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股指低开高走,高点回落保持窄幅震荡,截止午盘,上证指数跌0.03%报3287.45点;深证成指涨0.09%报9863.9点;创业板指涨0.05%报1935.35点;沪深300跌0.13%报3776.54点;科创50跌0.16%报1001.22点;北证50涨1.06%报1290.61点;
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超3700只。
光大证券指出,利好兑现,部分资金趁机兑现离场,近期市场炒作过的大消费、地产等带头下跌,拖累了整个市场。展望后市,五一假期临近,考虑到海外的不确定性风险,部分资金可能会选择空仓过节,在此背景下,预计节前资金观望情绪或将升温,市场或将持续缩量,等待节后再战。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算力产业链延续反弹,鸿博股份
$鸿博股份(SZ002229)$ 走出3连板,亿田智能
$亿田智能(SZ300911)$ 、新锦动力
$新锦动力(SZ300157)$ 、利通电子
$利通电子(SH603629)$ 、宏景科技
$宏景科技(SZ301396)$ 、平治信息
$平治信息(SZ300571)$ 等跟涨。
中原证券认为,全球算力规模持续提升,预计未来五年全球算力规模将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智算占比将超过90%。据预测,到2026年,我国算力租赁潜在收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600亿元。
钢铁板块继续强势,柳钢股份
$柳钢股份(SH601003)$ 、广东明珠
$广东明珠(SH600382)$ 涨停,友发集团
$友发集团(SH601686)$ 、八一钢铁
$八一钢铁(SH600581)$ 、安阳钢铁
$安阳钢铁(SH600569)$ 跟涨。
中信证券研报称,预计2025年是中国钢铁行业的拐点年份。2025年Q1有望成为钢铁行业长期业绩拐点。当前在估值底部和产业即将持续利润再分配的阶段是钢铁行业的黄金配置时期。
PEEK材料概念表现抢眼,聚赛龙
$聚赛龙(SZ301131)$ 、新瀚新材
$新瀚新材(SZ301076)$ 、中欣氟材
$中欣氟材(SZ002915)$ 、大洋生物
$大洋生物(SZ003017)$ 等多股涨停。
金证券发布研报称,通过PEEK与碳纤维复合,“以塑代钢”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可起到轻量化、耐磨自润滑、刚性/柔性兼具等优点,有望在机身重要关节、轴承等领域率先渗透。参考PEEK在汽车领域应用,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价格敏感度非常高,PEEK在单价偏高的情况下,仍然在部分高端领域(如主动力轴承、800V高压快充漆包线)因性能优势率先实现替代。据测算,每10万台采用复合材料设计的机器人,需要195吨PEEK材料。考虑到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前景非常可观,PEEK材料应用空间可期,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PEEK又一增长极。
化工板块震荡走强,红墙股份
$红墙股份(SZ002809)$ 走出9天6板,渝三峡A
$渝三峡A(SZ000565)$ 、宿迁联盛
$宿迁联盛(SH603065)$ 、三孚股份
$三孚股份(SH603938)$ 、新瀚新材
$新瀚新材(SZ301076)$ 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上,据统计,截至4月28日,已有29家农化行业公司披露今年一季度报告。除两家公司净利润为负外,其余27家公司实现盈利,有1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5家公司同比扭亏为盈。国海证券认为,化工2025年有望迎来补库存周期,龙头企业已经进入了业绩长周期向上的阶段。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再度走高,方正电机
$方正电机(SZ002196)$ 、天奇股份
$天奇股份(SZ002009)$ 、银宝山新
$银宝山新(SZ002786)$ 、奥拓电子
$奥拓电子(SZ002587)$ 、新北洋
$新北洋(SZ002376)$ 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上,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计,人形机器人在2026年将正式进入通用化产品序列,这一预测基于人形机器人在2026年达到10万台的生产或销售门槛,彼时,人形机器人将不再局限于特定领域,而是能够作为通用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场景。
下跌方面,电力板块集体调整,韶能股份
$韶能股份(SZ000601)$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SH600644)$ 、西昌电力
