上海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原证券指出,国内游戏产业的市场需求稳固,景气度高,产品周期带动下国内游戏公司业绩逐渐释放。
下跌方面,
银行板块多数调整,浦发银行
$浦发银行(SH600000)$ 跌超2%,江苏银行
$江苏银行(SH600919)$ 、南京银行、苏农银行
$苏农银行(SH603323)$ 多股下挫。电力板块有所回调,迪森股份
$迪森股份(SZ300335)$ 、江苏新能
$江苏新能(SH603693)$ 、九洲集团
$九洲集团(SZ300040)$ 跌幅居前。
板块题材上,光伏设备、PCB、算力硬件、游戏、消费电子、建筑材料板块涨幅居前;保险、中船系、银行、电力、可控核聚变板块表现落后。
【展望后市】中银证券:市场大概率延续中枢上行的格局
中银证券指出,本周起海外波动性或有增加。一方面,特朗普关税90天暂缓期即将到期,“对等关税”如何落地,后续是否存在新一轮关税加征仍存在变数;此外,“大美丽法案”落地,减税法案带来的短期经济的提振及长期赤字的压力以及联储货币政策的应对都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只要关税政策不出现超预期波动,市场大概率延续中枢上行的格局。
【大行报告精选】中信证券:长鑫存储开启上市辅导 国产存储链持续受益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内最大的DRAM存储企业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DRAM存储芯片市场被韩美厂商垄断,长鑫的技术在加速迭代追赶全球先进水平,产能在2024年实现翻倍增长。未来长鑫上市有望持续拉动扩产,设备国产化率有望逐步提升,建议重点关注长鑫设备、封测、模组及IC载板产业链受益标的。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国内最大的DRAM存储企业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
根据证监会官网显示,国产DRAM内存芯片大厂长鑫存储(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上市辅导。根据公司官网,长鑫存储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规模最大、布局最全的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一体化的IDM企业,拥有优秀的管理和技术研发团队。公司注册资本601.9亿元,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为合肥清辉集电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直接持有公司21.67%股份。根据兆易创新2024年3月公告,其对长鑫存储进行15亿元的战略增资,增资完成后,兆易创新将持有长鑫存储约1.88%的股权。
DRAM市场,目前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和美国的美光科技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三者合计占据全球95%的市场,长鑫正在奋起直追。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2025年4月数据,2025Q1,SK海力士以36%的营收份额位居全球DRAM收入榜首,三星和美光的营收份额分别为34%和25%。但长鑫存储正在快速提升产能参与全球DRAM市场的竞争。据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长鑫存储2025年DRAM的出货量将同比增长50%,其在整体DRAM市场的出货量份额将从2025年第一季度的6%提升至第四季度的8%;此外,根据Omdia预测,长鑫存储2025年DRAM芯片产量规模预计为273万块,比2024年的162万块增长68%。
长鑫的技术在加速迭代追赶全球先进水平,产能在2024年实现翻倍增长,为产品供应提供强有力保障。
根据长鑫官网,长鑫存储目前主力内存芯片为LPDDR5,即第五代超低功耗双倍速率动态随机存储器,主要应用于中高端移动设备市场。与上一代LPDDR4X相比,LPDDR5单一颗粒的容量和速率均提升50%,分别达到12Gb和6400Mbps,同时功耗降低30%。今年年初TechInsight报道称,长鑫存储已开始小批量供应LPDDR5。TechInsights报道,尽管评估显示长鑫存储DDR5技术与韩国头部企业存在3-4年的代际差距,但其产品性能与头部企业产品并无显著差异。
此外,根据芯极速报道,长鑫存储目前已在合肥、北京建有12英寸的晶圆厂并投产,2024Q1,长鑫存储的月均DRAM产量为10万片,约为SK海力士同期产量的四分之一,且产品以DDR4 DRAM为主;到了2025Q1,长鑫存储的月均产量已实现翻倍,达到20万片。持续的产能扩充将显著拉动半导体设备的采购需求,相关半导体设备公司受益。
风险因素:
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芯片价格持续下跌;行业竞争加剧;新技术研发进展缓慢;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