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指探底回升后震荡走高,截至午盘,沪指跌0.03%,深成指跌0.43%,创业板指跌0.55%,北证50指数跌0.22%。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7286亿元,较上日缩量45亿元。
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下跌。
招商证券指出,后续A股整体下行风险可控,叠加后续随着业绩披露期结束,再度进入业绩真空期,以及在经济整体稳定,流动性充裕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持续提升。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核电板块走高,南方路机
$南方路机(SH603280)$ 、华银电力
$华银电力(SH600744)$ 涨停,融发核电
$融发核电(SZ002366)$ 、中广核技
$中广核技(SZ000881)$ 、南风股份
$南风股份(SZ300004)$ 等冲高。
消息面上,国常会核准10台核电新机组,拉动投资超2000亿元。中信证券研报称,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核电产业发展高景气延续。我国核能领域持续发展,三四代核裂机组相继落地,核聚变装置加速发展,建议关注产业链核心价值量环节。
免税店板块走强,众信旅游
$众信旅游(SZ002707)$ 涨超6%,凯撒旅业
$凯撒旅业(SZ000796)$ 、王府井
$王府井(SH600859)$ 、中国中免
$中国中免(SH601888)$ 、南宁百货
$南宁百货(SH600712)$ 纷跟涨。
消息面上,六部门发文优化离境退税政策,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上调现金退税限额。中国银河认为,“即买即退“政策范围扩大+便利性提升,将与入境免签政策叠加为入境游消费形成增量贡献,进而提振国内消费需求。建议优先关注受益渠道,后关注受益产品,免税及区域优质百货零售渠道将直接受益。
PEEK材料概念股早盘走高,新瀚新材
$新瀚新材(SZ301076)$ 、肯特股份
$肯特股份(SZ301591)$ 大涨超10%。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 PEEK 自1978 年商业化生产以来,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消费量也稳步增长,2012 年全球消费量达到3590t,2019 年全球消费量5835t,年均增长率7.2%。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2023 年全球PEEK 市场规模估计为7.99 亿美元,预计2024-2030 年复合年均增速为8.0%。
随着全球电子电气、航空航天和汽车产能不断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使得这些地区PEEK 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超欧洲。其中,中国是东南亚地区PEEK 需求快速增长区域,成为全球重要的市场之一。2012-2019 年,中国PEEK 消费量从80 吨提升至1400 吨,2020-2025 年,中国PEEK市场预计复合增速达到13.4%,2025 年中国市场消费量有望超过3000 吨。在“以塑代钢”、“轻量化”的大背景下,新型高性能聚合物PEEK(聚醚醚酮)凭借优异的性能,在中高端应用领域逐渐取代金属,人形机器人预计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之一,可用于齿轮、轴承、骨架等材料,国内已有企业在谐波减速器产品上使用PEEK 复合材料。
银行股盘中震荡拉升,重庆银行
$重庆银行(SH601963)$ 一度涨超7%,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SH601398)$ 创历史新高。
消息面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4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用好用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做好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丰富政策工具箱,将适时推出增量政策,助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表示,随着“新国九条”等政策的逐渐落实,A股乃至港股上市公司的分红积极性、持续性有望提高。同时,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对红利资产有较高的配置需求。当前红利资产的股息率相较于国债利率的配置性价比持续凸显,春节以来南下资金主要增配了银行、电信服务等行业的高股息资产。另外,近年来险资保费收入持续增长,更追求绝对收益的险资对于高股息类资产的配置需求也有望提升。
算力板块盘初亦表现活跃,鸿博股份
$鸿博股份(SZ002229)$ 2连板,大位科技
$大位科技(SH600589)$ 、德生科技
$德生科技(SZ002908)$ 、新锦动力
$新锦动力(SZ300157)$ 纷纷大涨。
消息面上,4月26日下午,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在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韶关)算力集群正式商用上线。
随着特朗普不断对华释放积极信号、政策表示将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4月业绩窗口期也即将结束,市场环境有望迎来积极变化,云计算板块也或将迎来变盘的关键时期。
此外,上周五召开的重要会议提出要“加快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这一举措也为AI领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与此同时,货币政策明确“适时降准降息”,这将强化市场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对于人工智能板块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而在众多科技细分领域中,AI +算力,尤其是国产算力,有望成为5月份市场的焦点。
一方面,deepseekR2 版本,有市场消息传出可能在5月上旬推出,倘若其具备更强的新功能,极有可能带动相关分支掀起一波炒作热潮。另一方面,H20 等芯片受限,而华为910c开始放量的消息传来,再加上今年政策对“人工智能 +” 的高度重视,种种因素叠加,可能会促使国内人工智能和算力市场再次爆发。或将成为5月份预期最高的题材。
下跌方面,房地产板块早盘表现低迷,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SZ000560)$ 、渝开发