$西昌电力(SH600505)$ 等跌停;白酒股走弱,迎驾贡酒
$迎驾贡酒(SH603198)$ 跌幅居前;零售股震荡调整,茂业商业
$茂业商业(SH600828)$ 跌停封板。
盘面上,PEEK材料、染料、美容护理板块涨幅居前,电力、保险、白酒板块跌幅居前。
【展望后市】长城证券:后市依然建议关注红利板块,重视经济周期下大类资产价格规律
长城证券表示,4月重要会议的表述相对符合市场预期,仍是强调底线思维,但是“底线”中带有“增量”的色彩,对于科技和消费的方面有较为重点的着墨。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依然建议关注红利板块,重视经济周期下大类资产的价格规律,而科技板块中的半导体设备、AI芯片、光通信与服务器等“硬科技”细分赛道则作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既有向上的产业趋势又有政策重点支持,都是值得在性价比突显之际重点关注的板块。
【大行报告精选】中信建投:3月国内电车销量同环比高增 上调全年销量预期至1620万辆
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3月中汽协口径国内新能源车销量123.7万辆,同/环比+40.1%/+38.7%;乘联会口径新能源乘用车批售112.9万辆,同/环比+38.6%/+36.1%,渗透率46.8%,环比-0.1%。级别方面,3月A级、B级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占比环比上升,主要由于特斯拉Model Y销量占比大幅提升带动A00+A0级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占比环比下降。预计4月国内电车批售120万辆(含商用),主要因季度初回调所致,同比+41.2%,2025全年销量预期1620万辆。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中汽协口径:
3月国内新能源车(含商用)产量127.7万辆,同比+47.9%,环比+43.8%;销量123.7万辆,同比+40.1%,环比+38.7%。
乘联会口径:
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售/零售112.9/99.2万辆,同比+38.6%/+38.8%,环比+36.1%/+45.5%,渗透率46.8%/51.1%,环比-0.1pct/+1.6pct。出口14.3万辆,同比+6.4%,环比+21.2%,渗透率36.6%,环比+2.8pct。
1) 级别方面,3月A级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占比环比上升,B级及以上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占比环比上升,A00+A0级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占比环比下降。A级销量22.7万辆,B级及以上销量30.2万辆,A00+A0销量23.2万辆。其中,B级及以上占比+0.6%至46.2%;A级别占比+0.4%至26.6%,A00+A0级别占比-1.0%至27.2%。主要由于特斯拉Model Y销量占比大幅提升带动。
2) 车型方面,特斯拉Model Y以4.9万销量、4.3%市占率位居第一。宏光MINI、比亚迪宋PLUS DM-i、比亚迪海鸥依次位列二、三、四名,销量分别为4.22/3.97/3.55万辆,市占率分别为3.7%/3.5%/3.1%。
3) 车企方面,比亚迪以37.1万辆销量继续稳居第一,环比+16.7%,市占率32.9%。吉利汽车位居第二,销量12.0万辆,环比+21.6%,市占率10.6%。上汽通用五菱位居第三,销量7.1万辆,环比+29.0%,市占率为6.3%。
投资建议:预计4月国内电车批售120万辆(含商用),同比+41.2%,主要因季度回调所致,2025全年销量预期1620万辆。
风险提示
1)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销量端可能受到政策波动、需求疲软影响而不及预期;产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限电、进口限制等影响不及预期,进而影响产业链盈利能力和估值。
2)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2021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原材料价格阶段性出现大幅波动性,价格高位及不稳定性对于终端需求有一定影响,对产业链相关公司盈利能力影响较大。
3)锂电产业链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重点项目的推进是相关公司支撑营收和利润的关键,也是成长性的反映,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将影响当期和远期业绩,同时影响产业链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