$渝开发(SZ000514)$ 、世联行
$世联行(SZ002285)$ 、天保基建
$天保基建(SZ000965)$ 盘中跌停。零售、食品饮料、旅游酒店等泛消费板块亦表现落后,有友食品
$有友食品(SH603697)$ 、通程控股
$通程控股(SZ000419)$ 跌停。
【展望后市】中信证券:中长期维度三大高确定性趋势仍是选择重心
中信证券指出,在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前,中美贸易谈判可能进展有限。国内的政策是托底和应对式的,4月只是第一波以试验和预防为特征的政策。筹码出清相对彻底且对业绩不敏感的主题阶段性占优。市场整体情绪位置不算低,再次“高切低”还是5月的应对策略,科技板块相对医药和消费更接近冰点,对风险偏好回升更敏感。中长期维度选择行业有三大高确定性趋势:中国科技自主可控的认可度、必要性和确定性进一步加强;欧洲在国防、基建、能源和工业等领域的需求料将开始增加;中国与非美市场的贸易和技术合作料将进一步加强。
【大行报告精选】中信证券:银行基本面预期稳定 相对价值显著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银行板块投资方面,由于2025年基准利率相对平稳,预计1季度银行息差走低幅度低于年初预期;因此,尽管大部分银行景气度延续低位运行,但向下超预期概率偏低。从投资角度看,在宏观“审慎”和“走弱”的两种假设情形下,银行板块相对于大部分行业而言,基本面具备相对稳健特征,相对价值显著。个股方面,年初以来部分低估值品种持续修复,短期建议重点关注分红收益稳定乐观的银行,同时前期强势品种估值仍有提升空间;长期建议重点关注市场具备预期差大、且未来三年盈利增长确定性较强的银行。
事项:
本周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市场规模:2025Q1末理财规模较年初下降0.81万亿元。
1)2025Q1年末理财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1%,较年初下降0.81万亿元,同比多减0.64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理财市场整体景气度处于低位,当季债市波动较大影响理财收益率,根据样本测算,2025Q1纯债型和非纯债型固收类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56%/1.37%(2024Q1分别为3.71%/3.97%),较弱的理财收益表现影响理财规模扩张。此外一季度市场资金面偏紧,银行吸储压力大于上年同期一定程度挤压理财规模增长。
2)理财公司产品规模占比延续提升,截至2025Q1末,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达25.74万亿元,同比增长17.1%(非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同比-20.2%),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占比已达88.3%,较2024年末继续提升0.5pct。
产品特征:固收类产品规模占比保持高位,开放式产品规模占比小幅提升。
1)分投资性质来看,2025Q1末,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分别为28.33万亿元/0.72万亿元/0.08万亿元,产品规模占比分别97.22%/2.47%/0.27%(2024年末为97.33%/2.44%/0.20%),固收类产品规模占比保持高位,含权产品整体规模占比仍处低位。
2)分运作模式来看,2025Q1末,开放式、封闭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分别23.62万亿元/5.52万亿元,产品规模占比分别81.06%/28.94%(2024年末为80.80%/81.06%)。
资产配置:增配同业资产,减配存款和同业存单。
2025Q1末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非标资产、拆放同业及债券买返、权益类资产和公募基金占比分别43.9%/23.3%/13.5%/5.6%/7.2%/2.6%/3.0%,较上年末分别+0.4/-0.6/-0.9/+0.2/+0.8/0/+0.1pct。主要变化来看:
1)继续明显减配存款,2025Q1存款占比在2024年下降2.8pcts的基础上继续下降0.6pct,主要与2024年年末以来的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相关。
2)继续明显增配同业资产,2025Q1拆放同业及债券买返资产占比在2024年提升1.7pcts的基础上继续提升0.8pct,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以来,理财机构持续将活期存款替换为其他低风险、短久期的同业资产。
3)明显减配同业存单,2025Q1同业存单占比较年初明显下降0.9pct,一季度资金面偏紧,融出资金对配置同业存单替代作用明显。
投资者和渠道建设:投资者数量小幅增长,销售渠道持续拓宽。
1)投资者数量小幅增长。截至2025Q1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6亿个,同比增长6.73%,较上年末小幅增长(2024年末为1.25亿)。
2)销售渠道持续拓宽:2025年3月全市场有575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去年同期增加80家,较2024年12月增加13家。
3)理财投资收益总体稳健:2025Q1,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60亿元(2024年全年累计为7099亿元)。
政治局会议定调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助力银行基本面预期稳定。
整体而言,对于金融相关的政策力度基本符合预期,有助银行业基本面保持稳健:
1)再提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
2)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着力保民生,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在风险防范化解方面,除了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重点领域外,决策层强调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进行帮扶,有助于稳定银行相关贷款风险预期。
3)设立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加大“两新两重”资金支持力度:预计相关增量信贷和财政政策有望提振服务消费、养老、“两新两重”等领域信贷需求。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
$通程控股(SZ000419)$